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7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宇宙的盡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5-14 13:36:2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宇宙的盡頭

寂寞星球:當宇宙快速的膨脹鏤空了整個空間,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將會沉浸在完全的真空中。 
撰文╱克勞斯(Lawrence M. Krauss)、薛瑞(Robert J. Scherrer)
翻譯/李沃龍




重點提要


■10年前天文學家震驚地發現宇宙正加速膨脹中。

 
他們至今仍深入探討著這項發現的意涵。

 
■不斷加速的膨脹終將導致星系以比光還快的速度彼此遠離,消逝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外。

 
此過程會毀滅我們賴以測量宇宙膨脹的參考點,徹底稀釋大霹靂所留下的特殊產物,使得宇宙看起來空無一物。簡言之,所有宇宙起源的遺跡都會被摧毀,好像從未發生過大霹靂似的。

 
■對我們遙遠的後代子孫而言,宇宙看起來像是個只散佈著少許稀落恆星,並且一成不變、永無止境的空洞。

 
■有哪些知識已經被宇宙給抹滅了呢?

 
100年前Scientific American刊載的一篇關於宇宙大尺度結構的文章,很可能是完全錯誤的。

 
1908年時,科學家認為我們的星系構成了整個宇宙,稱之為「島宇宙」,意思是我們的星團被孤立在無窮無盡的空洞裡。

 
我們現在知道銀河系只是可觀測的宇宙所包含至少4000億個星系中的一員罷了。

 
1908年,科學上的共識認為宇宙是靜態永恆的,根本沒有人知道宇宙竟會起源於一團霹靂火球,也不曉得元素合成於大霹靂的最初時刻與恆星的內部核心,而空間的膨脹與物質可能導致空間彎曲,更是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由於偵測到宇宙誕生並冷卻後殘留的鬼魅影像,才證實了空間中充滿輻射,而探究這些輻射所必須仰賴的科技,也是為了讓人打電話回家才發展出來。

 
在過去一世紀的各學識領域中,很難找到變動比宇宙學還劇烈的,這些變動也確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

 
但未來的科學是否總能在累積更多的觀察基礎後,獲得更精確的認知呢?

 
我們最近的研究結論認為,從宇宙的時間尺度上來說,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可能生存在宇宙極長遠的歷史中,唯一可以精確理解宇宙本質的年代。

 
大約10年前的一個戲劇性發現,開啟了我們的研究動機。

 
兩群美國天文學家追蹤過去50億年間宇宙膨脹的情形,都發現宇宙似乎正在加速膨脹。

 
一般認為真空中的某種新型態「暗能量」是這種宇宙反重力現象的源頭。

 
包括本文作者克勞斯在內的某些理論學家,根據間接測量的數據,早已預測到這個結果,但在物理學中,只有直接的觀測才算數。

 
加速的宇宙代表著,真空能量幾乎是我們今日所觀測到一切星系、星系團與超星系團等宇宙結構所含能量的三倍。

 
相當諷刺的是,愛因斯坦為使宇宙保持靜止狀態而首先提出這種型態的能量,他把那稱為宇宙常數。

 
暗能量對於宇宙的未來,具有極大的衝擊。

 
克勞斯和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宇宙學家史達克曼(Glenn Starkman)一起研究了在一個具有宇宙常數的宇宙中,生命的可能命運,他們得到的結論是:情況不妙,這樣的宇宙對生命而言是個非常不友善的環境。

 
宇宙常數會造成一個固定大小的「事件視界」。那是個假想的曲面,一旦距離超過這個界限,不論物質或輻射都無法抵達我們所在的位置。

 
這種宇宙就像是個內外翻轉的黑洞,物質與輻射被困在視界之外,而非視界之內。這項發現意味著可觀測的宇宙只包含有限的資訊,因此無法永遠不間斷地處理資訊(與生命)。

 
但遠在這個資訊極限真正成為問題之前,膨脹宇宙中的所有物質早已被驅趕到事件視界之外了。

 
這個過程已被當時同在美國哈佛大學的羅布(Abraham Loeb)與長峰謙太郎研究過了,他們發現所謂的本地星系群(包含了銀河系、仙女座星系與一堆相互環繞的矮星系)將會崩塌成一個巨大無比的超級星團,而所有其他的星系則將越過事件視界,完全消失無蹤。

 
這個過程大概得花上1000億年之久,看來似乎很長,但對杳無人煙的終極荒漠而言,其實蠻短暫的。

 
宇宙學的基石崩塌


在極遙遠的未來,居住於此超級星團中的天文學家將如何描述宇宙的歷史呢?

 
要能夠好好地思考這個問題,必須先回顧一下我們目前對宇宙的理解是建立在哪些基礎之上。

 
首先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做為大部份天文學的基礎,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它非常適用於預測從地球到星系尺度範圍內的天體運動,但對無限大量的物質卻完全無能為力。

 
廣義相對論克服了這個限制。

 
在愛因斯坦於1916年發表他的理論後不久,荷蘭物理學家德西特(William de Sitter)研究一個包含了宇宙常數的簡單宇宙,並得出該模型廣義相對論方程式的解,重現了當時對於宇宙的主流觀點:一個鑲嵌於廣闊的空無與靜態空洞中的島星系。

 
宇宙學家很快就理解到德西特宣稱的靜態宇宙是個錯誤的解讀。

 
事實上,德西特的宇宙會永不停歇地膨脹,如同比利時物理學家勒梅特(Georges Lema褾re)稍後的清楚解釋,愛因斯坦方程式所預測的無限、均勻且靜態的宇宙,根本不可能存在;宇宙一定會膨脹,或者收縮。後來的大霹靂理論,就是衍生自這個解釋。

 
現代宇宙學的第二個基礎,來自於天文學家在1920年代觀測到的宇宙膨脹。

 
第一位提供宇宙膨脹觀測證據的人是美國天文學家斯里佛(Vesto Slipher),他利用恆星光譜來測量鄰近星系的速度。

 
當恆星朝向地球運動時,光波波長會遭到壓縮而縮短,使得光色偏藍。

 
當發光體遠離地球時,光波長則會被拉扯變長,使光色看起來偏紅。

 
透過測量遙遠星系發出的光波是被拉長或壓短,斯里佛可以得知那些星系遠離或接近我們的速度。

 
(當時天文學家尚不確定那些我們稱為「星系」的模糊發光區域,究竟是一些獨立的恆星聚在一起,或只是位在我們星系內的雲氣而已。)斯里佛發現大部份星系都離我們而去,我們似乎就坐在膨脹區域的中心。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4期4月號】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jw!dJHDkwmBBQcmZ7bwbOB1EN3izBRHpw--/article?mid=1442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武曲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7:01 , Processed in 0.29687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