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臺秘要(1)】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24 編輯

黃疸方一十三首

 

《病源》黃疸之病,此由酒食過度,藏腑不和,水穀相並,積於脾胃,複為風濕所搏,瘀結不散,熱氣鬱蒸,故食已如饑,令身體面目爪甲及小便盡黃,而欲安臥。


若身脈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必寒熱身痛。


面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此黃疸也。


疸而渴者,其病難療;疸而不渴者,其病可療。


發於陰部,其人必嘔;發於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出第十二卷中)。


仲景《傷寒論》黃癉,麻黃醇酒湯主之方。


麻黃一大把(去節)。


右一味,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頓服盡。


《古今方》云︰傷寒熱出表發黃疸,宜汗之則愈。


冬月用酒、春宜用水煮之良(《小品》、《古今錄驗》、張文仲、《經心錄》同)。


又黃疸,茵陳蒿五苓散主之方。


茵陳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右二味和,先食白飲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深師、范汪同)。


又五苓散,利小便治黃疸方。


豬苓三分(去皮)、白朮三分、茯苓三分、澤瀉五分、桂心二分。


右五味,搗篩和合,白飲和服一方寸匕,日三,多飲暖水,以助藥勢,汗出便愈(《千金》、深師、范汪同。並出第十四卷中)。


《肘後》療黃疸方。燒亂髮服一方寸匕,日三,秘驗。


酒飲並得(《備急》、文仲同。出第一卷中)。


范汪療黃疸散方。


取瓠子白瓤及子,熬令黃,搗為末,服半錢匕,日一服,十日愈。


用瓠子數數有吐者,當先詳之(出第三十四卷中)。


《集驗》療黃疸,百藥不差者方。


驢頭一枚煮熟,以薑齏噉之,並隨多少飲汁(出第二卷中。《備急》、崔氏、張文仲、《古今錄驗》同。出第二卷中)。


《千金》療黃疸方。


取生小麥苗搗,絞取汁,飲六七合,晝夜三四飲,三四便愈。無小麥苗,穬麥苗亦得。


范汪云︰用小麥勝也(《備急》、文仲、《集驗》並同。出第十卷中)、。


《千金翼》療黃疸,目黃不除,瓜丁散方。


瓜丁細末如大豆許,內鼻中,令病人深吸取入鼻中黃汁出。


又黃蒸湯方。通按:黃蒸末詳。


黃蒸一升、麥麪一升、豬屎一升。


右三味,以水五升,漬一宿,煮取三升,絞去滓,頓服一升,覆取汗。


必效(同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療黃疸年六十以上方。


茅根一把、豬肉一斤。


右二味合作羹,盡一服愈。


當灸臍上下兩邊各一寸半,一百壯;手魚際白肉側各一,灸隨年壯(《備急》、范汪同)。


又療黃疸方。苦胡蘆瓤如大棗許。


右一物,以童子小便二合浸之,三兩食頃,取兩酸棗許汁,分內兩鼻孔中,餘節候與上方同,比來常用,乃勝瓜蒂散。


《近效》療黃疸,瓜蒂散方。


瓜蒂二七枚、赤小豆七枚、生秫米二七、丁香二七枚。


右四味搗篩,重者取如大豆二枚,各著一枚鼻孔中,痛縮鼻須臾,鼻中瀝清黃水,或從口中出升餘則愈。


病輕者如一小豆則可,一與不盡,間日複頻用效。李暠用之立驗。


俗人或使人以竹筒極力吹鼻中,無不死者,慎之。


又療男子女人黃疸病,醫療不愈,身目悉黃,食飲不消,胃中脹熱,生黃衣,在胃中有乾屎使病爾方。


以成煎豬脂一小升,溫熱頓盡服之,日三,燥屎下去乃愈(《備急》、崔氏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26 編輯

黃疸遍身方一十一首

 

《廣濟》療黃疸,遍身面悉黃,小便如濃梔子汁,茵陳丸方。


茵陳四兩、黃芩三兩、枳實二兩(炙)、大黃三兩。


右四味,搗篩蜜丸,空腹以米飲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二十五丸,微利為度。


忌熱麪、蒜、蕎麥、粘食,陳臭物一方(有升麻三兩。出第一卷中)。


《肘後》療黃疸者,一身面目悉黃如橘柚,暴得熱外以冷迫之,熱因留胃中,生黃衣,熱熏上所致方。


豬脂一升。


右一味,成煎者溫令熱,盡服之,日三、燥屎當下,下則稍愈便止(與前《近效方》同。


《備急》、崔氏同。出第三卷中)。


《小品》療黃疸身目皆黃,皮膚麴塵出,三物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一把、梔子二十四枚(擘)、石膏一斤。


《千金方》加大黃三兩。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以猛火燒石膏令正赤,投湯中,沸定取清汁,適寒溫,服一升,自覆令汗出周身遍,以溫粉粉之,則愈。


若不汗,更服一升,汗出乃愈也(深師、《古今錄驗》、《千金翼》同。出第四卷中)。


《集驗》療黃疸,身體面目皆黃,大黃散方。


大黃四兩、黃連四兩、黃芩四兩。


右三味,搗篩為散,先食服方寸匕,日三服。


亦可為丸服(《備急》、文仲、《千金》同。出第二卷中)。


《刪繁》療黃疸者,通身並黃,茵陳湯方。


茵陳四兩、柴胡四兩、升麻三兩、龍膽草二兩、黃芩、大黃各三兩。


右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若身體羸,去大黃,加梔子仁五六兩、生地黃切一升(《古今錄驗》、《千金》同。出第十卷中)。


《千金翼》論曰︰凡遇天行熱病,多必內瘀著黃,但用瓜丁散內鼻中,令黃汁出乃愈,即於後不複恐病黃矣。


常須用心警候病人,四肢身面微似有黃氣,則須用瓜丁散,不得令散漫失候,必大危矣。


特忌酒麪、犯者死。


又凡人無故,忽然振寒便發黃,皮膚黃麴塵出,小便赤少,大便時閉,氣力無異,食飲不妨,已服諸湯,餘熱不除,久黃者,苦參散方。


苦參一兩、黃連一兩、葶藶子(熬)、瓜蒂、黃芩、黃檗、大黃各一兩。


右七味,搗為散,飲服方寸匕,當大吐者日一服,不吐日二,亦得下。


服藥五日,知可消息,不知更服。


忌豬肉、冷水(《古今錄驗》、《千金》、《小品》同。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療黃疸,身體面目盡黃,茵陳湯,太醫校尉史脫方。


茵陳蒿三兩、黃連二兩、黃芩三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一兩、甘草一兩(炙)、人參一兩。右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同。出第一卷中)。


《延年秘錄》梔子湯,療遍身黃如橘,心肋滿急方。


梔子仁四兩、黃芩三兩、柴胡四兩、升麻三兩、龍膽草二兩、大黃三兩、栝樓三兩、芒消二兩。


右八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四五里進一服(出第十卷中)。


《必效》黃疸身眼皆如金色,但諸黃皆主之方。


取東引桃根細切如筯,若釵股以下者一握,取時勿令見風,及婦人並雞犬等見之,以水一大升,煎取搦一小升,適寒溫,空腹頓服,服後三五日,其黃離離如薄雲散,唯眼最後差,百日方平複。


身黃散後,可時時飲一盞清酒,則眼中易散,不則散遲。


忌食麪、豬、魚等肉。


此方是徐之才家秘方,其姪珍惠說,密用。


出第一卷中。


《近效》療發黃,身面眼悉黃如金色,小便濃如煮黃檗汁者,眾醫不能療,良驗茵陳湯方。


茵陳四兩、黃芩二兩、梔子三兩、升麻三兩、大黃三兩、龍膽草二兩、枳實二兩(炙)、柴胡四兩。


右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


若身絕羸,加生地黃一升,梔子加至七兩,去大黃。


如氣力不羸,依前著大黃取驗。


忌如法,不差更作,以差為限,不過三四劑差,隔三五日一劑(《經心錄》同,李暠處得此方,神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28 編輯

癊黃方三首

 

《病源》陽氣伏陰氣盛。


熱毒加之。


故但身面色黃。


頭痛而不發熱。


名為癊黃也(出第十二卷中)。


《廣濟》療癊黃,身面眼俱黃,小便如豉汁色,茵陳散方。


茵陳四兩、白鮮皮三分、栝樓四分、黃芩三分、梔子四分、芍藥三分、青木香三分、柴胡三分、枳實三分(炙)、黃連三分、紫雪八分、土瓜根三分、大青三分、大黃十分。


右十四味,搗篩為散,煮茅根飲待冷,平旦空腹以茅根飲服五錢匕,一服少間。


當一兩行微利,利後煮稀蔥豉粥食之,利多以意漸減,常取微泄,利通一兩行為度,差止。


忌豬肉、冷水、魚、蒜、粘膩及諸熱食(出第一卷中)。


《必效》療癊黃,眼睛,黃汗染衣,涕唾黃方。


好黃蒸二大升。


右一味,每夜以水二大升浸,煆暖令熱,勿令沸銅器中,平旦絞取汁半升飲之,餘汁須臾則飲,冬日微暖服,夏冷飲,每夜則浸,依前服之亦得。


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為驗。


兩方並極效。


忌 麪、羊肉、豬、魚。


又療癊黃汗染衣,涕唾黃者方。


取蔓菁子搗細末,平旦以井花水和一大匙服之,日再,漸加至兩匙,以知為度。


每夜小便裹浸少許帛,各書記日,色漸退白,則差。


不過服五升以來必差。


李潤洲傳,極效(《備急》、《肘後》、張文仲、深師同。出第一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29 編輯

黃疸小便不利及腹滿喘方二首

 

仲景《傷寒論》黃家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身汗出者,表和裹實也,宜下之,大黃黃檗皮梔子消石湯方。


大黃四分、黃檗四兩、肥梔子十五枚、消石四兩。


右四味切,以水六升煮三物,得二升半,去滓,內消石更煎取一升,先食頓服盡(《小品》、《千金翼》、深師、范汪並同)。


又黃疸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者,不可除其熱,熱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方。


半夏五兩(炮)、生薑八兩。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三服。


忌羊肉、餳(范汪同。並出第十四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31 編輯

黃汗方三首

 

《病源》黃汗之為病,身體洪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染衣者色正黃如檗汁,其脈自沉。


此由脾胃有熱,汗出而入水中,若浴水入汗孔得之(出第十二卷中)。


仲景《傷寒論》師曰︰“黃汗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檗汁,脈自沉也。


”問曰︰從何得之?


師曰︰以汗出水入汗孔,水從外入而得之,宜黃耆芍藥桂心酒湯主之方。


黃耆五兩、芍藥三兩、桂心三兩。


右三味切,以苦酒一升,水七升,和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正當心煩也,至六七日稍稍自除。


其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阻,作)。


一方用美清醯代酒。


忌生蔥(《備急》、張文仲、《千金》、《古今錄驗》、深師、范汪、《經心錄》同)。


又凡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


食已則汗出,又身常夜臥盜汗出者,此勞氣也。


若汗出即發熱者,久久身必甲錯也。


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也。


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則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蟲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者,名曰黃汗,桂枝湯加黃耆五兩主之方。


桂心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黃耆五兩。


右六味切,以水八升,微火煎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汗,須臾間不汗者,食稀熱粥一升餘,以助湯力。


若不汗者,更服湯也。


忌海藻、菘菜、生蔥(《古今錄驗》、范汪同。出第十四卷中)。


療黃疸身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出著衣皆黃,黃汗吳藍湯方。


吳藍六分、芍藥、麥門冬(去心)、桑白皮、漢防己、白鮮皮、山梔子各六分。


右七味各細切,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空腹分二服,未效再合服(此方未詳所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4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33 編輯

女勞疸方四首

 

《病源》女勞疸之狀,身目皆黃,發熱惡寒,少腹滿急,小便難。


因大勞大熱而房室,房室畢,入水所致也(出第十二卷中)。


仲景《傷寒論》,黃家日晡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


得之膀胱急,小腹滿,身體盡黃,額上反黑,足下熱,因作黑癉,大便必黑,腹臚脹滿如水狀,大便黑溏者,此女勞之病,非水也。


腹滿者難療,消石礬石散主之方。


消石(熬黃)、礬石(燒令汁盡)。


右二味等分,搗絹篩,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


重衣覆取汗,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也。


大麥則須是無皮麥者。


《千金方》云︰消石二分,熬令燥,礬石一分,熬令燥,故注之(《肘後》、《小品》、崔氏、文仲、《千金》、范汪、深師並同。出第十四卷中)。


《千金翼》療黃疸之為病,日晡所發熱,惡寒小腹急,體黃,額黑,大便黑,溏泄,足下熱,此為女勞也,腹滿者難療方。


滑石五兩(研)、、石膏五兩(研)。


右二味為散,以大麥粥汁服方寸,日三,小便極利則差(《小品》、《千金》、《備急》、文仲並同。出第十八卷中)。


《近效》女勞疸黃家,日晡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小腹滿,身體盡黃,額上反黑,足下熱,因作黑疸。


其大便必黑,腹臚脹滿如水狀,大便黑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療與黑疸同。


穀疸食則眩,心忪怫鬱不安,久久發黃為穀疸,並以前茵陳湯主之,方在遍身黃部中。


《必效》女勞之黃,氣短聲沉者,宜服此方。


取婦女月經布和血衣燒作灰,以酒空腹服方寸匕,日再服,不過三日必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42 編輯

黑疸方三首

 

《病源》黑疸之狀,苦小腹滿,身體盡黃,額上反黑,足下熱,大便黑是也。


夫黃疸、酒疸、女勞疸,久久變成黑疸(出第十二卷中)。


《肘後》療黃疸變成黑疸者多死,急治之方。


取土瓜根汁服一小升,平旦服至食時,病從小便去則愈。


不忌。


先須量病人氣力,不得多服,力衰則起不得(《千金》並《翼》、文仲、《集驗》、崔氏、《刪繁》、范汪並同。出第一卷中)。


深師療黑疸,身體及大便正黑,赤小豆茯苓湯方。


赤小豆三十枚、茯苓六銖、瓜蒂四銖、雄黃二銖、甘草半兩(炙)、女萎四銖。


右六味切,以水三升,煮小豆、茯苓,取八合汁,搗後四藥為散,取前汁調半錢匕,適寒溫服之,須臾當吐,吐則愈。


一方云療久黃疸。忌大醋、海藻、菘菜(《千金方》名赤苓散,《千金翼》同。出第二十卷中)。


《千金翼》茵陳丸,主黑疸,身體闇黑,小便澀,體重方。


茯苓四分、茵陳一兩、枳實五分(炒黃)、白朮五分(土炒)、半夏三兩(洗)、甘遂一分、杏仁三分(去尖皮)、蜀椒二升(汗)、當歸二分、葶藶子四分(熬)、乾薑四分、大黃三分(熬,勿令焦)。


右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肚飲服三丸,日三服。


忌羊肉、餳酢、桃李、雀肉等(出第十八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44 編輯

酒疸方七首

 

《病源》夫虛勞之人,若飲酒多進穀少者,則胃內生熱,因大醉當風入水,則身目發黃,心中懊痛,足脛滿,小便黃,面發赤斑。


若下之久久變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噉蒜齏狀,大便正黑,皮膚抓之不仁,其脈浮弱,故知之。


酒疸,心中熱欲嘔者,當吐之即愈。


小便不利,其候當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明也。


若腹滿欲吐,鼻躁,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出第十二卷中)。


仲景《傷寒論》酒癉者,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枳實豉大黃湯主之方。


梔子七枚、枳實五枚、香豉一升、大黃一兩。


右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肘後》、《千金》同。出第十四卷中)。《肘後》療酒疸者。


心中懊痛。


足脛滿。


小便黃。


飲酒面發赤斑黃黑。


由大醉當風入水所致。


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木蘭皮一兩。


右二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備急》、文仲同)。


深師酒疸艾湯方生艾葉一把、麻黃二兩(去節)、大黃六分、大豆一升。


右四味切,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出第三十卷中)。


《千金》茵陳湯,主黃疸、酒疸、酒癖,身體面目盡黃,方太醫校尉史脫處。


茵陳三兩、大黃二兩,一方一兩、梔子二七枚、黃芩三兩,一方用一兩、人參半兩,一方用一兩、黃連二兩,一方用一兩、甘草一兩(炙)。


右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文仲、范汪同)。


又夫人病疸者,或無熱靜言了了,腹滿欲吐。


酒疸心中熱欲嘔,吐之即愈方。


取《千金翼》苦參散吐良,在上通身黃部中,七味者是也。


又肉疸飲少小便多,白如泔色,得之從酒,寒水石散方。


寒水石五分、白石脂五分、栝樓五分、菟絲子三分(酒漬)、知母三分、桂心三分。


右六味搗篩,麥粥服五分匕,日三服,五日知。


忌生蔥(《古今錄驗》、深師等並同)。


《古今錄驗》療酒癖及飲黃疸散方。


芫花、椒目各等分。


右二味搗下篩為散,平旦服一錢匕,老少半服之,藥攻兩脅則下便愈。


間一日複服,使小減如前,又與之使盡根源(深師同。出第二十七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45 編輯

穀疸方三首

 

《病源》穀疸之狀,食畢頭眩,心忪怫鬱不安而發黃。


由失饑大食,胃氣衝熏所致。


陽明病脈遲,食用難飽,飽則發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為穀疸,雖下之其腹必滿,以其脈遲故也(出第十二卷中)。


范汪療穀疸,茵陳湯方。


茵陳四兩,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以汁煎大黃二兩,梔子七枚,得二升,分為三服,黃從小便去,病出立愈(《肘後》同。出第十四卷中)。


《集驗》療勞疸、穀疸丸方。


苦參三兩、龍膽草一兩。


右二味下篩牛膽汁和丸,先食以麥粥飲服如梧子大五丸,日三,不知稍增(《千金》同,出第二卷中)。


《刪繁》療勞疸,穀疸,苦參丸方(勞疸者,因勞為名也。穀疸者,因食而勞,故曰穀疸)。


苦參三兩、龍膽二兩、梔子仁三七枚。


右三味搗篩為散,若病甚取豬膽和為丸,如梧子大,一服五丸,日三四服,以飲汁下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8: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47 編輯

許仁則療諸黃方七首

 

許仁則療急黃病。


此病始得,與前天行病不多異,五六日但加身體黃,甚者洟(音夷,鼻液也。下同)淚、汗、唾、小便如檗色,眼白睛正黃,其更重狀,與天行病候最重者無別。


如至此困,自須依前救天行最重半夏等分十味湯救之,若未至是者,宜依後法。


急黃狀始得,大類天行病經三兩日,宜合麻黃等五味湯服之,發汗以泄黃勢方。


麻黃三兩(去節)、乾葛五兩、石膏八兩、生薑六兩、茵陳二兩。


右藥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溫三服,服相去十里久。


服訖當欲汗,則覆被微取汗以散之。


又依前麻黃等五味湯服之取汗,汗出後未歇,經三五日,又合梔子等五味湯以取利方。


梔子二十枚、柴胡三兩、黃芩三兩、茵陳三兩、芒消六兩。


右藥切,以水八升,煮四味,取二升六合,去滓,內芒消,攪令消,分溫三服,如人行十里久,更服之效。


又依前梔子等五味湯,服之取利,利後病勢不歇,經六七日,又合秦艽牛乳二味湯服之方。


秦艽六兩、牛乳二升。


右藥切,秦艽以牛乳煮之,可三分減一,去滓,帶暖頓服令盡,極驗(文仲、《必效》同。西域法也)。


又依前秦艽等二味湯藥服後,不覺病退,漸加困篤,勢如前天行最重狀,則不可更服諸冷物,冷物在心唯是痞,速宜同前天行用半夏等十味湯以救之,亦可合瓜蒂等三味散吹鼻孔中,並與之服方。


瓜蒂七枚、丁香七枚、赤小豆七枚。


右藥搗篩末,取如大豆,分吹兩鼻孔中,須臾當出黃水,正如煮檗汁,及出黃蟲。


亦可以新汲水和一方寸匕,與患人服。


或利或吐,吐利所出,亦如煮黃檗汁。


天行用此療,亦與崔氏同。


又論云︰此病俗間亦有單煮瓜蒂汁灌鼻孔中者,亦有單服生麻油者。


又療黃疸病。


此病與前急黃不同,自外狀與平常無別,但舉體正黃,甚者眼色如檗,涕、涎、洟、小便及汗,悉如檗汁,食消多於尋常,稍覺瘦悴乏力,此病不甚殺人,亦有經年累歲不療而差者。


此由飲酒多,亦是積虛熱所致。


黃疸初得,稍覺心中煩熱,滿身黃色,眼白睛黃,覺如此者,宜合白鮮皮等七味湯以泄之,黃連十味丸以壓之。


白鮮皮三兩、乾葛五兩、黃芩三兩、鬱金三兩、豉五兩、梔子十枚、芒消六兩。


右藥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消,分溫三服,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更服此湯當得利,利後將息一二日,則合後黃連等十味丸服之。


又黃連丸方。


黃連五兩、黃芩五兩、苦參六兩、沙參五兩、乾地黃六兩、乾葛六兩、梔子仁三兩、麥門冬一升(去心)、地骨白皮五兩、茯苓五兩。


右十味,搗篩為末,蜜和為丸,以米飲下,初服十丸,日三服,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子大。


黃疸亦有單服豬脂得差者。


忌豬肉、冷水、大酢、蕪荑等物(吳昇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1:49 編輯

雜黃疸方三首


 
《千金》濕疸之為病,始得之一身盡疼,發熱,面色黃黑,七八日後壯熱,熱在裹,有血當下,去之如豚肝狀。


其小腹滿者,急下之,亦一身盡黃,目黃腹滿,小便不利,礬石散方。


礬石五兩、滑石五兩。


右二味,為散,大麥粥汁服方寸匕,日三服。


當先食服,便利如血者,當汗出差(深師、《古今錄驗》並同。出第十卷中)。


《古今錄驗》九疸秦王散方。


胃癉,食多喜飲(梔子仁主之)。


心癉,煩心心中熱(葛根主之)。


腎癉,其人唇乾(葶藶子主之)。


脾癉;溺赤出少,心惕惕若恐(栝樓主之)。


肺癉,飲少小便多(秦椒汗瓜蒂主之。一云膏疸)。、舌癉,渴而數便(石鐘乳主之)。


肉癉,其人小便白(凝水石主之)。


髓癉,目眶深,多嗜臥(牡蠣、澤瀉主之)。


肝癉,胃熱飲多,水激肝(白朮主之)。


右十一味,名秦王散,各等分,隨病所在加二分,搗合下篩,飲服五分匕,日三,稍加可至方寸匕。


忌桃李、雀肉等。膏癉,飲少小便多,秦椒散方。


秦椒一分(汗)、瓜蒂二分。


右二味,搗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深師、《千金》同。出第二十七卷中)。


右從事郎充兩浙東路提舉茶鹽司幹辦分事趙子孟較勘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四卷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3:10 編輯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卷第五(瘧病十五門)

 

療瘧方二十一首


五藏及胃瘧方六首


溫瘧方五首


山瘴瘧方一十九首


十二時瘧方一十二首


發作無時瘧方三首


瘧方五首


間日瘧方二首


久瘧方八首


勞瘧方三首


牡瘧方二首


一切瘧方四首


灸瘧法一十三首


穰瘧法六首許仁則療瘧方四首


唐王燾先生外臺秘要方第五卷


宋朝散大夫守光祿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上進


新安後學程衍道敬通父訂梓男晉鍚為昭 坤鍚為載父仝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3:26 編輯

療瘧方二十一首

 

《病源》夏日傷暑,秋必病瘧。


瘧病之發以時者,此由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


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其明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


此先客於脊背也。


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此所以日作稍益晏者也。


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尾骶,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蓄積乃作。


夫衛氣每至於風府,則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


今衛氣日下一節,則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


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風之與瘧也。


相與同類,而風獨常在也,而瘧得以時休者,何也?


由風氣留其處,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陽當陷而不陷,陰當升而不升,為邪所中,陽遇邪則踡,陰遇邪則緊,踡則惡寒,緊則為慄,寒慄相薄,故名曰瘧。


弱則發熱,浮乃汗出,旦中旦發,晚中晚發。


夫瘧。


其人形瘦,皮必粟起。


問曰︰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


設不愈,月盡解(出第十一卷中)。


《廣濟》療瘧常山散方。


常山五分、升麻二分、蜀漆一分。


右三味,搗篩為散,一服二錢匕,和井華水煮米半合,頓服,少間則吐,吐訖則差。


忌生蔥、生菜及諸果子、生冷、油膩等物。


又療瘧常山湯方。


常山三兩。


右一味切,以漿水三升,浸經一宿,煎取一升,欲發前頓服之,後微吐差止。


忌生蔥、生菜。


《近效》療瘧間日或夜發者。


張文仲、《備急》同(並出第一卷中)、。


張仲景《傷寒論》辨瘧病,師曰︰夫陰氣孤絕,陽氣獨發,而脈微者,其候必少氣煩滿,手足熱而欲嘔也,名曰癉瘧。


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在心藏,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


又辨瘧脈,夫瘧脈自絃,絃數者多熱,絃遲者多寒,絃小緊者下之差,絃遲者溫藥愈,數緊者可發汗鍼灸也,浮大者吐之差,脈絃數者風疾也,以飲食消息之。


又辨瘧歲歲發至三歲,發連日發不解者,以脅下有痞也,療之不得攻痞,但虛其津液,先其時發汗,其服湯已,先小寒者,漸引衣自覆,汗出小便利而愈。


瘧者病人形瘦,皮上必粟起。


又問︰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差者,當月盡解也;如期不差,當云何?


師曰︰此結為癥瘕,名曰瘧母,宜急療之,大鱉甲煎方。


鱉甲十二分(炙)、烏扇三分、黃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婦三分(熬)、乾薑三分、大黃三分、芍藥五分、桂心三分、葶藶二分(熬)、石葦二分、厚朴三分(炙)、牡丹皮五分、瞿麥二分、紫葳三分、半夏一分(洗)、人參一分、蟲五分(熬)、阿膠三分(炙)、蜂窠四分(炙)、赤消十二分、蜣螂六分(炙)、桃仁三分(去皮尖、熬)。


右二十三味,末之,取鍛灶下土一斗,清酒一斛五升浸土,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下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忌莧菜、生蔥、胡荽、羊肉、餳等物(《千金》有海藻、大戟、虻蟲,無赤消,鼠婦,用鍛灶灰一斛)。


又瘧發渴者,與小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方。柴胡八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栝樓根四兩。


右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忌海藻、菘菜(《經心錄》療勞瘧。並出第十五卷中)。《肘後》療諸瘧方。


取青蒿一把。右一味,以水一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備急》、張文仲同)。


又方鱉甲三兩(炙)。


右一味,搗末,酒服方寸匕,至發時令服三服,兼用火炙,無不斷者。


忌莧菜。


又方牛膝莖葉一把,切,以酒三升,漬一宿,分三服,令微有酒氣,不即斷,更作,不過三服止(文仲、《備急》、《集驗》同。並出第一卷中)。


深師療瘧,膈痰不得吐,宜吐之,常山烏梅湯方。


烏梅半兩、桂心半兩、芫花半兩、豉五合(綿裹)、半夏半兩、常山半兩。


右六味,切,以酒三升,水四升,合煮取二升,分三服,必得吐。


一方取三升。忌生蔥、羊肉、餳、生菜(一方無半夏、常山)。


又療瘧丸神方。人參三分、鉛丹三分、天雄十分(熬)。


右三味,搗合下篩,蜜和,初服二丸,如梧子,臨發服二丸,中當溫熱,四肢淫淫痺為知。


服藥忌飽飯食,瘧斷後,食如常,萬不失一(《備急》、文仲同)。


又療瘧撩膈湯方。


常山三兩、甘草三兩(炙)、松蘿二兩、烏梅十四枚、黃芩二兩、瓜蒂十四枚、梔子仁十四枚(擘)。


右七味,切,以酒二升,漬一宿,明旦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忌海藻、生蔥、生菜、菘菜等。


又瘧結實積熱,煩擾迷冒,寒熱,但多綿惙困篤,常山大黃湯方。


常山三兩、甘草三兩(炙)、前胡二兩、大黃三兩。


右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下大黃,煎取三升,分澄令冷,初服七合,中服八合,比欲發服九合。


王文州大子因瘧危困,服此皆愈。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等。


又療瘧,醇醨湯方。


生薑三兩、烏梅三七枚(擘。一方十四枚)、甘草三兩(炙)、桂心二兩、常山三兩、蘘荷根三兩。


右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曰醇;未發時,須頓服。


更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曰醨;至發不斷,複頓服。


甚良。


別方說,發日平旦服醨一升,以醇著頭邊,若欲發便服醇,神良。


二說不同也。


忌海藻、菘菜、生菜(出第二十二卷中)。


《千金》麻黃湯,療瘧須發汗方。


麻黃四兩(去節)、大黃四兩、栝樓四兩、甘草一兩(炙)。


右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未發前食頃服,臨發更服,服後皆覆取汗。


忌海藻、菘菜(《集驗》同。出第十卷中)。


《千金翼》療瘧病,醫不能救者方。


以繩量病人腳,圍繞足跟及五指一匝訖,截斷繩取所量得繩置項上,著反向背上當繩頭處,中脊骨上,灸三十壯,則定。


候看複惡寒,急灸三十壯則定。


比至過發一炊,久候之,雖飢勿與食,盡日。


此神驗。


男左足女右足(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療瘧,會稽賴公常山湯方。


常山三兩、石膏八兩(碎、綿裹)、甘竹葉一把(切)、糯米一百粒。


右四味,切,以水八升,明旦欲服今晚漬於銅器中,露置星月下高淨處,橫刀其上,向明取藥,於病人房門前銅器裡緩火煎取三升,分三服,日欲出一服,臨發又一服,若即定不須後服,取藥滓石膏裹置心上,餘四分置左右手足心,甚驗。


忌生蔥、生菜(出第四卷中)。


《備急》華佗常山桂心丸,神良方。


甘草(炙)、常山、大黃、桂心各四分。


右四味,末之,蜜和,平旦服如兔屎,每欲發,服六丸,飲下之。


欲服藥時,先進少熱粥良。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文仲同。出第二卷中)。


《延年》療瘧,常山丸方(裴右庶送)。


常山四分、青木香四分(南者)、蜀漆一分、牡蠣二分(煆)、大黃二分、烏梅肉一分(熬)、丹砂二分(研)、豉二分(熬)、知母二分、鱉甲二分(炙)、麻黃一分(去節)。


右十一味,搗篩,蜜和為丸,丸如梧子,未發前粥飲服五丸訖,微吐後,須臾任食,至欲發更服十丸。


忌莧菜、生血物、生蔥、生菜、油膩(崔氏同)。


又療瘧丸方。


常山三兩、甘草二分(炙)、知母四分。


右三味,搗篩,蜜和為丸,丸如梧子,未發前飲服十五丸,臨發服十五丸,得快吐則愈。


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並出第十五卷中)。


《必效》療瘧,雞子常山丸方。


取雞子一枚,斷開頭,出黃及白令盡,置小鐺子中,又取常山細末量滿前空穀,又傾鐺子中;又量白蜜還令滿殼,複傾鐺子中,三味同攪,微火煎之,勿停手,微冷可丸則停,丸如梧子,如病人午時發,巳時服三十丸,欲至發時又服三十丸,用飲汁下,欲吐任吐,亦如前。


服訖,更不發者,不須服。


服後禁脂膩,油麪、生菜、瓜果七日。


此方勑賜喬將軍,服之立效(《小品》、崔氏、文仲、《延年》、支家、《備急》並同)。


又療瘧不差,虎骨常山丸方。


虎頭骨(炙)、常山、甘草(炙)、鱉甲(炙)、烏梅(熬)、萎蕤、白薇、升麻、茯苓、石膏(研)、知母、麥門冬(去心)、豆豉(熬)、地骨白皮。


右十四味,各等分,合搗,蜜和丸,如梧子大,未發前日晚空肚服二十丸,至發日平旦服四十丸,如人行十里食白粥一碗,欲發時亦服三十丸,三日內慎生冷,萬無一觸,不吐自差。


魏右史處得,云奇效。


忌海藻、菘菜、大酢、生蔥、生菜、莧菜。


又療瘧,常山酒方。


常山一兩(切)、獨頭蒜一顆(去根莖,橫切)、糯米一百粒、烏豆一百粒、清酒一升。


右五味,病未發前一日,以酒浸藥於碗中,以白紙一張覆之,碗上橫一刀,欲發時三分飲一分,如未吐更服一分,得吐則差。


忌生菜、生蔥(並第一卷中)。


《古今錄驗》療瘧,豉心丸方。


香豉五合(熬令色變)、常山二兩、大黃三分、附子二分(炮)、。


右四味,搗篩,蜜和丸,服如大豆十丸,當勿食,比至發來,令服三十丸,瘧不止亦可至四十丸,瘧必止。


若膈上有停痰,欲吐聽之,若腹中實,欲下亦無妨,常有驗。


忌生蔥、生菜等(楊孔思方。出第四卷中)。


又烏梅丸,療瘧無問溫瘴、痰瘧,悉皆主之方。


烏梅肉二兩、常山二兩、鱉甲二兩(炙)、香豉二兩、蜀漆二兩(生用)、人參一兩、肉蓯蓉二兩、桂心二兩、知母二兩、桃仁二兩(去尖皮,別搗如稀餳)。


右十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桐子,空心以酒飲任下三十丸,忌生蔥、生菜、莧菜、海藻、菘菜(一方有升麻,甘草各二兩,為十二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3:42 編輯

五藏及胃瘧方六首

 

《病源》肺病為瘧者,乍來乍去,令人心寒,寒甚則熱發,善驚,如有所見,此肺瘧證也。


若人本來語聲清雄,忽爾不亮,拖氣用力,方得出言,而反於常人,呼共語,直視不應,雖曰未病,勢當不久,此則肺病,聲之候也。


察病觀疾,表裡相應,依源審療,乃不失也。


心病為瘧者,令人心煩甚,欲飲清水,多寒少熱。


若人本來心性和雅,而忽卒急,反於常倫,或言未訖便住,以手剔腳爪,此人必死,禍雖未及,呼曰行尸,此心病聲之候也。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可療者,明而察之。


肝病為瘧者,令人色蒼蒼然,氣息喘悶,戰掉,狀如死者。


若人本來少於悲恚,忽爾嗔怒,出言反常,乍寬乍急,言未訖,以手向眼,如有所思,若不即病,禍必至矣,此肝病聲之候也。


其人若虛則為寒風所傷,若實則為熱氣所損。


陽則瀉之,陰則補之。


脾病為瘧者,令人寒則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則汗出。


若其人本來少於喜怒,而忽反常,嗔喜無度,多言自笑,不答於人,此是脾病,聲之候也。


不盈旬日,禍必至矣。


腎病為瘧者,令人悽悽然,腰脊痛而宛轉,大便澀,身掉不定(《素問》作“目眴眴然”),手足寒,若人本來不喜不怒,忽然謇而好瞋怒,反於常性,此腎已傷,雖未發覺,是其候也。


見人未言而前開口笑,還閉口不聲,舉手爪柵腹,此腎病,聲之候也。


虛實表裡,浮沉清濁,宜以察之,逐以療之。


夫瘧脈者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溫藥已,若脈數而緊者可發汗鍼灸之,脈浮大者,不可鍼灸之。


凡瘧先發食頃,乃可以療之,過之則失時。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虛嬌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洒洒淅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胕上。


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則取之。


足少陰之瘧,令人悶;吐嘔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其病難止。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小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發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


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脾瘧者,令人病寒則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腎瘧者,令人洒洒,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即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並出第十一卷中)。


《千金》療肝邪熱為瘧,顏色蒼蒼,戰掉氣喘,或熱久勞動如瘧,積年不差,烏梅丸方。


烏梅肉四分、蜀漆四分、石膏八分(研)、鱉甲四分(炙)、常山六分、香豉一合(熬)、知母四分、甘草三分、細辛三分、苦參四分、萎蕤五分。


右十一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再,飲下亦得。


忌莧菜、生菜、生蔥、海藻、菘菜。


又療心瘧,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多寒少熱者,常山湯方。


常山四兩、淡竹葉(切)二升、梔子仁三七枚(擘)、石膏五兩(碎,綿裹)、烏梅三七枚(擘)、鱉甲四兩(炙)、甘草一兩(炙)、香豉一升(綿裹)、蜀漆三兩。


右九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忌生蔥、生菜、菘菜、人莧、海藻(《刪繁》同)。


又療脾熱,或渴或不渴,熱氣內傷不泄,轉為脾瘧,令人病寒則腹中痛,熱則腸中鳴,轉汗出,常山丸方。


常山三兩、甘草半兩(炙)、、知母一兩、鱉甲一兩(炙)。


右四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未發前酒服十丸,臨發又一服,正發又一服。


忌生蔥、生菜、海藻、菘菜、人莧等。


又療肺熱痰聚胸中,來去不定,轉為瘧。


其狀令人心寒,甚即發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常山湯方。


常山三兩、秫米三百粒、甘草二分(炙)。


右三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至發時令三服盡。


忌生蔥、生菜、海藻、菘菜等(《刪繁》同)。


又療腎熱發為瘧,令人悽悽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常山湯方。


常山三兩、烏梅三七枚(碎)、香豉八合(熬,裹)、、淡竹葉(切)一升、白一握(除青令盡)。


右五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至發令盡。


忌生蔥、生菜等(並出第十卷中)。


《刪繁》療胃腑瘧者,令人善飢而不能食,四肢脹滿喘,藜蘆丸方。


藜蘆一兩、皂莢一兩(去皮子)、常山一 兩、巴豆三十枚(去皮,熬)、牛膝一兩。


右五味,熬藜蘆、皂莢,色令黃,合搗為末,蜜丸,如小豆,旦服一丸。


未發前一丸,正發一丸。


一日勿食飲。


忌野豬肉、蘆筍、生蔥、生菜、狸肉等(六腑唯胃有瘧,不可別列,故附於後。《千金》同。出第六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3:46 編輯

溫瘧方五首

 

《病源》夫溫瘧與寒瘧安舍?


溫瘧得之冬中於風寒,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出,因遇大暑,腦髓鑠,肌肉消釋,腠理發泄,因有所用力,邪氣與汗偕出。


此邪氣先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如是則陰虛而陽盛,盛則病矣;


陽衰則氣複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


瘧先寒而後熱者,此由夏傷於大暑,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小寒,寒迫之,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夫寒者,陰氣也。


風者,陽氣也。


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亦以時作,名曰溫瘧。


夫病瘧六七日,但見熱者,溫瘧也(出第十一卷中)。


《甲乙經》黃帝曰︰夫瘧皆生於風。


夏傷於暑,秋為瘧。


黃帝問︰瘧先寒而後熱何也?


歧伯對曰︰夫寒者,陰氣也。


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名曰寒瘧。


又問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


對曰︰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名曰溫瘧。


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千金》作“孤”)絕,陽氣獨發,即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又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即陽氣大發,邪氣不能出,因遇大暑,腦髓鑠,肌肉消釋,腠理發泄,因有所用力,邪氣與汗偕出。


此邪氣先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如是者陰虛而陽盛,盛則病矣;陽衰則氣複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複寒矣。


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


又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氣逆上,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


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不寒,熱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銷鑠脫肉,故名曰癉瘧(出庚卷第七。《千金》同)。


《廣濟》療溫瘧,漸漸羸瘦,欲成骨蒸,常山湯方。


常山三兩、車前葉一握、甘草二兩(炙)、獼猴骨三兩(炙)、烏梅肉二兩、天靈蓋一兩(燒作灰末)、驢糞汁三合。


右七味,切,以水六升,煮五味,取三升,去滓,下糞汁、天靈蓋末,分三服,微吐不利。


忌生蔥、生菜、海藻、菘菜、麪粘食等。


又療溫瘧,常山丸方:常山、烏梅肉(熬)、豉、天靈蓋(燒)、各六分、知母、朱砂、蜀漆、大黃各四分。


右八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肚以溫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日三服,並未發前服,不吐利,忌生蔥、生菜、生血等物(並出第十卷中)。


《千金》論曰︰癉瘧者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其候也,少氣煩滿,手足熱,欲嘔,熱而不寒,氣藏在心。


又曰︰有溫瘧者,其 脈如平人,無寒時熱,其候骨節疼煩,時嘔,朝發暮解,暮發朝解,皆白虎加桂心湯主之方。


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石膏(碎)一斤、粳米六合。


右四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米爛,去滓,加桂心三兩,煎取三升,分溫三服,覆令汗,先寒發熱汗出者愈。


忌海藻、菘菜、生蔥。


《傷寒論》云︰用秕粳米,不熟稻米是也(出第十卷中)。


《備急》竹葉常山湯,療溫瘧。


壯熱微寒,溫瘧之候也。


壯熱後如覺微寒,或癉瘧依時手足冷,少時便壯熱,亦有手足煩熱乾嘔者,瘧先大寒後大熱者,並主之。


神效。尤宜乳下小兒亦差方。


常山三兩(切)、淡竹葉一握、小麥一升。


右三味,以水五升漬一宿,明旦煮取二升,溫分三服。


忌生蔥、生菜(支、《小品》、文仲並同。出第三卷中)。


《延年》療溫瘧,壯熱不能食,知母鱉甲湯方。


知母、鱉甲(炙)、地骨皮各三兩、常山二兩、竹葉(切)一升、石膏四兩(碎)。


右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蒜、豬肉、莧菜、生蔥、生菜(出第十七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3:54 編輯

山瘴瘧方一十九首

 

《病源》此病生於嶺南,帶山瘴之氣也。


其狀發寒熱,休作有時,皆由挾溪源嶺瘴溫毒氣故也。


其病重於傷暑之瘧矣(出第十一卷中)。


《小品》療山瘴瘧陵鯉甲湯。


南方山嶺溪源,瘴氣毒作,寒熱發作無時,痿黃腫滿,四肢痺弱,皆山毒所為也。


並主之方。


陵鯉甲十片(炙),《千金》用十四片、烏賊魚骨(去甲)、鱉甲(炙)各一兩、常山三兩、附子一枚(炮)。


右五味,切,以酒三升,漬之一夕,先瘧發前,稍稍服之。


勿絕藥味,兼以塗身體,斷雜人,勿食飲,過時乃得通,人進飲食。


忌莧菜、生蔥、生菜、豬肉(《千金》、文仲、《備急》、《經心錄》並同。出第六卷中)。


《千金》療乍寒乍熱,乍有乍無,山瘴瘧酒方。


常山三兩、鱉甲(炙)、升麻、附子、烏賊魚骨(去甲)各一兩。


右五味,並切,絹袋盛,以酒六升漬之,小令近火轉之,一宿成,一服一合,比發可數服,或吐。


忌豬肉、生蔥、生菜、莧菜(《肘後》療老瘧久不斷。出第十卷中)。


《備急》夫瘴與瘧,分作兩名,其實一致。


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嶺南率稱為瘴,江北總號為瘧,此由方言不同,非是別有異病。


然南方溫毒,此病尤甚,原其所歸,大略有四︰一山溪毒氣,二風溫痰飲,三加之鬼癘,四發以熱毒,在此之中,熱毒最重。


故所用藥物,須審病源。


患瘧瘴之後,特須防瘴而發痢,死不旋踵,所以然者,瘴體先虛,虛不宜痢,又瘴宜冷差,痢宜溫斷,斷痢則益瘴,斷瘴則益痢,大率如此,不可不慎,非直藥療,亦須宜加將息取適,若能用一色藥兼二種病,冷而止痢,溫而斷瘧,最其妙也。


如不然,先須斷痢,然後療瘴,瘴緩痢急故也,仍率須作挾毒防之,不得專醫其痢。


又服瘴藥,皆在發前,必須平旦空腹服,服藥之後,勿洗 手面漱口,勿通外人,勿吃食,勿勞力,既過發時久,小進糜粥,如此將療,無不即斷,又當發熱之時,慎勿多飲冷水,及多服冷藥,若心下冷結,更是難療,得瘧之後,複成癥癖,亦有即發氣者,死不救。


若熱渴者,豉汁暖服,取足得吐,彌善。


水煮豉研犀汁與服,兼時進生葛根汁。


其大熱盛者,與紫雪如兩棗許大,水和飲之,並燒豬糞、人糞作黃龍湯亦善,各可服三二升。


又搗一大鼠,絞汁與服,大止熱毒,瘴熱病服此俱效(其鼠並頭皮五藏等全搗,若汁少著少許水和絞,亦不難服,常用立驗也)。


又療瘴瘧服藥後灸法。


灸大椎三四十壯,無不斷。若先寒者,將欲寒,預前以炭火安牀下,令背暖,並炙鱉甲末一方寸匕,暖酒和服,至發時令得三服,被覆,過時無不斷。


此是陶氏法,比欲寒時,但以火炙其背,亦乃即差者,從發亦輕,效驗。


又療瘴瘧常山丸方。常山、黃連、豉各三兩、附子二兩(炮)。


右四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梧子,發前空 腹服四丸,欲發更服三丸,飲下之,自旦至暮,乃食三日,勿雜食豬肉魚、肥膩及生冷、生蔥、生菜(桂廣州家傳,已用有效。此方兼痢者差)。


又麻黃散方。


麻黃(去節)、常山、杏仁(去尖皮,熬)、人參、乾漆(熬)、甘草(炙)、鱉甲各二兩(炙)。


右七味作散,平旦空腹溫酒三合服方寸匕,日再,宜七日連服,服後七日不得食雜物。


此許仁則五方,元比部云在嶺南服得力大驗。


年時常服一劑。


按此兼補虛羸者。


忌莧菜、生蔥、生菜、海藻、菘菜。


又若患瘴熱實兼吐痢者,大黃湯方。


大黃、常山、升麻、甘草(炙)各三兩。


右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發前盡服,別取吐利。


此蔣家傳。忌海菜、菘菜、生蔥、生菜。


又若瘴熱兼痢苦渴者,烏梅飲方。


烏梅二十枚(取好者擘破)。


右一味,以水一大升,煮取一大盞,去梅和一匙蜜,細細啜之,近方驗(並出第二卷中)。


《延年》蜀漆丸,主嶺南瘴氣發,乍熱乍寒,積勞似瘧,皆主之。


《千金翼方》云︰兼主瘧,連年不差方。


蜀漆、知母、升麻、白薇、地骨皮、麥門冬各五分、烏梅肉、鱉甲(炙)、萎蕤各四分、石膏八分、甘草三分(炙)、常山六分、豆豉一合(熬)。


右十三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飲下十丸,日再服,加至二十丸。


此方用無不差,加光明砂一兩神良。


忌海藻、菘菜、人莧,生蔥、生菜(《千金》亦療勞瘧。崔氏、《千金翼》、《集驗》並同。出第十七卷中)。


《救急》療瘧瘴癘,經百日或一年以上,諸藥不能差,進此方無不損者,蜀漆湯方。


白薇、蜀漆、知母、甘草(炙)、苦參、升麻、龍膽各二兩、常山、大黃(別漬,後下)各四兩、鱉甲(炙)、石膏(碎)、茯苓、黃芩各三兩、香豉二合(裹)、獨蒜七顆(切)、淡竹葉(切)一升。


右十六味,切,以水一斗漬之,並春酒二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未發前一服,欲至發時又一服,皆溫之,當發日勿見人,在一靜房臥,藥滓置病兒頭邊,仍以藥汁塗手面,過時任出。


忌肥膩、腥臊、滑物、生冷、海藻、人莧、大酢、菘菜、生蔥、生菜。


又朱砂丸方。


朱砂(光明者)、牛膝、常山各等分。


右三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候瘧發日,平明服七丸,飲下,欲覺發時更服七丸,當日不斷,更作一服,即差。


忌生蔥生菜、生血物、油膩、牛肉等。


又勑賜長孫祥極效常山湯方。


常山八分、橘皮六分、牡蠣四分(熬)、桂心二分。


右四味,搗篩為末,發日平旦酒服一方寸匕,臨發又一匕,發後又一匕,二日不得洗 手面,七日忌食雜物,唯藥用酒得,餘皆斷,或吐或不吐,皆差。


忌生蔥、生菜。


又方取五六歲兒小便一升,內白蜜二大匙,攪使相得,去白沫訖,即頓服,當大吐碧綠痰,然後食。


若不得吐,但數小便亦佳。


以前兩方吐碧痰外,更吐白沫,出後可吃食,不然瘴氣終不除。


又常山湯方。


常山苗一握(無苗取根五兩代之)、獨蒜七顆、淡竹葉二握、豉一合(裹)、鱉甲三兩(炙)。


右五味,切,以苦酒三升,煎取一升,臨發隨性多少服之,盡服之訖,當大吐便愈。


忌人莧、生蔥、生菜。


《古今錄驗》瘴瘧及嶂氣,常山湯方。


常山三兩(細切)。


右一味搗碎,虛弱者二兩,蒜七瓣去皮中切,以酒一小升,半漬一宿旦去滓,暖服盡,須臾當吐令盡好,過時食,一日不得漱口及洗手面,三七日慎生蔥、生菜、生冷、肉麪、油膩,若早發者,半夜服,要令吐(出第四卷中)。


《近效》療瘧瘴,孟補闕嶺南將來極效常山丸方。


常山、豉(熬)、桃仁(去尖皮,熬)等分。


右三味,各搗末,先以豉和桃仁搗如泥,然後下常山末細攪,蜜丸如梧桐子,候欲發前一食時酒下四十丸,須臾更服二十丸,如不差更服,遠不過三服,能信用者無不差。


忌生蔥、生菜。


又凡跋涉江山,防諸瘴癘及蠱毒等,常服木香犀角丸方。


青木香、犀角(屑)、羚羊角(屑)各六分、升麻、玄參、豬苓、檳榔各十分、鱉甲(炙)、甘草(炙)各八分、豉二十分(熬)。


右十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梧子,酒飲服三十丸,日二服。


若體熱即去甘草、檳榔,加大黃二十分。


忌海藻,菘菜。


又主瘧兼痢,無問赤白水穀鮮血瘴皆差,黃連犀角丸方。


黃連、犀角(屑)、香豉(熬)、各二兩、龍骨四兩、牡蠣二分(熬)。


右五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梧子,米飲下三十丸,日三服,差止。


忌豬肉、冷水,油膩等。


又瘴瘧不差,蜀漆丸方。


蜀漆、青木香、升麻、鱉甲(炙)、牡蠣(熬)、朱砂、豬苓、香豉各四分、常山、大黃各八分。


右十味,搗篩為末,蜜和為丸如梧子,米湯下十二丸,日二服,漸漸差,至平複止。


忌人莧油膩、陳臭、生血等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4:00 編輯

十二時瘧方一十二首

 

《千金翼》黃帝問歧伯曰︰瘧多方少,愈者何?


歧伯答曰︰瘧有十二種。


帝曰︰瘧鬼字何可得聞乎?


歧伯曰︰但得瘧鬼字便愈,不得其字,百方不愈。


黃帝曰︰瘧鬼者十二時,愿聞之。


歧伯曰︰ 寅時發者,獄死鬼所為,療之。


右以瘧人著窰上,灰火一周,莫令火滅,即差。


卯時發者,鞭死鬼所為,療之。


右用五色衣燒作灰,三指撮著酒中,無酒用清水服之。


辰時發者,墮木死鬼所為,療之。


右令瘧人上木高危處,以棘子塞木根間,立差。


巳時發者,燒死鬼所為,療之。


右令瘧人坐,師以周匝然火,差。


午時發者,餓死鬼所為,療之。


右令瘧人持脂火,於田中無人處燒脂香,假拾薪去,即差。


未時發者,溺死鬼所為,療之。


右令瘧人臨發時,三渡東流水,即差。


申時發者,自刺死鬼所為,療之。


右令瘧人欲發時以刀刺塚上,使得姓名字,咒曰︰若差,我與汝拔卻,即差。


酉時發者,奴婢死鬼所為,療之。


右令瘧人碓梢上捧上臥,莫令人道姓字,即差。


戌時發者,自絞死鬼所為,療之。


右令索繩繫其手腳腰頭,即差。


亥時發者,盜死鬼所為,療之。


右以刀子一口,箭一枝,灰一周,刀安瘧人腹上,其箭橫著底下差。


子時發者,寡婦死鬼所為,療之。


右令瘧人脫衣東廂牀上臥,左手持刀,右手持杖,打令聲不絕,瓦盤盛水著路邊,即差。


丑時發者,斬死鬼所為,療之。


右令瘧人當戶前臥,頭東向,血流頭下,即差(並出第十八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4:01 編輯

發作無時瘧方二首

 

《病源》夫衛氣者,陽氣也,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


當其時,陰陽相並,隨其所勝,則生寒熱,故動作皆有早晏。


若府藏受邪,內外失守,邪氣妄行,所以休作無時也(出第十一卷中)。


《肘後》療瘧,發作無常,心下煩熱者,常山湯方。


常山二兩、甘草一兩半(炙)、、豉五合(綿裹)。


右三味,切,以水六升,煎去滓,取二升,再服,當快吐,仍節飲食。


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文仲同)。


又雞子常山丸,療諸瘧,並經服諸藥法術不斷,發無複定時不可複斷者,宜服此丸,忌食物,勿勞力,即斷方。


常山三兩。


右一味,搗篩為散,以雞子白和並手為丸,如梧桐子大,令圓調丸訖,分置銅鏂子中,以湯煮銅鏂令熱,殺得雞子腥氣即止,以竹葉清飲服三十丸,欲吐但吐,比至發時令得三服,時早可食者斷,若晚不可斷食者,當作竹葉汁糜食之。


忌生蔥、生菜(《經心錄》同。並出第一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4:04 編輯

瘧方五首
 


《病源》夫瘧者,夏傷於暑也。


其病秋則寒甚,冬則寒輕,春則惡風,夏則多汗,然其蓄作有時。


以瘧之始發,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外內皆熱,頭痛而渴,唯欲冷飲,何氣使然?


此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


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明虛,陽明虛則寒栗鼓頷,太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


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


此令人汗出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乃得之,及得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


衛氣者,晝日行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其間,日作者,謂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出第十一卷中)。


《小品》常山湯,療痎瘧先寒戰動地,寒解壯熱,日日發及間日發並斷方。


鱉甲一兩(炙)、淡竹葉(切)三升(洗)、常山三兩、甘草(炙)三兩、久酒三升。


右五味,切,以酒漬藥,刀置上覆頭安露地,明旦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比未發前令盡,當吐,吐極傷多,不必盡劑,但斷人,禁飲食,得吐過時乃佳。


忌人莧、海藻、菘菜、生蔥、生菜(出第六卷中)。


《集驗》夫瘧必從四肢始療方。


先其時一食頃,用細左索繩緊束其手足十指,過發時乃解之(《千金》同)。


又方先作羊肉臛餅飽食之,其進少酒隨所能,令其欣欣有酒氣,入一密室裡,然炭火,厚覆取大汗則差。


燕國公說,此方常見用有驗(並出第二卷中。方士弱曰:虛者得效實者彌甚)。


又療溫瘧、勞瘧,烏梅飲子方。


烏梅七粒、桃、柳心各七莖、蔥白七莖、豆豉一合、甘草四分、柴胡四分、知母四分、大黃三分。


右八味,各細銼,以童子小便兩茶碗宿浸,明旦早煎三兩沸,去滓,頓服差。


未差更作,服三服永差。


忌海藻、菘菜。


又療溫瘧,痰瘧久不差,黃連散方。


宣州黃連二兩。


右一味,搗篩末,以濃酒一盞,調三錢,空心頓服,相次更服三錢,更飲三兩盞酒,任意醉卻睡,候過時方得食,如渴枳實煎湯,並三日服差。


忌豬肉、冷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2:09: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4:05 編輯

間日瘧方二首

 

《病源》此由邪氣與衛氣俱行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相得,故邪氣內薄五藏,則道遠氣深,故其行遲,不能與衛氣偕出,是以間日而作也(出第十一卷中)。


《備急》療間日瘧方。


燒黑牛尾作灰,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出第十卷中)。


又桂廣州法,醇醨湯方。


大黃三分、甘草一分半(炙)、常山一分半。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更以水二升,煮滓取一升,未發服醨,醨是後煮者,相次服醇,醇是前煮者,差。


忌菘菜、海藻、生蔥、生菜等(支云極驗。文仲、《經心錄方》無甘草,用石膏三銖,餘同。一方有桂心一分半。出第二卷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28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