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4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月光是地表水光的反照】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2 14:1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巨門 於 2012-9-13 18:34 編輯

月光是地表水光的反照


女士們、先生們您們好:

我叫戴學保,是中國新疆生產兵團石河子團場的退休工人。

退休後我還要為人類辦好兩件大事:通過我多年的探索研究,壹是月光的來源,即“月光是地表水光的反照”壹文,它論述了月光來源的因果關系,從而揭示曠古之迷,同時進壹步指出月亮相變的道理所在。

二是研制了壹臺“日、地、月天象運行模擬機”,從而澄清歷代在天象日歷制作中的錯誤論點。我根據地星運行的回歸年(365.2422日)研制出壹部完整的“地星日歷”,取代太陽歷與太陰歷這兩部錯歷。

這十多年來,上述這些材料曾先後多次遞交多方有關單位並申請審驗,但始終不予理睬。為此我只好將這些極其珍貴的絕秘材料上網公諸於世界,交給廣大人民鑒賞。

希望世界各界有識之士互交信息,齊心協力共同將人類有始以來對月光來源的錯誤認識,同時藉此機會對各種形形色色的錯誤歷法給以徹底糾正,還天象運行壹個真實圖像,給它壹個清白。

最後,讓我們為人類揭示大自然奧秘,又壹次獲得偉大的勝利歡呼。

殷切地希望與網友們切磋,溝通。

誠摯地祝網友們身心康樂!

我的聯絡地點:新疆石河子 147團工二隊
網上有事可與0993-5360260(委托代言代辦)王乃民聯系

地表水光反照論點提出由來
新疆石河子 戴學保
房門口壹盆清水,受太陽光輻射,盆水面將陽光V型等角反射到房內頂蓬面上。

似像天上的月亮,而純白色的光,由此啟示進而深思,偶爾得知月光來源!

盆水受陽光發熱,盆中水氣泡蒸發波動,頂蓬上的月面依然蠕動。

紙片丟進水中,頂蓬上的月亮就有了黑斑。這是水面與紙片同時反射投影。

去有水之處,仰看天是藍、青的,懸掛著紅太陽;俯看水是藍、青的,而映在水中的太陽,此時卻是白色的太陽。

兩顆太陽完全壹樣,天上太陽有多高,水中太陽有多遠。

紅白太陽都輻射人的臉,反光量相等的,可水中太陽沒有熱量。

人們只知天上紅太陽輻射功能,可不知水中白太陽輻射潛伏功能?

天上紅太陽全方位輻射完全壹致的。太陽光輻射大地是紅黃色的光,月亮的光是純白色的光,古人認為是太陽輻射的光,是問題中的問題??

白天、黑夜觀察藍天,任何方位同壹高度,太陽、月亮與任何某星同壹距離,從而所知藍天是地星自身的藍天,並非太空的天,而太空就是太空,所謂天應是指某星體的壹定距離的上空而言,藍天是地星自衛圈層,離地星壹定距離的外界。

太空的各類星球體向地星體反射,被地星的藍天所擋。各類星體連續反射,如同鑲嵌在藍天之中。有了藍天所知外界物體都要反射道理。

夜間有時看到流星體發光失落,並看到哈雷彗星經過太陽系天體區域,彗星頭部紅光,尾部像白雲霧的尾巴。

太空星體活動詳情都反映在藍天之中,並非肉眼看到遙遠的太空,必有內中其因??

天文科學所測天象圖面,太陽系天體九大行星繞日運行。
 
地星排列第三,日地相距1.5 億萬公裏,日地之間只有水金二星。

地星繞日任何方位,日地永遠相對。地星與太陽並列在太陽系天體中心。

地星反射到太陽自然失蹤,太陽反射地星,地星的水攝拿太陽在水之中,地星水中就有了壹顆“太陽”。

地星中的壹顆太陽無人所知?

其實太陽系天體紅白兩顆太陽。

地星全面受太陽與光反、輻射,地星受陽光入射,地星水面迅速光變反射,而地星全方位反射。

由於地星在太空是壹單獨物體,太空繁多星體都要向地星反射,形成反射與被反射這條射線。因此,太空有若幹顆星體向地星反射,地星水面就有若幹條反射線。

就是說全方位反射。地星納取只有太陽壹條入射線。

可地星水面任卻憑太空各類星體的入射。地星此時的反射線就布滿了太空。如同流星移動,地星反射線跟蹤反射,流星消失看不到地星反射光。地星對陽光反射有刻板定理:太陽—地星所謂入射線,地星—太空任何某體都稱為反射線。入反二線稱為日星角距關系。

現在我們來看看月亮周期相變:古今人們對日月角距關系從何而來?似乎都不明白??日月角距怎樣產生?

通過我觀察發現太陽與光反、輻射地球面上的水,地球水中的白太陽,地球水面受太陽光的輻射。

太陽與光反、輻射地球,地球水面迅速光變純白的光,經地球水面的陽光反射到月球體面上。

因此看到月光純白的。

太陽與光反、輻射地球稱入射線,地球水面反射陽光到月面稱反射線。入反二線就是日月角距關系。為月光是陽光所照,日月角距無從生根,毫無關系。

地本無光,由於地表水光的反照給人類有史以來對太空出現的壹些現象的錯誤認識,生出許多臆想和錯覺,這個罪魁就是水在作怪!

我們如用反照論點反復觀察月亮中的圖像就會逐漸明白,為了揭開月光來源的重大奧秘,膽敢提出自己看法,撰文“地表水光反照”新論點。自知才疏學淺,其中不妥之處,請專家學者斧正。

壹九九六年六月
 
月光是地球表面水光的反照
新疆石河子 戴學保
月光,人們認為是陽光所照而形成的,多少年已成定論,很少有人異議。

盡管如此,此論仍缺乏令人信服的足夠證據,許多疑點難以解釋:

1、陽光是散光而不是聚光,兩者照到物體上的反光強度不同,散光弱而聚光強。不同物質的物體,對光的反射強弱也大不相同,凡光滑明亮或白色透明的物體(如玻璃、水和冰雪等),反光強度很強(陽光經水反射變為聚光的原故),反之就弱。

在太陽系除地球之外,任何行星都不具備強反光條件。

因此陽光照到月球和其它星體上只能使其照亮,而不能使其發出相當強度和亮度的光來。如陽光照射在地球上的大山,人們從遠處看大山,雪線以上白的有光,雪線以下是黑的什麽都看不到。

2、地球與其它行星相距遙遠,即使與月球最近,距離也有384000公裏。陽光照到月球上必然反光弱,亮度不大,人的視力難以看到。

3、農歷每月初六到十三、二十至二十八兩個時日內,日月同在地球的星空中面對面出現,此時的月相是半邊明半邊暗(即弦月)而暗的半邊又有黑圈出現。如果為陽光所照,只能照亮月亮正面的全部,不會出現上述情況。

4、農歷每月十五、十六兩日晚間,月亮又明又亮,此時太陽早已西落,月亮早已升起,兩者互不見面,那麽,如此明亮的月光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因此,說月亮的可見光為陽光所照,這種臆斷就不能成立。

根據我多年觀察和反復實驗,我認為月光(即人的視力看到的可見光)不是陽光所照,而是來自地球表面水面對太陽光的轉折即傳遞反照(下稱地表水光反照)。

光錐與錐盾
地球反射陽光以聚光錐形式進行反光。

太陽系的行星中只有地球具備強反光條件,因為只有地球具有巨大的強反光物質。

地球是個赤道直徑為 12756.2公裏的略扁球體,其水洋面占70%,陸地只占30%,又有南北極大面積冰川雪原和內陸的雪山冰峰。

因此,可說地球基本是個水球。也就是說,地球實際上是太陽系中壹個巨大的拋物反光鏡。

因為地球是圓的,其拋物面就呈全方位反射,它的反射光錐布滿太空。

這個拋物鏡接受陽光入射,拋物鏡面及時轉折反射,即V型等角反射,形成巨大聚光光錐,以不同角度把陽光更強烈地反射出去,照耀整個星空。

地球外層800公裏厚的大氣層含有大量水氣,水氣中的水微粒受到陽光照射後,也會加強光錐反射力度,從而形成耀眼光錐。

地球面與大氣層受光後所形成的巨大光錐有以下特點:壹是強烈的白色聚光,不是柔和的紅色散光。

白色聚光錐是太陽投影水中的太陽反射水面,即陽光入射水面又從水面反射,這時水中太陽與水面組合反射,經300公裏厚的藍天層即電離層的離子演化反射出藍天頂,再與太陽光反射輻射第二次組合後反射太空星星和月球。

陽光經水面反射出去,這種光就變為聚光,進而聚光又形成反射強烈的光束,光束光又變為激光。

此同時這種反射物質上就有光底。

二是光照方向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地球受光面占全球80%以上,因太陽很大地球很小,地球陽面受光的同時其四側也都受到陽光,只有背面中心極少面積不受光。

地球面水光反照是按照太陽光入射為基準,太空每顆星體都是反射對象,因為是全方位的,所以地球與太陽無論處於何處,它們的視角始終是成壹直線,地球與太空某星的視角也是壹樣成壹直線。

這二條直線成了不同大小的夾角,亦就是說地球以什麽角度受光,其反光錐就以什麽角度把陽光轉折反射星空,地球受光面與反光不同斜照的部位,都會有相應的反光錐射向整個星空,照亮星空的所有星體。

這種地表水光反照對任何某星體都是壹種V型反射,三是光錐大小與地球受光面積大小成正比,地球受光面多大其光錐就有多大。

陽光被地球以光錐形式反射到星空後,星空就有接受光錐的“盾”。這“盾”就是太空中的星體,它們象盾牌壹樣接受來自地球的反光錐。

由於地球的反光錐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哪個地方有錐盾,地球就射向該錐盾的光錐。

因此,所有星體都被地球的反光所照亮,並使其發出比陽光所照更亮的反光束。

地表水光反照和大氣藍天拋物鏡
為何說月光是地表水光的反照形成的,並非為陽光所照形成的?因為:

1、地球是由強反光物質組成,是反光極強的星體。地球大面積受陽光照射後,又將陽光更強烈地反照到月球和其它星體。

2、地球是球體,它周圍上空的大氣層充滿陽光,仿佛是層若大的光的蓄儲庫(層),通過它,人們在白天可看到強烈的光照。大氣層800公裏處的頂部是藍天層,即暖層,亦叫電離層。

電離層頂部300公裏厚的高度就是地球的藍天,而不是宇宙藍天,宇宙的空間無藍色。

藍天是地球的擴大圈層,即地球的自衛圈層,此300公裏厚的藍天電離狀帶溫度極高,似象“水銀液體”狀態,藍天頂部光滑油亮。

藍天包圍著地球,地球如同鑲嵌在藍天圈內的壹顆寶珠(地球的直徑12756.2公裏,加上它的大氣層800公裏和電離層300公裏,就形成壹個12756.2公裏+ [(800+300)×2]=14956.2公裏直徑大的大氣團物體—地球+氣圈)。

這樣,地球透過蓄光帶,即大氣層到藍天頂,地球就被擴大無數倍,正因為如此,太空看地球就更清楚了。亦正因為如此,由藍天、蓄光帶及地球本體三個層次組成了壹個巨大的反光拋物鏡,把陽光聚集成更強更亮的巨大光錐,照亮星空。

3、太陽射到地球的藍天頂上,再穿過藍天到地球面上,這樣,地球陸地面上就有光亮,也有熱量,但看不到太陽的影象。

可是太陽射向地球水面時,水面吸光吸熱同時也反光,此時人們還可以看到水中白色的太陽。

當太陽與光入射地球藍天頂部時,地球的水面陸地面已“滲透”在藍天頂部,亦即當地球接受太陽與光的全方位照射時,地球也以等角全方位反射到藍天之中。

通過無休止的這樣運動,只要太空星體存在或移動,地球就以全方位用反光錐的原理照亮該移動的星體。

這就是人們在夜晚看到太空中的星星、移動的流星和人們若幹年看到壹次太空中的哈雷彗星的運動。

人們看到它們的光色全是白的,與月光同色光。這些現象均與地球外層的藍天的“特異功能”分不開。

藍天是地球的“銀光屏”,它在地球與太空之間起著接收和反映空間各種物質(包括星體)運動的功能,是壹個奇妙的“中轉站”。上述這些現象均是本文中提出的地表水光反照所起的作用。

4、太陽光經地球表面水(簡稱地表水)的吸收反射,其光照強度和亮度要比陽光的散光大得多。因此,反照到月球和其它星體上,由於有光底壹水的反照作用,使它們反光的亮度也遠大於被陽光所照亮得多(陽光所照之處,除水外,是不會反光的)。

從這個作用意義講,地球是太陽在星際空間的最大光源中轉站。地球接收陽光並把它更強烈地傳遞到其它星體上,照亮這些星體並使其光亮。可以毫不誇大的講,地球等於第二個“太陽”。

5、宇宙太陽系中有二個太陽,壹個太陽它發熱又發光,而以太空看地球中永遠有個白色的太陽。它是由太空的太陽對地球水面的投影,它是個白色的太陽,這是水的本能反射功能,白晝地球上空晴朗可看到自轉原因,夜晚是看不見的。這個“太陽”只現光而無熱量。

月光和星光雖然為地表水光反照,但因這些星體距地球極為遙遠,即使我們能看到也不象現在這麽清晰,有些更遠的星系和恒星也許看不到。我們所以能更清晰地看到月光和星光(特別離地球較近的星體),應歸功於地球大氣層藍天圈層這個拋物反光鏡,亦即是地球銀光屏。

地球藍天頂面是拋物鏡。我們站在地球上,面對上空的大氣層,等於站在銀光屏前,人們所看到的星星是太空星星反射在藍天頂上,亦所謂的電離層,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它們,使那些更遠的星系和恒星也能被我們看到。

正因為有大型銀光屏接受太空星星對地球的反射顯示,我們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到月光和星光,更加清楚地看到這些星體。在地表水光無止境的反照下,它們的作用就更是相得益彰了,我們眼前的太空中的天體圖象就源源盡入眼中。

地球拋物鏡之所以反光,是因為其含有水關系,所含水氣多其反光強度就大,所含水氣少則反光強度弱。

比如,我們看南極銀河系比較清楚,其原因是冬春南極光照時間多,晝長夜短,除海洋面強反光外,大氣層所含水氣也較多,增強了地球拋物鏡的反光強度。北極正相反,夏長冬短,受光照時間短,因此大氣所含水氣少反光弱,夜空昏暗,看星光微弱,甚至看不到。

地表水光反照(即地球表面水面和大氣層藍天圈層對陽光的反射)的意義不僅在於照亮了太空中的星體並使其發光,還在於使這些星體的反光相互映照,增強了整個星空的光照範圍和光照亮度。

比如月亮與地球最近(受地表水光反照也最強),當它受到地表水光強烈照射後又將地表水光反射到星空,映照周圍星體,所以地球才有如此明媚的月光。

地表水光反照與月相變化
月球自身無光,主要靠地球反光而發光,面對地球的壹面是亮的,背著地球的壹面是暗的,由於日、地、月三者相對位置隨月球運行而不同,地球受光後反照到月球上的光照面積也不同,就形成了周期性的月相變化。

月球自西向東繞地球赤道運行壹周為3600,每天運行12.20,月球不斷運行使日、地、月之間相對位置不斷變化。

這個變化出現不同月相:農歷每月二十九至下月初二月球全暗看不到,謂之新月;初二晨曉月球比太陽晚出49分鐘,初三至十四這些日子太陽入射地球謂正入射,初三開始出現蛾眉月,初七出現半明半暗的弦月,初十開始出現凸月,十五出現滿月……,為何日、地、月相對位置不同會出現不同月相?

原因是:
1、日、地、月相對位置不同,地球受光面積就不同,其反照到月球的光照面積也必然不同。

2、太陽到地球與地球到月球兩條直線相交成夾角,地、日、月不同位置決定了該夾角大小的不同。該夾角大小又決定了地球主反光錐反光角度大小(主反光錐是地球受陽光直射部位的最大反光錐),反光角度大小又決定了反光錐反照月球的大小。

以上兩點是同時存在,但都決定於日、地、月相對的變化。下面就結合以上原因說明月相變化。

月球每天繞地球向東運行12.20,每月二十九至下月初二正好運行到日地之間,成日、月、地壹條線,陽光被月球所擋。

由於地球受光部位不能全面受光(特別受陽光直射部位不受光),就不能形成巨大反光錐反照月球,這就形成了全暗的新月。由於日、月、地在壹條直線上,所以這幾日太陽與月球在地球上空均深均落,月球每日比太陽晚升49分鐘。

新月期間,三十至初壹這晚是最暗的夜晚,因為這晚日、月、地中心位置完全在壹條直線上。隨著月球不斷向東運行,日、月、地直線位置逐漸錯開,當錯開12.20時,地球當受到250的光照,地球將這小部分受光反照到月球上,這就是每月初三開始出現的峨眉月。

峨眉月的內弧是月球對地球投影面所擋,月球的外弧是地球的圓邊。

隨著日、月、地相對位置不斷錯開和地球受光面積不斷增大,反照到月球上的眉月也日益變大。當月球運行到450時,在初五日、月、地直線位置完全錯開,太陽對地球正入射時,地球水面將陽光V型反射到月面,即日、月相對角距關系,就在這點上,日、月角距每日增大,月相也就壹天比壹天大。每月初七,月球運行900,日、地和地、月之間直線夾角已增大到相應角度,地球反光錐以同角度將地球受光面的壹半反照到月球,因此出現了半邊明半邊暗的上弦月。

月球運行到900之後,月、地位置逐日反相變化,即月球繞地球東面逐步運行到地球西面,日、地與地、月之間夾角相應增大,地球反光錐反照月球之面積越來越大,出現了蛾眉月和恰好相反的凸月。

每月十五日,月球繞地球運行到 1800(運行了半周),日、地、月位置又完全在壹直線上。

但十五的直線位置同初壹新月時的直線位置不同:初壹月球在地球東面,十五月球在地球的西面,初壹月球在日、地中間成直線,而十五地球在日、月之間成直線;初壹月球擋住地球的陽光,十五卻是地球擋住月球的陽光,二者位正相反。

既然十五這天日、地、月成壹線,太陽被地球所擋月球受不到光照,為什麽反而成為又明又亮的滿月呢?

因為此時日、地、月成壹線,地球受光面全部受光,而且四周大部分受到陽光直射,其反光強度也最大,此時由於日、地、月位置成直線排列,三者之間的夾角大到00,太陽很大地球很小,地球周圍壹圈都受到陽光照射,形成多種角度的反光錐,它們相互映射,全方位、多角度地把陽光從地球四周反射到地球背面中心面對的月球,使月球正面全部得到地表水光的反照,所以此時月球成了又亮又圓的滿月。

與此同時,天空星體在得到地表水光的光照後進行相互映照的道理和月球受到地球強光反照等等,它們(光)又將光映照地球,這樣,又更增加地表水面反照的強度,使十五的明月更亮。

月球運行到1800以後,十七日太陽光入射地球轉移西面,稱負入射線。到二十三日地球運行已到2700,月球面上半明半暗,是初八的反相弦月。

月相變化說明了月光並非陽光所照形成的,而確為地表水光反照所成的光亮。

前面說過,地表水光反照使地球成為太陽光源的中轉站,地表水光不僅照亮月球,而且照亮整個太空的星體。對此,還可舉例說明。

秋天看星星為何特別亮?因為夏秋地球北極日長夜短,地面反光很強,大氣層中水氣很大,其反光強度亦就大。因此夏秋星星和月球特別明亮。

金星為何特別亮?只要看金星怎樣被地表水光反照就明白了。

金星每天比太陽早升了3—5個小時,太陽升起後其位置同金星成700夾角,正好使太平洋的巨大反光錐把陽光反照金星上。傍晚後太陽剛落,火星位置也成700夾角,陽光正好直射大西洋。

日、地同火星之間夾角,使大西洋反光錐正好反照火星,所以無論早晚,金、火二星總是特別明亮。

火星如此,其它星體也如此,都被地表水光反照而發光。如果沒有地球的地表水光反照,天空夜晚將是壹片漆黑。

而那些陽光照不到而且自身又不發光的星體,將永遠是黑夜,也許人們永遠看不到它們。沒有地球的地表水光反照,地球夜晚壹片黑暗,永遠得不到明媚的月光。

月球正面的明暗影象是地表水光反照的地球地貌圖象
壹般認為月球中出現的明暗影象,是月球的高山平原對陽光的不同反射。

其實並非如此,地球的表面地貌圖象反射到藍天圈層,演化擴大無數倍後,再從藍天頂部的圖象反射太空,如衛星拍攝地球像片是藍天頂部的圖象,衛星拍天氣預報的雲系情況也是從藍天頂部顯示後拍攝的,所以有那麽清晰而正確;同樣,地球圖象通過上述關系,被地表水光反照到月球上就顯得很清晰。

前面講到,地球是由強反光物質組成的巨大反光拋物鏡,地球受光後,受光各部位角度不同,都會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反光錐反照星空。

這種多角度的反光錐相互映射,把地球受光部位的圖象同時反照星空。只要天空有接受圖象的盾,這個圖象就會在盾上反映出來。月球距地球最近,相對體積也較大,受地表水光反照較強,地球地貌圖象在它上面的反映最全面,也最清楚。

月球上的明暗影象是地球上的何種地貌圖象呢?

大體說是地球的高原、平原和海洋的圖象,而不是月球本身高山平原對陽光的不同反光。

盡管地球是水球,但仍有30% 的陸地及陸地上的高山平原。地球的海洋、高原和平原等對陽光的反光強弱不同,所形成的反光錐的光線也有強有弱,反照到月球上的圖象有明有暗,海洋等比較明亮,高原大山等比較暗淡。

除了反光錐的主要反照作用外,月球與地球反光的相互映照也具有重要作用。

月球受強地表水光反照後又反射向地球,使地球反光更加增強。由於月光照到地球的海洋、陸地和高山,同樣會出現強弱不同的再反光,所以更增強了地球反光錐向月球反照地球地貌圖象的光線強弱成份,使圖象反照在月球上的影象更清楚。

從衛星拍攝月球圖象看,其反映出的影象與我們看到的月中影象並不同。如果細觀月中影象則更象地球地貌之某處圖象。

如果像壹些人所說,月中花斑是月球自身的面貌的話,其上的花斑決不會永遠不變。因地球與月球各有公、自轉,從地球看月面決不會地、月兩面保持壹致。

那麽月中花斑為什麽永遠不變呢?

原因是月球以朔望為周期,朔時日、月重疊,日、月、地成壹線,地球失去受光(是月球的投影面所擋),所以地球反不了水光,此時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

望是日、地、月成壹線,地球擋住月球,地、月相對,這天就是十五或十六。

月球每個朔望周期十五或十六,地、月壹定相對,所以月中花斑永遠不變。

朔望月滿月這天地球的東經 750壹定面對月球,月球轉到什麽方位,對月相變化毫無影響。

以上已講過,太陽光從地球周圍穿過反射向地球的背陽面的月面,再從月面映射地球。地球與月亮連續互相映射所以月亮圓了,地球的壹些相貌就留在月面上。

月亮中的明暗影象既然是地球上的壹些地貌圖象的反映,但它是活的,而不是壹塵不變的。

月亮上的影象的變化是地球圖象的變化,就是說是地球不同部位的圖象在月球上的不同反映。

這個變化決定於月、地相對位置,以及光錐反光角度和月、地的相互映照。

即月球在地球上空的那個部位,這個部位地貌圖象就被反照到月球上。

比如每月十五晚月亮最圓最亮,地球上的地貌反照上去,也最全最清楚。

那麽十五這晚月中影象是地球的哪部位地貌圖象呢?

如果把十五的月中影象同地圖相對照,這個影響就是亞洲等大陸,月中最暗的兩點是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左邊是非洲陸地,右邊是亞洲、大洋洲大陸,中間與下方較亮部分則是印度洋。

月相不僅是地球不同受光面對月球的反照,也是地球受光面的形貌反照月球上的反映。

比如蛾眉月的外弧是地球受光面的部分外圓,內弧則是月球遮擋陽光的部分外圓對地球的投影。

如果不是地表水光反照,不是地球地貌圖象和受光面形狀反映在月球上,那麽月中影象和月相就會隨月球東升西落而位置顛倒(影象的上方在月球西落時會在月球下方)。

由於月球繞地球赤道 00緯線公轉,所以位置處於北緯的國家(如我國)看月球東升西落運行的軌跡總在偏南方向,而處於南緯的國家則相反。

綜上所述:
1、地球面上的水在宇宙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變化作用。其中我所說的月光不是陽光所照,而是地表水光反照的事例之壹。

2、月中明暗花斑為什麽永遠不變?因地球周期性運轉,當地球在東徑750、赤道緯線00時,地、月永遠相對。

人們在每月同期看時,所以月中花斑位置永遠不變。

否則,月球面上圖象反映不會永遠不變。地、月各自公、自轉到十五、月面絕對不會在壹定位置對著地球。

3、地球水面對太陽光的轉折是V型反射。

4、地球上的水,產生地球外界藍天,是地球對太陽熱與太空寒的直接襲擊的自衛保護圈,從而有了良好的寒熱條件。

5、地球上的水攝拿太陽。這樣地球水中就有個白太陽,太陽系中行星的地球從無光地球變為有光的地球。

6、地球是太陽的變光站,轉折站或差轉站。

7、壹切星體的可見光(除自身能發光的星體外)主要是地表水光所照,而不是陽光所照。

8、月中影象和月相是地表水光將地球地貌的受光面形狀反照到月球上的反映。

幾個方面的試驗觀察
壹、到有水之地考察:
1、因地球自轉,水中太陽與水面陽光雙重反射,白天能看到水中白太陽。

2、觀察者不論站在何地,與天上紅太陽始終成等角,並與水中白太陽亦是成等角。太空每顆行星與太陽亦成等角,所以它們的入射與反射均成等角即V型反射,說明太空看地球水中永遠有顆白色太陽。

二、看盆水接受陽光入射情況:

1、 盆面多大,反光錐就有多大,盆面對陽光呈V型等角反射。

2、 其反出去的是白色光,由此即知陽光紅外線已變。

三、鏡子的全方位反射:
1、鏡面多大其反光錐就多大,鏡子背面塗有水銀,加深物體厚度,相似藍天層300公裏的高度,因此看天是藍的同理,看大海也是藍的,看鏡面亦是藍的。鏡子似像海洋與藍天。

2、藍天接受太空星星的星體反射,海洋同樣接受外界反射,從而證實鏡面對任何某物都有反射的作用是有實驗意義的。

3、鏡面吸光又反光的同時,迅速光變,交入射陽光紅外線速變為純白色的光。

4、陽光入射鏡面被擋,就要停積,又回光反射,此時加大了入射的量,再次反射。

5、鏡面將陽光速變為聚光反射,它是壹種光束反射,亦是壹種激進反射,地球對太空以激光全方位反射。

6、人們見到陽光照射物面其模樣只有亮光,不顯光的形象,而地球上的地表水通過“激光”反射到物面則有純白光形影。表明星光是來自地球地表水光的“激光”反射的。

四、十五或十六兩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基本成壹直線。

將鏡面偏斜大於0。鏡面吸光反射地球背陽面的月球面上,此時,地球四周將陽光以錐形方式或反射到月球面上,這兩天月球的光亮就這樣產生了。

五、十四日的月面不圓原因是:我們用鏡面對準燈光偏斜1680,通過燈光對鏡面正入射,也就是日、月相對角距1680反射,此時月不圓,缺在左面即西面。

六、十七日的月面不圓原因是:我們將鏡面對準燈光偏斜1920,通過燈光對鏡面的負入射,就是日、月相對角距1920反射,此時月不圓,缺在右面即東面。

七、初三眉月是月球錯開太陽24.40,亦即是日、月相對角距是24.40,地球將陽光以24.40等角反射,月球錯開太陽24.40,地球受到小面積的光的反射形成的,此時眉月的外弧是地球的圓邊,眉月的內弧是月球對地球的投影,擋住地球受光,所以形成眉月。

八、用地球儀對照十五或十六兩天,月面花斑完全相似。用地形地球儀比行政地球儀對照更明顯。

從本文以上論證和後面幾個方面試驗觀察,可初步證實地表水光反照是月光的根本來源。

從而揭開了人類長期以來被視覺感官所蒙騙而造成極大的錯誤和伴隨而來的各種臆斷所在。

本文如能起到拋磚引玉作用的話,亦感欣慰。

壹九九六年六月完稿

為了充實水光反照論理的真實,附設壹些圖例,使論理有形可驗有數可推的科學論證。

以下兩種論點,甲代表原天文定論,乙代表水光反照論點。

壹、行星無光,月球為何有光?
甲:月光是陽光反射,“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意是月球朝陽是明的,月球背陽是暗的。

乙:月光是水的反射光,月球朝地球是明的,月球背地球是暗的。

二、新月為何不見月亮?
甲:新月時,日、月重疊,日、月、地基本呈壹直線,陽光照射月球那壹面,而月球背陽這壹面從地球看不到那面的月光,故此看不見月亮了。

乙:新月時,日、月地呈壹直線,月球雖小,但月、地之間距離恰好使月球的投影擋住地球受光,。

球水面無光可反。

地、月互相反射無法顯示,所以看不見月亮。

三、初三日為何見到眉月?
甲:初三時,日、月錯開,太陽光照在月面,從地球可看到小面積的光。

乙:初三時,日、月錯開24.20,月球擋住太陽,使地球只受到小量的光照,並且其夾角只有24.20,在V型等角反向時初三這天,日、月相對夾角極小,反射光錐很小,所以成眉月。

四、初五的月亮為何增大?
甲:初五月亮錯開太陽遠了,從地球看月面的光面積多了。

乙:初五日,月亮完全錯開太陽,日、月角距增大450,也就是450V型等角反射光錐增大,從此日開始月的相面日益增大。

五、初八日為何月亮半明半暗?
甲:月球亮的部分是陽光反射,暗的部分是地球灰光反射。

乙:初八日,月球繞地球運行軌道面900,日、月相對角距900,地球面水光V型反射,此時只有地球的半邊光錐反射所以半明半暗。

六、初八日後月亮壹天比壹天大,什麽道理:
甲:無法解釋。

乙:初八後,由於在月球繞地球運行時,日、月角距逐日增大的關系,V型反射也就逐步增大。

其反光錐亦在增大,所以月亮壹天比壹天大。

七、十四的月亮不圓,十五或十六、十七日月亮不圓,這四天太陽與地球對月球是怎樣反射?
甲:也是無法對此解釋。

乙:1、十四這天月球繞地球運行到1680,日、月角距增大到1680時水面反光錐的V型反射達到極點,地球將近半邊光錐反射月面,對圓相差不多了。

2、十五或十六日月亮正圓,因太陽很大地球很小,地球四周都受到陽光。

從圖面看有兩條反射線,這兩條線是太陽的圓邊與地球的圓邊。

太陽是大圓,地球是小圓,那麽壹大壹小合攏成了圓錐。

十五或十六日地球四周圓錐形反射月面,故此十五或十六滿月。由於十五或十六這天,地、月相互反射映照的道理,所以月亮又明又亮。

3、十七日,月亮不圓是月球繞地球運行已超越1800,到達1920時,此時日、月相對角距呈負1680V型等角反射。
 
超過1800稱負入射與負角距,因此月亮壹天比壹天小。人們都知道地球是無光的,通過上面論述我認為地球表面水光反照促成水的激光反射,使太空中的行星無光變為有光。

為了使讀者進壹步理解上述論點,特附後面圖例說明,敬請指正。

壹九九六年六月

再 論 月 亮 相 變
新疆石河子 戴學保
月球是地球衛生亦是行星類別。行星自本無光,是恒星太陽給它照亮。

因此月球有光就無人過問。

古天文學家張衡講月亮出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

古科學家沈括講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側而可見才如鉤;日漸遠,則斜照,而光銷滿。側視之如鉤,對視之,月正圓,這就是古人對月亮來源於太陽的認識。

這就是以訛傳訛,至今不解之迷。

我經多年對月光來源測試證實,發現月光來源於地球。要想明白月亮相變的道理,必須先弄清月光來源於何處。

月亮相變之事,我在地表水光反照壹文中已有講述,月亮相變是因地球面上大量的水面在起作用,整個地球,水洋面占全球70%以上,陸地只占30%,可以說地球是顆水球。水是能吸光吸熱的,水受熱後進行各種演化……。

當水反光時水就將攝拿到的外來物體將它反射和顯示。

當水球(地球)受太陽光入射時,它就進行方位反射,此時,這個水球把天上的太陽拿在水中,成為太陽系天體中第二個“太陽”。

此時的“水球”對陽光進行V型等角反射。太陽對地球入射後,地球面上全是反光點,即地球進行全方位反射太空。此時太空布滿地球的反光錐。

被反射的對象不管那個星體在什麽方位,地球水面反光點都會形成日、星相對角距。

反射原理,太陽與光入射地球,地繞日任何方位成直線,太陽對太空任何某星都是相對。

地球與太陽,地球與太空某星這兩條直線在地球面上就形成了壹個夾角,此夾角就是日、星之間角距關系。

太陽輻射在水中,光輻射水面,稱它為入射線。

地球水面將紅色太陽光迅速變為純白的光反射太空的四面八方。

水面的反射是壹種聚光,聚光反射出去是壹支支的光束,光束亦有光變成為宇宙激光,打到被反射的星體上稱為反射線。

通過這種作用就照亮了太空各類星星,太空星星在宇宙激光沖質作用下有了光底。

所以夜空人們才看到太空的星星和月亮,夜間看到星星和月亮不是它們離地球的真實距離,而是地球面上空的電離層,藍天就是地球的藍天,藍天是地球的銀光屏,通過它顯示外來星體對地球的反射。

太空無論何種星體活動,光屏立即顯示出來。

太空星體反射到藍天,藍天反射進入地球面上。陸地不會顯示,可水面可看到星星和月亮。以上陳述即地表水光反射的詳情實況。

我們講朔望月周期相變,必須先知月光來源,才能知道相變真正之道理。月光不是陽光直射所照顯示出光的,而是地表水光的反照,才形成月光的。

月亮自本無光是事實,月亮為什麽從無到圓,再從圓到無?

為什麽周期相變?

為什麽十五月亮不圓十六圓?

為什麽當地球在日月中間反而正圓?

為什麽看到月中花斑?

為什麽月中花斑永遠不變?等等、等等?!

月球是地球衛星,地球攜月繞日運行,而月球繞地赤道運行,月球運行軌道稱白道,月繞赤道壹周3600,每日運行12.20,初壹日稱朔、十五或十六日稱望,朔望月周期 29.5306日,是太陰歷日歷時間與太陽歷日歷無關。

初壹日0點即子時,月球繞地到達日地中間,日月相對,朔望月的朔望線正對太陽,看太陽月亮同時升同時落,初二日月球錯開太陽12.20,仍然不見月亮、初三日月球錯開太陽24.40,也可以說月亮比太陽晚升98分鐘,月亮每天晚49分鐘即慢49分鐘,可月亮晚壹點出來成了眉目。

初壹初二朔時日月重疊就沒有日月角距?

日月沒有角距地球水面反不到月面,只能反到其它方位。

這就是地球水面沒有月球方位的反射線?

所以看不到月亮,初三日月亮錯開太陽24.40,此時就產生日月角距關系,太陽—地球,地球——月亮,日地與地月兩者之間兩條直線(請看附圖)。

地球面上就形成了24.40的夾角。

24.40的地球夾角面積極小,反出去的光錐極少,所以反到月面成了眉月。

被反射的方位線是地球水面面積壹條界線,而夾角反射線如同刀切,地球靠太陽這面反射,故此眉月圓邊在外,鉤形在內(見附圖)。

從朔到望太陽光入射稱正入射,因此月面相變日益增大。如初三初八日,日月角距增大反光錐面積增大,初八日,日月角距成900直角,是地水球面的四分之壹面積反射。

當月球繞地球赤道1680時,這天正值十四日,傍晚月球從東方升出地平線,而太陽此時在西面還未落下去,日月基本相對,月球從東轉西,日月相對陽光直射月面,月球怎能不圓而缺在西面?

如果月光是太陽所照,月面應該全面受光才是?

人們為什麽忽略這個現象?

天文學家對此作何解答,抑或是無法解釋不了了之?

十四日日月角距1680,是角距的最大值,此時地球反光面將達壹半,這天月亮快圓不圓似的。

十五或十六日,月球從朔到望是月球的軌道運行1800,朔望月的朔望線日地月基本成壹線,地球擋住月球,地球位在日月中間,月面不是陽光所照,日月沒有角距,圓月的光從何來的呢?

望月這天日地月三者此時的位置蘊藏了壹個極大的科學奧秘,它壹直迷惑著萬物之靈的人們。望時月圓是日地大與小關系。

太陽很大直徑140萬公裏地球較小只有直徑12756.2公裏,太陽大圓與地球小圓,日地相對大圓對小圓,兩個圓邊劃二條直線,壹頭大壹頭小就成了壹個圓錐,太陽照亮地球陽面,而地球四側都受到光照,可說只有地球背陽中心不能受光。

十五或十六日是地球四周反射即圓錐形反射,錐形的反射線,就是太陽的大圓與地球的小圓的兩個圓邊線沿長交叉處就是月球所在,明亮的圓月是地球水面對太陽光圓錐形反射結果,或稱日地大小關系(這種稱謂不太確切)。

這就是月光的產生與地球水面反射的神秘關系,亦又稱它們的因果關系正負關系。

月繞地白道1920是十七日,月球從西向東,十七日太陽從東方升出地平線,月球在西方還未落下地平線,日月都在地面上空日月相對,月貌缺在西面,原因月地都是朝陽運轉,月地永遠位在太陽西面,因此上半月與下半月都缺在西面。月繞地1920或稱負1680。

此1680也就是日月角距地球水面對太陽光反射面積,下半月從望到朔角距逐日縮小,月亮壹天比天小,也就是月相反相變化。

從圓到無或從無到圓月亮是地球水面對太陽反射的光錐的變化周期相變過程。

月亮運行時的月相變更是隨地球面上反射點的方位變更而變更。說明這個“水球”是全方位反射的。

十五月亮十六圓,不,壹天十五是圓的,壹天不圓原因是周期29.5306日。

十五日月圓時看月中花斑是什麽?

不是月面形貌而是地球某處形貌對月面的投影。

花斑是地球東經750所在,中上右的大黑斑是中國青藏高原,中上這黑斑是伊朗高原,左下方大黑斑是非洲大陸,右方花斑是亞洲各島嶼及大洋洲,中下方的大白塊是印度洋。

原因是陸地反光弱,水洋面反光強。

花斑為什麽永遠不變呢?

原因是地球面對月球而不是月球面對地球。

月面上的影象“花斑”是月球對地球的反饋。

月球公自轉任何方位對花斑反映並無關系。

十五日這天月亮運行到達朔望線,日地月成壹線的同時地球自轉周期,在球面的東經750,赤道00所在面對月球投影反射,故此月亮東升西落花斑不顛倒。方位逐步偏斜移動。再者,我來談壹談光色問題,太陽光照射大地肉眼所見紅黃色,太陽光照在月面怎能成純白的光呢?

我們看到太陽光照射遠方大山時,看不到光亮,大山是黑的,為什麽偏偏看到報導就月球面上有高山平原的區分,還有大溝黑洞等等,那是通過航天飛船對月球表面的遙測說法。

或是天文望遠鏡的遙測說法與我上面所說的人們肉眼看到的月光反映是兩嗎之事。我說的是月光來源。

月亮相變從地球表面水光對太陽光V型等角反射原理得知月亮相變其中道理。

單求相變不易找到它?

行星地球有光令人難以接受的事。

月光來源發現者,我本人通過多種方法測試如盆水反射、圓鏡面反射,當人去大湖大河的岸邊,人就成為被反射對象,此時水面對人的移動跟蹤反射。

當人看到水中太陽時水面的陽光和水中的太陽就同時反射到人的臉上,使得人的眼睛無法睜開,光線非常強烈,這和看天上的真太陽時照射人臉的作用於壹樣的,地球自轉夜間看不到水中太陽,太空看地球水中,永遠有顆白太陽。由經此知道月光是地球水光反射所形成的。

用各種方法試驗,得知月亮相變之理。

楊振寧博士所謂愛因斯坦非)Abel相對論,涉及到月亮相變相對的論理,要揭曉這個問題答案希望寄托在21世紀年輕壹代去完成它。並說他已79歲。我不懂是什麽?可月亮相變其中道理我完全明白,為此將月亮相變的論述,再引深壹下。

日、地、月天象模擬圖解說明
新疆石河子 戴學保
模擬設計原理原的手搖式皮帶傳動,現改為電動。

模擬構思完全按天象日、地、月運行關系設計:

1、太陽運轉黑斑周期;

2、地球攜月繞日三種運動的象征,月球繞地球白道朔、望周期。

地球繞日軌道面即黃經軌道面至始終點,搖擺回歸始終點也是00,到來年這壹天就是日期的交接點。近日點雙重回歸是主要重點(註:天文科學部門認為地球北南移動是因為太陽光直射的關系而形成的)。

據本人潛心研究所獲認為地球北南移動是由地球第三種運動所致即搖擺運動才能形成的,地球為何搖擺?

因地球繞日弧形運轉內徑小外徑大,轉程不壹,如同機車轉彎壹個道理。

近日點00——遠日點1800 稱搖,遠日點1800——近日點3600即00稱擺,因此說搖擺回歸比軌道回歸準確,搖擺無可更動,軌道任意可取。

天文測定地球軌道運行1月初到達近日點,那麽12月22日地球位在3550前後之間,接近近日點00。模擬開始運轉從近日點00,地球位在太空軌道面其形態是地球的地軸偏斜軌道面 66064,黃赤交角23036,是地球擺向陰面最終壹天即開始的壹天。

模擬表演開始
公歷12月22日地球形態照片圖壹,從近日點00運行到900時自轉已有92天,地球的地軸從陰面搖向陽面,地球地軸與軌道面成900,此時黃赤交角為 00;地球形態照片圖二,這天是3月21日即春分,太陽光直射赤道晝夜並長。

地球連續運行從900 到1800遠日點,自轉已有91天,地球形態照片圖三,地球地軸搖向陽面最終壹天,地球地軸偏斜陽面與軌道面66064,,此時黃赤交角23036,是6 月22日即夏至,晝長夜短,北極極晝,太陽光直射北半球是夏天(始終點定在此處亦是合理)。

地球再繼續運行,從遠日點1800-2700自轉又是92天,地球的地軸從陽面擺回陰面,地軸北南垂直擺回陰面最終壹天,地軸偏斜與軌道面66064,此時黃赤交角 23036。

從00-3600是回歸年周期,搖、擺回歸的周期是雙重回歸,。回歸是天象真實情況,所謂回歸是從地球的自轉日數365.2422日來的。

日食與月食
以上所講的是地球運動的具體象征,月球繞地球赤道運行的白道面是月球朔、望月周期運轉與地球繞日運行並無關系。

隨月球繞地球赤道運行日、月角距亦有所變,但月球白道運行基本不變,月球隨地球黃赤交角要變,所以月球的朔望線不是固定的。

春、秋二分月繞地、赤運行,太陽、地球、月球基本平行,到冬、夏二至,地球的地軸偏斜66064,,日、地、月偏離甚大,看模擬圖運轉即可完全明白。

到了春秋二分,前後幾天黃道平面即軌道平面、赤道平面,還有白道平面這三道平面大致都在平行線上,可月球在白道運行有條朔望線,月球運行到日、地中間稱朔,月球運行到地球西面即日、地、月則稱望。每年春秋二分期間三道平面都在壹條平面線上,月球在白道面上運行時,每朔、望月都有朔望線。每個月的朔望線很不固定的,因地球攜月繞日運行,春秋二分黃赤交角為00,冬夏二至黃赤交角為23036。

月球運行的白道隨地球赤道而變,完全錯開黃道面,可是冬、夏二至不會有日食與月食。

春秋二分黃赤交角為 00時,白道雖是在平行線上,朔望這條線壹定要呈壹直線才會發生日食與月食,除此以外不會出現日食與月食。

這次日食與月食到下次周期,壹定要經過223個朔、望月,其中只有日、地、月呈壹線的條件時才能出現日食與月食。

采用日、地、月天象模擬就可完全表達清楚。

地球面廣,這天日食不會全球都能看到,據本人用公歷時間推算,必須經過18年10天23小時才會有日食與月食。

天文部門所用歷書時、歷書秒的時間運算,日食周期為18年11天8小時是準確的。

模擬性能
模擬傳動設計是根據地球有三種運動和月球朔望周期運轉,地球繞日的距程,太陽黑斑周期的運轉這六個不同要素,通過變速取得壹致。

手搖搖把1轉,地球自轉4天,搖動7.5轉,月球朔望29.5天,搖動46轉地球地軸從陰面搖向陽面即近日點00到遠日點1800,是12月22日到6月22日即半年,再搖 46轉地球地軸從陽面擺回陰面即1800,遠日點到近日點3600,是6月22日到達12月22日即00。

回歸年周期:1、地球儀大小各壹個,大的是藍天圈層,其球面有三個方洞可看到內中的實際地球,中隔大氣層。2、地球用玻璃所制的,玻璃體象藍天頂面,又象水面吸光反光。

藍天圈是地球的銀光屏,所以人們夜間看到星星和月亮。

通過本模擬,地球運轉的情況充分證實本人設計的正確性,證明地球歷是真正天象歷法。模擬中的地球主要顯示太空的地球與實際地球具體實況,玻璃所制地球通過水的反射反光作用,即所謂地表水光由此而產生反照的具體反映,同時亦要得出日、月相對角距的具體關系。看到模擬運轉顯示,所以明確認識天象。

模擬設計比例:按11 億萬分之壹研制,太陽直徑1.4m,地球直徑0.15m,月球直徑0.035m。地、月間距0.384m。日、地間距150m,因太陽太大,現用 0.20m的紅氣球表示。
特將模擬圖解中幾張照片附在本說明後以便參看。有關模擬圖解說明之論述,經有關部門審批後,再寄送模擬。最後懇請專家仁人發表寶貴意見,共同日臻完善這壹前無古人之大業。

二零零零年二月

地 星 運 動 歷
(回歸年365.2422日)
中國方案 戴學保 編著
遵照天文學所測定的回歸年,地繞日公轉壹周為年歷,地星自轉壹周為日歷。地星在公轉的同時地星自轉了365.2422日,就是壹個回歸年的總天數。並測定地星繞日運行1月初到達近日點;7月初到達遠日點。6月22日太陽光直射北緯度 23036,;12月22日太陽光直射南緯23036,。

以日為中心天體來測定回歸年,是天象地星回歸年日歷。現用的太陽日歷與朔望月太陰日歷,是以地為中心天體的日月兩種視運動天象日歷。

古老陳舊不科學的錯誤認識訛傳至今。天文發展已知地星回歸年,對太陽日歷與太陰日歷,兩部錯誤日歷不能再沿用下去了?

有了地星運動的回歸年是365.2422日,依照其反映,太陽東升壹個白天,太陽西落壹個黑夜是地星運行壹周的歷程,叫日歷。地星繞日運行軌道面3600大圓為框架,並將劃分相對等份2、4、8等,12等份每截 300,24等份每截150。

以3600軌道平面上天文測定法測定其遠日點與近日點。6月2日與12月22日這兩日數據均是相對的。地星在軌道上怎樣運行?什麽日子地星在什麽位置?地星運行為什麽產生寒暑不壹?地星運行怎樣定位?……等等。

太空環境有二:壹是太陽所發的熱能量強力;二是太空寒潮氣流向陽侵襲。寒熱不調造成壹種矛盾。由此地星產生了三種運動。

壹受太陽熱氣流渦旋推移,地星位在渦旋氣流軌道平面之上運行,謂之地星繞日公轉。二是地星位在渦旋氣流軌道面,地星體壹面朝陽,壹面背陽,地星背陽這面有壹條大陰溝即寒槽,陰溝中無情的寒潮氣流沖擊地星,地星必然向陽運轉。

(並非向東運轉)三是地星繞日弧形運轉,並非直線運行!弧形是壹種大轉彎,地星搖晃才能轉彎。故此地星在公自轉的同時地星還存在壹種搖擺運動,是壹種慣性現象。這就是地星繞日運動三種表現。

要闡述地星三種運動的內涵,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地星已定在軌道面上,何時到達遠近日點?

何時地星出現什麽形態?

地星在軌道運行中寒暑不壹又是什麽原因造成?

下面就此問題來探討壹下。回歸年365.2422日是地星繞日壹周回歸,地星自轉壹周亦有回歸,(是赤道東西經00,南北緯00,就是馬爾代夫馬累之處就是當日之處)地星搖擺往返回歸。

亦即是地星運動三種回歸。而非太陽視運動黃道回歸?

太陽視運動作為日歷理由,是人們認識日歷的莫大錯誤!不可與地星運動混為壹談。日歷隨天文科學發展而知,要知錯改錯,應以認真的態度考究日歷來源。

我們探究地星繞日運動的蹤跡細則是:設軌道平面壹個大圓,圓中劃壹坐標,橫坐標右為東,左為西。縱坐標上為北,下為南。

采用中國太陽歷即氣歷的24節氣名稱命名。

(科學的正確的認真學習它)3600大圓其中劃24分度節點。

橫坐標東西基準線,東是近日點,軌道面00即冬至。

西是遠日點,軌道面1800即夏至。縱坐標直線上是北,軌道面900即春分,中直線下是南,軌道面2700即秋分。然後24節氣名目排列在各分度線上。

請看以下地星運行示意圖。

地星從近日點00開始運行,此時地星的形態北中心軸偏向陰面66064,軌道平面與地星赤道平面交角23036,此時太陽光直射南緯度23036。

北半球入冬晝短夜長,冬至盡短的壹天,北極出現極夜。地星公轉、自轉、搖擺三種運動同時開始。

設地星運動開始軌道面00是回歸年定位要點,是重點的重點。

近日點地星公轉快自轉慢。

近日點地星北中心軸偏斜陰面 66064,開始搖向陽面,亦是太陽光直射南緯度開始返回北緯度。近日點是地星公轉回歸始終點和搖擺始終點,地星年歷雙重回歸,自轉回歸三種回歸有它壹定交點。

地星回歸年三種運動同時開始。公轉軌道面00。

自轉馬累當日0點。搖擺北中心軸從陰面搖向陽面開始軌道面00—900,公歷日期12月22日—3月23日,24節氣冬至壹春分。公轉到達軌道面900之處。自轉已有92天。地星北中心軸搖向陽面66064,地星北南中心軸垂直,太陽光直射赤道晝夜並長,當日是春分3月23日。

地星繼續運行軌道面 900-1800,公歷日期3月23日—6月22日,24節氣春分壹夏至。地星北中心軸再繼續搖向陽面最終壹天。此時地星北中心軸偏向陽面66064,。

太陽光直射北緯度23036,地星又自轉91天。當日公歷6月22日即夏至。日子晝長夜短,夏至晝長而北極圈出現極晝。地星三種運動到達遠日點,軌道面1800。

遠日點比近日點要寒,地星公自轉行速公轉慢自轉快。這是地星三種運動完成了1/2回歸年歷程。

地星再繼續運行,公轉軌道面1800—2700,公歷日期6月22日—9月23日,24節氣夏至—秋分。地星自轉了92天,地星北中心軸偏向陽面開始擺回陰面,地星北中心軸北南垂直,太陽光直射地星赤道晝夜並長,當日是秋分9月23日。

地星再繼續運行,軌道平面 2700—3600即00。

公歷日期9月23日—12月 22日。24節氣秋分—冬至,地星自轉了90天或91天。地星北中心軸又要偏向陰面最終壹天66064,,軌道面與赤道面交角23036,。

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以上日歷過程樹為歷誌。看太陽東升西落是太陽日歷,這就是地星三種運動的實質。

回歸年是地星回歸年,而不是太陽的回歸年?

太陽本身沒有回歸年?

可以說太陽的日歷都沒有?

古人認識錯了讓它過去!

我們不能再錯下去。

地星繞日到任何方位,太陽光輻射地星永遠壹致的。地星在軌道上運行任何方位與地星面上寒暑不壹並無關系。

寒暑不壹完全是地星搖擺運動所形成的。

地星北中心軸偏斜陰面 66064,太陽光直射南緯度23036,北半球是冬天,此時12月22日,軌道面00,亦是近日點。地星北中心軸偏向陽面66064,太陽光直射北緯度 23036,北半球是夏天,此時6月22日,軌道面1800,亦是遠日點。

地星運行到達遠日點是夏天,到達近日點是冬天。說明寒暑不壹是地星搖擺運動的結果。

地星公自轉時快時慢的原因:近日點日地之距14710萬公裏,遠日點日地之距15210萬公裏,遠近相差500萬公裏。近日點比遠日點要熱,公轉快自轉慢,遠日點比近日點要寒,自轉快,公轉慢。

地星運動其反映只有年歷與日歷兩種,年歷是日歷的總天數365.2422日。經過的日子整天數365-366天。日子記數1、2、3……366天,數大不易記數?其中設若幹分歷,分歷與軌道面3600,年歷365-366日相連關系,設12個分歷3600/12,(365-366)/12。每壹分歷長度為(365-366) /12=30.4367日。分歷或叫月歷。

地星三種運動,公轉壹周與搖擺往返壹次是相吻合,可它自轉了365.2422日。

回歸點不是整數?它有個 0.2422日的零數。

因此必須采用置閏方法去解決。

只有四年加壹天叫置閏年。但每四年加四個0.25日,成了壹個整天數。

這樣置閏法每年就要超閏了 0.0078日。

看起來量小,經過128年又要超閏0.9984天。

所以128年就要減去壹個閏年。此128年裏,公轉軌道面要偏離1.270。

地星運動回歸年日歷,新的置閏方法:采用壹個五年閏,五年就是5×0.2422=1.211日。此五年盈余了0.211日,0.211日可彌補28個0.0078日。故此稱 33年8閏盈虧平衡置閏法。也就是壹個五年閏,七個四年閏。八個閏次排列。

上述五年閏它的閏年在第四閏次更科學。前三閏12×0.0078=0.0936日,後四閏16×0.0078=0.1248日。

五年閏的盈余數0.211日,彌補前三閏的12年,後四年的16年,起到盈虧抵消達到基本平衡。但33年仍有超閏,33年超閏0.0074日。33年8閏其規定:365×33+8=12053天,因此平均每年為12053÷33=365.24242日。

此超閏經4550年減壹閏。 4550年就是33年8閏周期。地星繞日精度至亢。回歸年始終點永不偏離。置閏年這壹天放進第十壹分歷,成大分歷31天。

三十三年閏期置閏表

年數 年份 置閏 閏期 閏數 年數 年份 置閏 閏期 閏數
三十三年 2000 2017
2001 2078
2002 2019
2003 閏年 四年閏 1 2020 閏年 四年閏 5
2004 2021
2005 2022
2006 2023
2007 閏年 四年閏 2 2024 閏年 四年閏 6
2008 2025
2009 2026
2010 2027
2011 閏年 四年閏 3 2028 閏年 四年閏 7
2012 2029
2013 2030
2014 2031
2015 2032 閏年 四年閏 8
2016 閏年 五年閏 4 2033
註:四年閏三個平年,五年閏四個平年。

以上所述回歸年是地星運動運行的規律所向。

是要否定以地為中心的天體天象太陽與月亮兩種視運動的錯日歷。

現在讓我們看看氣歷與公歷的年首怎樣定位?

以人類大都居住北半球。取北緯度地處300-400物候反映而定。植物每年逢春生根發芽,動物發情交配。氣歷的立春即氣歷年首。

公歷2月4日,立春年首準確合理。

公歷的元旦不是春而是冬。

地星回歸年的年歷編制定位參照氣歷,公歷兩歷模式給予糾錯修正而成。回歸年始終點日期,公歷的2月4日就是氣歷的立春。

立春是地星日歷的年首元旦1月 1日。回歸年始終點的冬至日期。

從1月1日倒後三個節氣45 天。地星回歸年始終點是第十壹分歷十六日,即現公歷的12月22日。

茲將地星運動刻板規律用科學的深入淺出方法作出年歷的編排。

以下是編制地星回歸年日歷表法。年歷365-366日,分歷,大分歷31天小分歷30天。(分歷或叫月歷)日歷24小時。大分歷與小分歷間隔單分歷大雙分歷小。

第十壹分歷逢閏年大分歷31 日,平年小分歷30日。

年首壹分歷1日,即立春。

第壹季壹分歷1日,第二季四分歷1日,第三季七分歷1日,第四季十壹分歷1日。

回歸年始終點十壹分歷16日。

閏年第十壹分歷31日。由於地星日歷年歷是完全依據天文學原理來編制的。故取名為“地星”日歷。“地星”是人類母親,天文科學發展到今天孩子找到娘!

地 星 (球) 歷
永久使用年歷表

壹季度 元月(大) 二月(小) 三月(大)
星期壹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早期五星期日
壹季度 四月(小) 五月(大) 六月(小)
星期壹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早期五星期日
壹季度 七月(大) 八月(小) 九月(大)
星期壹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早期五星期日
壹季度 十月(小) 十壹月(閏年大,平年小) 十二月(大)
星期壹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早期五星期日

三十三年八閏法閏年表 逢以下年為閏年:4、8、12、17、21、25、29、33、41、45、49、54、58、62、66;70、74、78、83、87、91、95、 99……(4550年差壹天) 註:壹紀元從1開始,不是從零開始。 二平年11月份是三十天,同時在這個月最後的壹個星期要少壹天。

(說明:第十壹分歷閏年31 天,平年30天)

星期壹~星期日心算方法 當天數加月代數的和除以6得到的余數,即為所求星期日數: 12-1月(當天日數+0)÷6, 2-3月(當天日數+1)÷6 4-5月(當天日數+2)÷6 6-7月(當天日數+3)÷6, 8-9月(當天日數+4)÷6 10-11月(當天日數+5)÷6

當今在偉大的變革中,歷改也不例外,給在歷改中的先烈未競事業畫個句話。我們應給後人壹個交代。

公歷中的星期制紀日方法,7日為壹周。其實與天象無關。星期周是人與人相約日期叫禮拜。將星期周附設在天象日歷日期表上,日歷日期表每年固定的365-366天,年年如此。

7日周的7不可與366整除。每年7日周余日1-2天。為了反映7日的星期周號碼。原先的日歷只好每年重印。日歷日期不變星期號碼變。7日周亦要以天象日歷366日為準繩,科學處理適當調整才是。

“地星”回歸年日歷,將星期7日周更為6日周,成為(365-366)/61個星期周。

星期是天象“地星”回歸年的 61分之壹周。

6日周的天象歷有4個歷次:年歷、分歷、周歷、日歷。

(星期周附有星期號碼心算表)倘若有些國家堅持7日周,這裏也設計出7日周“地星”日歷年歷表。

星期壹——星期日心算方法
當天數加月代數的和除以6得到的余數,即為所求星期日數
12-1月 (當天日數+0)÷6 2-3月 (當天日數+1)÷6
4-5月 (當天日數+2)÷6 6-7月 (當天日數+3)÷6
8-9月 (當天日數+4)÷6 10-11月 (當天日數+5)÷6

地星日歷完全是“真”的,它是由“地星”繞日運行的歷程來設計的。

地星年歷雙重回歸始終點非常 “準確”。

地星日歷置閏精度非常嚴謹。地星日歷方案的編制思路鮮明有軌可尋。

地星日歷的第十壹分歷(日歷)的31天非常科學。閏年與平年之分,大分歷與小分歷之分,星期日與星期五之分壹目了然。

本方案閏年這壹天的精確安排在年歷方案中是無與倫比的。

地星日歷出臺是天文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最後祝願“地星運動日歷”在歷改中遙遙領先!  

完稿日期 壹九九六年六月

地球歷年歷表(七日周)方案

原地球歷星期6日周方案已定,今另編壹種7日周方案,為考慮支委會國家而編制的。

6日周比7日周科學,6日周是天象歷中在365-366天中唯壹能被6整除的最完美的方案,7日周人為附寫在天象地球歷法中的星期牌,它可在日歷面上顯示出星期幾。

壹月大 立春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雨水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二月小 驚蟄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春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三月大 清明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谷雨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四月小 立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小滿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五月大 芒種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夏至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六月小 小暑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大暑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七月大 立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處暑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八月小 白露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秋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九月大 寒露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霜降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十月小 立冬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小雪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十壹月大小 大雪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冬至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十二月小 小寒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大寒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休息

註:平年十壹月小30 天,閏年十壹月大31天,7日星期周只能說它附行天象日歷,因7不能與365-366成倍數,而歷法的日序不能錯亂,星期7日周更不能重於歷法,改歷不改周可說是違背歷改的!

365.2422日是天象準則,7日周屬於人為指定的,其中矛盾重重,只有周順歷才行。用7日周每年出現多1-2天,辦法是每年最後壹天可作為年終休息日,逢閏年時這天閏年休息日。

7日周星期天數心算要領
當天日數加各月代數的 除以7,若能整除的,為星期日,有余數的,此余數為該日的星期日數,不能除的,該數了為該日的星期日數。

現將各月該加的代數列表對之。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當日號數後該加的數 0 3 5 1 3 6 1 4 6 2 4 6

地星歷與公歷銜接法
天象日歷是地星三種運動的反映。

根據地星回歸年長度以 365.2422日為壹年,設計了地星運動日歷。

為公歷改革、革除原公歷的法則改掉公歷的錯名。

地星日歷年首1月1日是原公歷的2月4日。

地公兩歷的年首前後相差35 天。

年歷變更那壹年365天加35 天等於400天。

這35天應向全世界宣布為銜接月。

當年公歷12月22日那天,預頒該日改為11月16日,其中35天是增加進去的。

從11月16日至12月31日(45天),就是當年最終零點。

由此頒布宣告地星運動歷誕生新紀元。新紀元應接在2001年元旦的零點。

交接在2000年的大數,齊數是為了給後人記載事物前後分明的方便。

若年數有十年或二十年亦要接在 2000年,說明時間不會為此而錯亂。

本人按天文天象準則,當日零點來定位,憑日、地、月三星球體運行成壹直線時所謂朔望線,取十五或十六日這條朔望線而定,早上的零點應設在赤道00,東經750定為東西經00,早上零點是在馬爾代夫吉隆坡附近的馬累。

真正的三零地區。應設在東西經 00,南北緯00的交點之處。就是當日零點,故稱三零地區。


引用:http://bbs.bjp.org.cn/html/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flattopic_id=10342&forum=9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違反發文格式規定。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3:53 , Processed in 0.85936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