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素問識】

 關閉 [複製鏈接]
18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2:57:36 | 只看該作者

脅下滿氣逆


馬云。脅下脹滿。氣甚喘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2:58:26 | 只看該作者

息積


吳云。息積。即息賁肺積也。


張云。積不在中。而在脅之下者。初起微小。久而至大。則脅滿氣逆。喘促息難。故名息積。今人有積。在左脅之下。俗名為痞者。其即此證。惟小兒為尤多。蓋飲食過傷。脾不及化。則余氣留滯。而結聚於此。其根正在脅間。陽明病劇。則上連於肺。此其所以為息積也。


簡按百病始生篇云。稽留不去。息而成積。據此則息謂生長。(出前漢宣帝紀師古注。)猶肉之也。


聖濟總錄云。夫消息者。陰陽之更事也。


今氣聚脅下。息而不消。積而不散。故滿逆為病。然氣客於外。不干胃腑。故不妨食。特害於氣息也。


導引能行積氣。藥力亦藉導引而行故也。


有方附於五十七卷。此以息而不消。積而不散。解息積之義。極是矣。


而至謂害於氣息。則竟未免歧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2:58:42 | 只看該作者

積為導引服藥


高云。積。漸次也。


須漸次為之導引而服藥。導引。營運也。


營運則經脈之虧者可復。若但服藥。則藥不能獨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2:59:01 | 只看該作者

尺脈數甚


簡按十三難云。脈數。尺之皮膚亦數。

丁氏注。數。心也。


所以臂內之皮膚熱也。


蓋與此同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2:59:15 | 只看該作者

筋急而見


吳云。身之大筋勁急也。


簡按王注為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0:33 | 只看該作者

疹筋


吳云。病筋也。


簡按聖濟總錄云。夫熱則筋緩。寒則筋急。今也肝氣內虛。虛則生寒。故筋急而見。其尺脈數甚者。蓋尺裡以候腹中。其人腹急。則尺脈見數。數亦為虛。以腹內氣虛故也。


氣既寒而筋急。其色又見白黑。是為寒甚之證。有方。附於四十二卷。

又外台云。癖。發即兩筋弦急。

陳氏婦人良方云。者。在腹內近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氣而成。如弦之狀。名曰氣也。


慧琳一切經音義云。病。即腹中冷氣病也。


發即脈脹牽急。

如似弓弦。故俗呼為氣病也。


據王注。此即疹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1:25 | 只看該作者

名曰厥逆


聖濟總錄。方附於五十一卷。李氏蘭室秘藏。有羌活附子湯。羅氏衛生寶鑒。有麻黃附子細辛湯。危氏得效方。有白附子散。並治大寒犯腦頭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1:40 | 只看該作者

帝曰善


高云。三字衍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2:03 | 只看該作者

五氣之溢也


吳云。腥焦香臊腐也。


張云。五味之所化也。


馬云。五臟之氣也。


志云。五氣者。土氣也。


土位中央。在數為五。在味為甘。在臟為脾。

高同。云。溢。泛溢也。


簡按萬歷本醫說。作土氣。志注為是。王意亦當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2:44 | 只看該作者

脾癉


聖濟總錄云。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肥甘之過。令人內熱而中滿。則陽氣盛矣。


故單陽為癉也。


其證口甘。久而弗治。轉為消渴。以熱氣上溢故也。


有方。附於四十五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3:03 | 只看該作者

食甘美而多肥


甲乙。作數食美。而多食甘肥。

簡按甲乙為是。枚乘七發。甘脆肥濃。命曰腐腸之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3:16 | 只看該作者

轉為消渴


吳。轉。作傳。云。傳。日久傳變也。


消渴。飲水善消。而渴不止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4:43 | 只看該作者

以蘭除陳氣


聖濟總錄。治脾癉口甘中滿。蘭草湯。蘭草。一兩。切。上一味。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不拘時候。

張云。蘭草。性味甘寒。其氣清香。能生津止渴潤肌肉。故可除陳積蓄熱之氣。簡按李杲試效方。有蘭香飲子。蘭室秘藏。名甘露膏。治消渴。飲水極甚。善食而瘦。王遜藥性纂要云。素問所謂。治之以蘭除陳氣者。幽蘭建蘭之葉。非蘭草澤蘭也。


建蘭幽蘭。古所無。此襲寇宗陳嘉謨之謬說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4:59 | 只看該作者

口苦取陽陵泉


此六字。宜據新校正而刪之。


諸家費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5:23 | 只看該作者

夫肝者中之將也


甲乙。肝上。有膽者中精之府六字。與新校正所援異。

靈師傳篇云。肝主為將。六節臟象論云。十二臟皆取決於膽。本輸篇云。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五行大義。引河圖。文同。)蓋本節主膽而言。甲乙文為正焉。

聖濟總錄。作夫膽為中正之官。清淨之腑。十一臟之所取決。咽為之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5:38 | 只看該作者

咽為之使


張云。足少陽之脈。上挾咽。足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是肝膽之脈。皆會於咽。故咽為之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5:57 | 只看該作者

膽虛氣上溢


甲乙。無虛字。吳。虛。作噓。云。噓氣。氣上溢也。


汪昂云。吳改膽虛。作膽噓。欠通。氣上溢。即噓字之義。

馬云。此膽氣以煩勞而致虛。張云。數謀慮不決。則肝膽俱勞。勞則必虛。虛則氣不固。故膽氣上溢。簡按數謀慮不決。宜膽氣怫鬱。甲乙似是。聖濟總錄云。數謀不斷。則清淨者。濁而擾矣。


故氣上溢。而為口苦也。


經所謂是動則病口苦。以氣為是動也。


有方。附於四十二卷。衛生寶鑒。有龍膽瀉肝湯。(與東垣方不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6:20 | 只看該作者

膽募俞


吳云。膽募。日月穴也。


膽俞。在脊十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

簡按甲乙云。日月。膽募也。


在期門下五分。馬以為期門。誤。王注腹募背俞。原於六十七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6:36 | 只看該作者

治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


治。吳改作論。

注云。即靈蘭秘典所論也。


張同。簡按王云。今經已亡。未知何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06:59 | 只看該作者

有癃者


吳云。癃。不得小便也。


癃而一日數十溲者。由中氣虛衰。欲便則氣不能傳送。出之不盡。少間則又欲便。而溲出亦無多也。


簡案口問篇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陳氏三因方云。淋。古謂之癃。名稱不同也。


癃者。罷也。


淋者。滴也。


今名雖俗。於義為得。此說非是。戴侗六書故曰。淋。癃。實一聲也。


漢殤帝諱淋。故改癃為HT。改隆慮縣。為林慮縣。蓋內經。本草經。皆用癃字。作淋皆後人所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3:53 , Processed in 0.40624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