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卷七 大小府門 泄瀉25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2 00:44: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氏醫通 卷七 大小府門 泄瀉254

 

 

或時有血。

 

午後仍便結糞。

 

能食善飲,此是酒積作瀉。

 

二陳加炮薑、酒炒川連、紅曲。

 

陳酒曲糊丸。

 

烏梅湯下。

 

有血。

 

去半夏加麝少許。

 

晨夕各一服。

 

日間無事。

 

將晡腹膨。

 

一夜腸鳴不得寬泰。

 

次早洞泄,此名頓瀉。

 

是脾虛濕盛也。

 

胃苓東加木香、砂仁。

 

虛者,理苓東加木香。

 

氣泄。

 

腸鳴失氣。

 

胸膈痞悶。

 

腹急而痛。

 

瀉則腹下稍安。

 

須臾又急,亦有腹急氣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滯。

 

氣不流轉。

 

水穀不分所致。

 

木香調氣散。

 

水漬入胃。

 

名為溢飲滑泄。

 

渴能飲水。

 

水下復泄。

 

泄而大渴。

 

茯苓甘草湯。

 

五苓散。

 

並灸大椎三五壯立已。

 

乃督脈之病也。

 

泄而口渴引飲。

 

小便短澀。

 

此為津液內亡。

 

錢氏白朮散。

 

腎水不足之人患泄,或過服分利之劑而渴者。

 

加減八味丸。

 

失治。

 

必致小便不利。

 

水腫脹滿等証成矣!凡大便泄。

 

服理中湯。

 

小便不利。

 

大便反泄。

 

不知氣化之故。

 

本肺不傳化。

 

以純熱之藥治之。

 

是以轉泄。

 

少服則不止。

 

多服則愈。

 

熱所以不分。

 

五苓散加人參、炙甘草。

 

名春澤湯。

 

經云: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瀉而腹熱。

 

脈滑堅者。

 

屬實。

 

當與消導。

 

不應。

 

是食積發熱也。

 

加香連。

 

更不應。

 

加大黃微下之。

 

瀉而經年不止者,屬寒積。

 

備急丸神效。

 

泄瀉惡心欲吐,或水土不伏,或感山嵐瘴氣而瀉。

 

藿香正氣散。

 

脾胃虛弱。

 

內挾風冷。

 

泄瀉注下。

 

水穀不化。

 

臍下 痛。

 

腹中雷鳴。

 

乃積寒久利。

 

腸滑不禁。

 

木香散。

 

若藥與食入口即瀉下者。

 

名直腸瀉,難治。

 

本方加人參、白朮。

 

用伏龍肝湯煎服。

 

憂思太過。

 

脾氣結而不能升舉。

 

陷入下焦而成泄瀉者。

 

逍遙散去歸加升麻、木香,或越鞠、枳朮相和服。

 

不應,用補中益氣加木香。

 

久瀉穀道不合,或脫肛。

 

乃元氣下陷。

 

大腸不行收令而然。

 

補中益氣加訶子、肉果、五味。

 

烏梅肉為丸,或四君子加防風、升麻。

 

老人消運不及,而膨脹作瀉。

 

九味資生丸加木香。

 

善飲者。

 

加澤瀉、肉桂。

 

凡瀉多因於濕。

 

分利小水為上。

 

若老人氣虛下陷。

 

又宜風藥以勝之,如補中益氣加羌、防之類,或升陽除濕湯升舉脾胃。

 

所謂下者舉之。

 

濕寒之勝。

 

以風平之是也。

 

大瀉氣脫而不知人。

 

口眼俱閉。

 

呼吸欲絕。

 

急灸氣海穴。

 

大進參、附輩溫補之。

 

稍遲即不可救。

 

五更瀉。

 

是腎虛失其閉藏之職也。

 

經曰:腎司開闔。

 

腎開竅於二陰。

 

可見腎不但治小便,而大便之開闔,皆腎操權也。

 

今腎既衰,則命門之火熄而水獨治,故令人水瀉不止,其瀉每在五更。

 

天將明時,必洞泄二三次。

 

以腎旺於亥子五更之時,故特甚也。

 

惟八味丸以補其陰,則腎中之水火既濟,而開闔之權得宜。

 

況命門之火旺,則能生土,而脾亦強矣!有用六味丸加沉香、砂仁。

 

以山藥末打糊。

 

代蜜為丸。

 

以攝火歸源而愈者。

 

有用六味丸加遠志、益智。

 

兼調脾腎而愈者。

 

有用六味丸七分。

 

雜二神丸三分。

 

服之而愈者。

 

有用五味子煎湯送四神丸者。

 

有用二神丸加五味子、山茱萸、肉桂、茴香。

 

陳米飲糊為丸服者,亦有屬酒積食積者。

 

蓋一日進取之物。

 

至此時皆下大府而急奔也。

 

但食積之瀉,其腹必脹滿。

 

瀉後則頓減。

 

瀉下皆是稀糞。

 

酒積瀉下。

 

都是稀沫,或有兼血積者。

 

與腎瀉之純清水液。

 

迥乎不同也。

 

審系何積,即以何積治之。

 

石頑曰:泄瀉諸治法頗詳。

 

何獨不及虛損之泄瀉也。

 

蓋腎臟真陰虛,則火邪勝。

 

火邪上升,必傷肺而為咳逆。

 

真陽虛則水邪勝。

 

水氣內溢,必漬脾而為泄瀉。

 

既嗽且泄。

 

上下俱病先後天之氣並傷,故虛損關捩。

 

全系乎此。

 

余嘗用理中丸加五味子以治下泄。

 

異功散加細辛以治上咳。

 

每每獲效。

 

若服之作脹發熱者。

 

終難挽回。

 

不可以其咳瀉俱緩。

 

輕許其治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11:27 , Processed in 0.10643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