【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5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僧官制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8 19:59: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僧官制度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僧官制度,在印度佛教中,僧侶並無官職之制;

 

印度僧團雖有上座及負責敲鳴犍稚、監督進食等事之維那,又有寺主、直日及直月、直歲等職,如僧尼觸犯戒律,多由僧團自行裁決處分。

 

我國僧尼多受政府庇護,不得實行自治制度,故有僧官之設。

 

中國僧官制度始於魏晉南北朝,歷朝多沿襲其制;

 

唯僧官之職位名稱隨朝代遞嬗而迭有詳略虛實之變更而已。

 

北方初立僧官,據梁[高僧傳]卷六僧傳載,後秦姚興(393~416)始立僧為僧正,僧遷為悅眾,法欽及慧斌為僧錄,以掌管僧尼。

 

北魏時,道武帝設道人統,以統攝僧徒。

 

文成帝,則設立一元化之僧官制,中央設置監福曹,以道人統為正僧官,都維那為副;

 

地方設僧曹,以州沙門治事。

 

後來,監福曹改為昭玄寺,置大統一人,統一人,都維那三人,並置功曹及主簿員等職。

 

宣武帝永平年間(508~511),於各州郡諸寺設三官,以上座、寺主、維那等任之。

 

與北魏同時之南朝,僧官制度始於東晉安帝於蜀郡設地方僧官;

 

劉宋武帝年間,始設中央僧官。

 

明帝泰始元年,任沙門僧瑾為天下僧主;

 

南朝歷代僧官即沿用此僧正或僧主之稱。

 

然地方之僧主、僧正較中央之僧主僧正更有實權。

 

泰始二年(466),首次任命比丘尼為僧官,以寶賢為都邑尼僧正,法淨為都邑尼都維那。

 

隋代承襲魏齊等制,僧官以統為正,都為副,亦沿用僧主、僧正之稱;

 

改昭玄寺為崇玄署,置於鴻臚寺(接待外賓、朝貢者之官銜)之下。

 

唐初則廢除中央僧官,另以俗官治理僧團之籍隸、事務等;

 

武后時,以祠部掌理佛事。

 

中唐時,才設中央僧官。

 

此外,唐初設有僧統,為地方最高僧官,一直到五代。

 

兩宋時代,於首都開封設左右街僧錄司,掌理僧院帳籍、補授僧官等。

 

地方僧官沿用唐制,各州設僧正一名,其下設副僧正、僧判等;

 

其後又於若干州加設都僧正。

 

元代以宣政院統領全國僧團,內置總統、僧錄、正都綱、副都綱等官。

 

明初太祖於金陵天界寺設置善世院統領教團,置有統領、副統領等職:其後設置在京僧錄司及在外僧錄司,以管理京城內外之佛教事務。

 

到清代僧官制度沿襲明代,然已無統攝僧尼之實權。

 

參見[大宋僧史]、[古今圖書集成神異第五十九及六十五]、[佛祖統紀]、明復著[中國僧官制度史]。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9 14:17 , Processed in 0.2656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