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5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卷六 諸風門 癘風229】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2 00:3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氏醫通 卷六 諸風門 癘風229

 

 

雞子清調搽。

 

鵝掌風。

 

用核桃殼、鴿糞。

 

煎湯頻洗效。

 

又方。

 

用生桐油塗指上。

 

以蘄艾燒煙熏之。

 

七日不可下水效。

 

癘瘍砭刺一法。

 

子和謂一汗抵千針。

 

蓋以砭血不如發汗之周遍也。

 

然奪汗者無血。

 

奪血者無汗。

 

二者一律。

 

若惡血凝滯肌表經絡者,宜刺宜汗。

 

汗用一味浮萍。

 

曝乾為末。

 

每服三錢。

 

以黑豆淋酒。

 

食遠臨臥調服。

 

溫覆取汗。

 

禁食動風發毒之物。

 

強者。

 

連日服之。

 

元氣稍弱者。

 

須服一日。

 

間二三日。

 

與地黃丸間服。

 

以病退七八為度。

 

癘風初起。

 

麻木不仁。

 

用萬靈丹汗之。

 

以散凝滯風毒,此與豆淋酒下浮萍之意不殊也。

 

惡血蘊結於臟。

 

非蕩滌其內則不能瘥。

 

若毒在外者。

 

非砭刺遍身患處及兩臂腰尻。

 

兩手足指縫及委中。

 

各出血,其毒必不能散。

 

若表裡俱受毒者。

 

非外砭內泄,其毒決不能退,如有寒熱頭疼等証。

 

當須大補氣血。

 

服輕粉之劑。

 

若腹痛去後。

 

兼有膿穢之物。

 

不可用藥止之。

 

若口舌腫痛。

 

穢水時流作渴。

 

發熱喜冷,此為上焦熱毒。

 

瀉黃散。

 

若寒熱往來。

 

小柴胡加知母。

 

若口縫出血。

 

發熱而大便秘結,此為熱毒內淫。

 

黃連解毒東加犀角、連翹。

 

若大便調和。

 

犀角地黃湯。

 

若癘風氣。

 

下焦腳弱,或腠理開汗大泄者。

 

越婢加朮湯。

 

若穢水雖盡。

 

口舌不愈,或發熱大渴而不能飲冷,此為虛熱也。

 

七味白朮散。

 

丹方。

 

治癘風赤腫。

 

屬血病者。

 

以鯪鯉甲。

 

隨患先起處。

 

取甲塗生漆於裡面。

 

砂內炙脆為末。

 

清晨陳酒調服七八分。

 

三服效。

 

七日愈。

 

隨處取甲治之。

 

薛立齋曰:癘風多由勞傷氣血。

 

腠理不密,或醉後房勞沐浴,或登山涉水。

 

外邪所乘衛。

 

氣相搏。

 

濕熱相並。

 

血隨火化而致。

 

眉毛先落者。

 

毒在肺。

 

面發紫泡者。

 

毒在肝。

 

腳底先痛或穿者。

 

毒在腎。

 

遍身如癬者。

 

毒在脾。

 

目先損者。

 

毒在心,此五臟受病之重者也。

 

一曰皮死麻木不仁。

 

二曰肉死針刺不痛。

 

三曰血死爛潰。

 

四曰筋死指脫。

 

五曰骨死鼻柱壞,此五臟受傷不可治也。

 

大抵風自頭面起者為順。

 

自足心起者為逆。

 

若聲啞目盲。

 

尤為難治。

 

治當辨本証兼証變証類証。

 

陰陽虛實而斟酌焉。

 

若妄投燥熱之劑。

 

膿水淋漓,而肝血愈燥。

 

風熱愈熾。

 

腎水愈枯。

 

相火愈旺。

 

反為壞証矣!口 目斜。

 

若手足牽搐,或眉棱癢動,或面發紫泡,或成塊。

 

屬肝經血虛風熱。

 

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以生肝血。

 

滋腎水。

 

若寒熱往來,或耳聾脅痛。

 

屬肝木熾盛。

 

用柴胡四物湯以清肝火。

 

生肝血。

 

若筋攣骨痛,不能動履。

 

用六味丸、補中益氣以滋化源。

 

身上虛癢,此血不營於腠理。

 

所以癢也。

 

四物加酒芩煎服。

 

調紫背浮萍末。

 

癢甚。

 

加荊芥、蟬蛻。

 

夏秋濕熱行令。

 

若飲食不甘。

 

頭目眩暈。

 

遍體酸軟,而兩腿麻木。

 

口乾自汗。

 

氣促身熱。

 

小便黃數。

 

大便稀溏。

 

濕熱傷元氣也。

 

清燥湯。

 

身起疙瘩。

 

搔破膿水淋漓。

 

若寒熱往來者。

 

肝經氣血虛而有火也。

 

加味逍遙散。

 

若肌腠搔如帛隔者。

 

氣血不能外營也。

 

人參養胃湯。

 

若面部搔之麻癢者。

 

氣血不能上營也。

 

補中益氣湯。

 

口舌生瘡,或咽喉作痛,或飲食喜冷。

 

大便秘結者。

 

實熱也。

 

四順清涼飲。

 

肌熱惡熱。

 

煩渴引飲者。

 

血虛也。

 

當歸補血湯。

 

牙齒作痛,或牙齦潰爛。

 

若喜寒惡熱。

 

屬胃火。

 

清胃散為主。

 

舌赤裂。

 

作渴引飲,或小便頻數。

 

不時發熱,或熱無定處,或足心熱起者,乃腎水乾枯。

 

心火亢盛。

 

用加減八味丸。

 

若誤用寒涼,必變虛寒而死。

 

〔診〕脈兩寸浮而緊。

 

浮而洪。

 

陽脈浮弦。

 

陰脈實大。

 

浮緩者易治。

 

洪大而數,或沉實者難愈。

 

脈沉而病在上。

 

脈浮而病在下,及無汗者,皆為不治之証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17: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