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5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類曾經被毀滅過,不可思議的遠古文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3 10:04: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類曾經被毀滅過,不可思議的遠古文明

 

1938年,中國考古學家紀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顏喀拉山地區考察時,在一個不太顯眼的山洞里共挖出716塊花崗石圓形體,中間稍四無孔,每塊厚度約2厘米,從中間向四周輻射出許多十分規則的水波紋線條,極似現代的鐳射唱片,上面還刻有許多現代人無法解讀的各種符號。

 

經過測定,這些石盤大約是正萬多年以前的東西。

 

後來,石盤幾經輾轉到達蘇聯,在莫斯科所作的各項科學分析表明,這些石盤含有大量的鑽金屬和其他金屬元素,而且石盤的振盪頻率特別高,這說明它長期用於高電壓之中,彷彿石盤曾經帶電,或者是某種電路的組成部分。

 

1962年,一位中國學者徐鴻儒教授根據當地的古老傳說,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最終破譯了石盤上的表意符號,譯文是:特羅巴人來自云端,他們乘坐的是古老的飛船,後來飛船在著陸時損壞,這些特羅巴人只好藏身山洞。

 

在巴顏喀拉山地區一直流傳著有關特羅巴人的各種傳說。

 

實際上在西藏地區確實曾經生活過兩個十分特殊的部落,一個叫朱洛巴,一個叫康巴,這兩個部落的人種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人種都不一樣,他們就生活在巴顏喀拉山一帶,平均身高1.2米,瘦小柔弱,骨骼纖細,眼眶奇大,腦顱容量比一般人平均大100毫升,而且血型獨一無二。

 

這兩個部落1935年被首次發現,1950年曾有一支考察隊前往考察,但結果不得而知。

 

有報導說,最近考古學家在這一帶地區曾出上過身材矮小的人種化石,與傳說中的特羅巴人和發現的朱洛巴、康巴人十分相似。

 

這些特羅巴人是地球人嗎?

 

人類在1萬多年以前能造出宇宙飛船嗎?

 

在印度德里的一所寺院中,有一根鐵柱,它飽受日曬雨淋已經幾千年了,但卻沒有一點生鏽的痕跡,因為它既不含硫也不含磷,至今人們沒有發現類似的古代合金。

 

難道幾千年前人類就已經掌握了脫硫的冶煉技術?

 

另外,在奧地利的薩爾茨堡、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及愛爾蘭等地,人們在1萬多年的地質層中找到了鐵釘。

 

回萬多年以前是誰製造瞭如此地道的鐵釘?

 

歷史學家感到驚恐,因為這些發現同人們對早期人類文明的推測相去了十萬八千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1929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塞拉伊圖書館,人們發現了一張用羊皮紙繪製的航海地圖,當然這不是原圖,而是精美的複製品。

 

地圖上有土耳其海軍上將皮里·賴斯的簽名,日期是公元1513年。

 

據查,賴斯確有其人,他是著名海盜馬爾·賴斯的侄子。

 

一生以大海為生的人,擁有一張航海圖本來算不了什麼,但他這張航海圖卻與眾不同。

 

這張地圖上準確地畫著大西洋兩岸的輪廓,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理位置也準確無誤,特別是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委內瑞拉灣的合恩角等地也標註得十分精確。

 

更令人驚嘆不已的是,這張地圖上竟然十分清楚的畫出了整個南極洲的輪廓,而且還畫出了現在已經被幾千米厚的冰層覆蓋下的南極大陸兩側的海岸線和南極山脈,其中尤以魁莫朗德地區最為清晰。

 

南極洲現在公認是1818年發現的,比賴斯的地圖晚了300多年,而且南極大陸被冰層覆蓋也是1500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這幅地圖的存在說明,在南極大陸還沒有被冰雪覆蓋以前,曾經有人畫出過當時的地理面貌。

 

但是,人類在15000多年以前還處於原始石器時代,當時既到不了四周環海的南極地區,也不可能有繪製地圖的先進文化,那麼這幅地圖的原作者又是誰呢?

 

1531年,奧隆丘斯·弗納尤斯也有一張古地圖,上面標出的南極洲大小和形狀與現代人繪製的地圖基本一樣。

 

這張地圖顯示,南極大陸的西部已經被冰雪覆蓋,而東部依然還有陸地存在。

 

根據地球物理學家的研究,大約在6000年以前,南極洲的東部還比較溫暖,這與弗納尤斯的地圖所反映的情況十分吻合。

 

1559年,另一張土耳其地圖也精確地畫出了南極大陸和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線,使人驚訝的是,在這張地圖上有一條狹窄的地帶,像橋樑一樣把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連在了一起,地圖上所表示的無疑就是現在的白令海峽地區。

 

但是,白令海峽形成已經有1萬多年了,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中間的這條地帶就是在那時消失在碧波萬頃之下。

 

不知為什麼,這張地圖的作者竟對1萬多年以前的地球地貌瞭如指掌,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還有一樁怪事發生在古希臘一張普托利邁斯年代的地圖上。

 

人們從這張地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瑞典還被埋在厚厚的冰層下,而這個地質變動的年代已經距今很遠很遠了。

 

這些地圖是否正確呢?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爭論不休。

 

1952年,美國海軍利用先進的迴聲探測技術,發現了南極冰層覆蓋下的山脈,與皮里·賴斯的地圖對照,二者基本相同。

 

這不亞於在科學家的頭頂上炸響了一枚巨型炸彈,在震驚之餘產生了一系列的疑問:是誰在1萬多年以前繪製瞭如此精確的地圖和後人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科學的發現就好像與人故意作對一樣,總不讓人們安安穩穩呆在已有知識的象牙塔里。

 

40年來,人們開始把考古的目光從大陸轉向海洋,以期有更驚人的發現。

 

果然,人們在古巴大陸架下發現了一個面積5公頃、沉沒海底近1萬年的古建築群,內有多條街道,路面都是用石板鋪成的,石條門框,石塊雕刻,甚至還有石板棺材,儼然是個石頭的世界。

 

回萬多年以前,人類剛剛進入新石器時期,怎麼可能有如此的建築技術呢?

 

難道雕刻石像、開鑿石料的工程都是用石器和骨器完成的嗎?

 

1919年前後,根據卡羅林群島的土著人傳說,南馬多爾一帶有大量的寶藏,歐洲、日本、中國的探寶者紛紛前往。

 

後來日本接管了該處,派潛水員下洋覓寶。

 

潛水員都報告說,水下有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城市,街道、石柱、石房上都長滿了珊瑚。

 

這座城堡據估計是由40萬塊玄武岩石築成,每塊石板長3.6-8米,大多重10噸以上,還有一條875米長的圍牆,最高處可達14米。

 

這座城堡沉入水底同樣有1萬多年了。

 

大洋洲上的許多孤島本來就不適合人類大規模居住,在遠古的年代是什麼人到此搬動10噸以上的石塊建築了這樣一座城堡呢?

 

這些遠古的遺跡使科學家們迷惑,因為人們無法確知這些遺蹟的準確含義,也無法將它們所代表的文明程度與我們已有的歷史知識統一起來。

 

根據現代天文學的研究,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叫天狼星,它的直徑是太陽的2倍,大約離我們有8.7光年(光的速度是每秒30萬公里,光行進一年的距離稱為光年)。

 

據古史記載,天狼星的顏色曾經發生過從紅到白的變化,這引起了古天文學家的疑惑。

 

19世紀中葉,一位名叫白塞爾的德國天文學家發現,天狼星的運動呈有規律的波浪式變化。

於是,他大膽假設天狼星應該還有一顆伴星,它們組成一個雙星體系。

 

不久,天文學家就在天狼星的旁邊找到了這顆伴星,它的亮度為8等星,人們的肉眼是無法看到的,天文學界將這顆伴星稱為天狼B星,它是一顆由紅巨星衰變而成的白矮星,本身密度極大,每立方厘米重達100噸。

 

但從紅巨星通過大爆炸衰變成白矮星,一般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人類至今還沒有觀察到一例。

 

 

20世紀30年代,一位法國科學家深入非洲馬里共和國西部與世隔絕的荒漠地帶進行考察,不意間發現了一個叫達貢的土著部落。

 

他們很落後,當時還過著原始人一樣的生活。

 

但是,就是這個落後的部族卻讓法國科學家大吃了一驚。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情。

 

雖然我們在努力追尋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真相,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甚至可以不客氣地說,我們所知道的歷史,是我們想知道的歷史,或許說是古人想告訴我們的歷史,即我們所知道的歷史,並非是原原本本的歷史真相。

 

為什麼這麼說呢?

 

歷史研究必須憑藉豐富的資料,但恰恰就是在資料上出了麻煩。

 

所有出土的實物資料,本來是最可信的資料,但它卻偏偏不能直接告訴我們任何東西,一塊出土的人類骨骼化石並不能直接告訴我們他是誰、多大年紀、怎麼死去等具體的問題,這就需要考古學家的工作。

 

實物資料如此,文獻資料也好不了多少。

 

大部分文獻資料只是前人想告訴你的東西,他們不想告訴你,或者認為沒必要告訴你的東西遠比想告訴你的東西多得多,而且有許多是把錯誤的東西告訴了你。

 

所以,歷史說穿了,它需要用我們的經驗去猜測,在猜測中,有的猜對了,但也有的猜錯了。

 

比如說,我們自認為對唐朝社會的歷史比較了解,但1988年陝西法門寺出土了大批唐代文物,絕妙的是還有一本文物清單,是唐人留下的賬本,從中我們才知道,以前我們一直把唐朝許多物品的名稱搞錯了,有的張冠李戴,有的純粹不著邊際。

 

那麼,歷史是什麼呢?

 

不客氣地說,我們所知道的歷史假設的成份很大,尤其是對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現有的歷史學理論大廈實際就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之上的。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歷史學家是怎樣假設的。

 

一般科學界將文字的出現作為界定文明的重要標誌,通常人們把文字出現以後的歷史稱之為人類文明史,而把文字出現以前的歷史算為史前史。

 

從上一個世紀,世界各國開始對上古文化進行大規模的考古挖掘,集一個世紀以來的考古成果,人們發現文字出現的時間並不長,最多不超過6000年。

 

按照文明發展的程度,學術界將中國、印度、埃及、巴比倫四國排在首位,號稱"四大文明古國"。

 

迄今為止,在埃及發現的最早文字大約起源於公元前4000年,距今6000年;20世紀20年代,人們在古印度人生活的地方,發現了許多保存在石器、陶器、象牙等物件上的奇怪符號,經過研究判斷,這些符號是一些發音符號,同時還有一些表意符號,可以看作是古印度的文字,它們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

 

 

20世紀30年代,人們在亞述巴泥拔國王時期的古城市廢墟里發現了一個保存比較完整的古代圖書館,大致相當於國家檔案館,裡面保存了2萬多塊泥板,上面刻滿了楔形的象形文字,被稱為泥版文書,它是古巴比倫文化的代表,年代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距今5500年。

 

中國最為古老的文字要屬甲骨文,它大的產生於商周之際,它記載了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我們先民的活動。

 

但由於甲骨文是比較成熟的文字,所以專家推測,中國文字的實際年代可能要更長一些。

 

前幾年,考古學家在遼寧牛河梁一帶,發現了一座距今6000年的"女神廟"遺址,規模宏大。

 

同時出土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文物,其中女神頭像栩栩如生,堪稱工藝品中的上乘,可惜未發現文字。

 

但從其工藝程度推測,這是一個文明程度相當高的遺址,完全有出現文字的可能。

 

因此,單從文字的出現來看,我們這一代文明只有6000年的時間,這是可以確定的人類文明的最上限。

 

今天我們所有的科學成果,是積6000年歲月發展而來,在此之前,根本不可能出現與我們今天相似的文明,這就是歷史學的結論。

 

那麼,人類6000年以前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沒有任何文字的記載,只有大量出土的實物資料,從這些實物資料出發,加上合理的推測,歷史學家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史前歷史畫面:

 

60萬年以前,剛剛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人類,他們像一群野獸一樣過著群婚生活,赤身裸體居住在山洞里或大樹上,用簡單的自然工具,如石塊、木棒等獵取野獸和採擷各種能食用的植物。

 

大約在正萬年以前,他們開始懂得製造工具,把自然的石塊砍砸成刀、斧等形狀,同時他們發明了火,知道了熟食。

 

再慢慢地,他們發明了結繩記事,發明了圖畫。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前,他們有了文字,走出了蒙昧的陰影,迎來了文明的曙光。

 

這就是歷史學家們辛辛苦苦構建起來的史前歷史體系。

 

但我們不禁要問:歷史果然如此嗎?

 

近100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考古手段日益科學化,人們在以前歷史學家沒有註意到的地方,發現了大量史前遺址。

 

雖然我們至今無法解讀這些遺物、遺址的正確含義,但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這些遺物、遺址的含義與現代傳統史學觀點相去十萬八千里。

 

這一個又一個新的發現,像一把把重錘,無情地敲擊著以往的理論大廈,發人深思。

 

歷史學體系和新的考古學發現之間巨大的反差就擺在我們面前,它們的衝突是如此的尖銳:人們必須從兩者中間選擇一個正確的,否定另一個錯誤的。

 

其間似乎沒有中間道路可走。

 

問題是,現有的歷史學理論和哲學思維,對這種衝突幾乎毫無辦法,前人在構建我們這一代文明的同時,也限制了人們超文明的思維。

 

完全可以說,舊有的理論和思維在這個問題上已經走入了死胡同,不可能期望從已有的理論大廈中走出合情合理的解釋。

 

怎麼辦?結論是明確的,我們不可能再對此熟視無睹,裝成一副無所謂的坦然樣子,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得到合理的解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接受新的考古發現,承認在我們已往的歷史學體系當中有一個極大的空白點(不可否認,迄今為止我們對6000年以前的歷史了解得十分有限)。

 

人們正試圖去探索人類6000年以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以解決人類文明早期超常規發展的現象。因此,現在科學界不少人認為,人類早期的歷史需要改寫,當前亟需建立一門新的學科--史前文明史。

 

然而,時間的跨度為人們探索史前文明的努力設置了極大的障礙,我們必須越過6000多年的歷史長河,回訪初民們的生活細節。

 

為此,我們必須對早期人類神話和各種民間傳說格外注意,這是地球上最接近我們將要探索的那個時代的資料。


讓我們重新認識古老的神話吧!


本文引自:http://tieba.baidu.com/f?kz=314387825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24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天梁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4:11 , Processed in 0.18358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