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調性】 Bitonality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舞蹈與人文
音樂術語。
又稱多調性(Polytonality)。
複調性是指在一首樂曲中,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調性進行,這種複調形式可在樂曲中某一段落使用,也可在全曲中使用。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音樂家極喜用複調的手法作曲;
如理夏德.史特勞斯(RichardStrauss,1864-1949)的歌劇《莎樂美》(Salome),曾成功的運用複調製造出突出的音樂戲劇效果,另外斯特拉溫斯基(I.Stravinsky,1882-1971)在《彼得洛虛卡》(Petrushka)中也採用混合C大調和升F大調的和弦,形成著名的鋼琴黑鍵對白鍵「彼得洛虛卡和弦」。
米堯(D.Milhaud,1892-1974)在《屋頂上的牛》(LeBoeufsurleToit)中,把降E大調和G大調配合民謠的調子應用,後來也有作曲家追循此例,用複調性於民謠。
在音樂史中,可尋到複調性被用作幽默與諷刺的表達,如莫札特(W.A.Mozart,1756-1791)的《一首音樂玩笑》(EinMusikalisherSpass)。
艾維茲(C.Ives,1874-1954)在《美國變奏曲》(VariationonAmericaforOrgan)中,一方面並列F大調和降A大調,一方面又用ppp和ff這兩個弱和強的對比的力度來區別它們。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