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交響樂芭蕾】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3 22:3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交響樂芭蕾

 

SymphonicBallets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芭蕾

 

舞蹈類型名。

 

指30年代後,雷歐尼得.馬辛(LeonideMassine)所開始的芭蕾型式;

 

它是迥異於早前依附寄生於繁瑣的文學作品結構的一種新芭蕾,舞作不再以敘述故事為主,改而追求交響樂與舞蹈間較純粹的美感,以交響樂的結構為主,藉此來發展純肢體語彙。

 

其實這種純舞蹈,抒情的舞蹈表演場面,早在浪漫芭蕾時代就已經出現。

 

例如《吉賽兒》第二幕的維麗(Willis)舞蹈片段、《舞姬》(LaBayadére)中黃泉幻影的群舞場面,及至《天鵝湖》第二幕的天鵝群舞等這些均已透露出《交響樂芭蕾》的概念。

 

只是當時編舞家僅將其視為一個抒情、寫意的片段,作品重心仍放在戲劇的結構上。

 

到了狄亞格烈夫(Diaghilev)時期,編舞家佛金(Fokine)開始厭煩於充滿戲劇情節,轉而以音樂為創作靈感,編作了較節潔如詩般的作品。

 

而最早有意識探索交響芭蕾形式的編舞家,該追溯至蘇聯的費奧德.洛普霍夫(Loplkov),他在1923年時根據貝多芬的交響樂編作了舞蹈作品,只是當時俄國人並未能欣賞這種以交響樂原則來處理結構的芭蕾型式,甚至批評其具形式主義及唯美主義的傾向,一直到30年代馬辛推出了一系列以交響樂來編創,具抽象風格舞作,如《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1933)、《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1935)、《白遼士幻想交響曲》(1936)、《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西班牙隨想曲》(1939)、《貝多芬第七交響曲》(1938)、……等,《交響樂芭蕾》一詞才正式被引用。

 

而後喬治.巴蘭欽(GeorgeBalanchine),更以交響芭蕾的美學概念,在二十世紀的芭蕾領域中大放異彩,成為當代芭蕾主流之一。

 

他排除了傳統芭蕾中那些與文學和戲劇有關的成份,舞台布景及舞者服飾亦簡化最低限度,僅追求音樂及純型式的舞蹈藝術。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6:01 , Processed in 0.3906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