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卷一 中風門 中風(類中匯入)06】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1 15:3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氏醫通 卷一 中風門 中風(類中匯入)06

 

丹溪云:人有氣虛,有血虛,有濕痰。

 

左手脈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

 

四物加薑汁、竹瀝。

 

右手脈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

 

四君子佐薑汁、竹瀝,如氣血兩虛而挾痰盛者,二陳加星、半、竹瀝、薑汁之類。

 

觀丹溪之論。

 

平正通達。

 

人盛宗之。

 

但持此以治。

 

多不效,或少延而久必斃者。

 

何也?蓋半身風廢。

 

須察脈辨証。

 

兼痰兼熱為是。

 

乃指左為血病。

 

右為氣病。

 

教人如此認証。

 

內經則無此說也。

 

左半雖血為主。

 

非氣以統之則不流。

 

右半雖氣為主。

 

非血以麗之則易散,故肝膽居左,其氣常行於右。

 

脾臟居右,其氣常行於左。

 

往來灌注。

 

周流不息。

 

豈可執著哉。

 

凡治一偏之病。

 

法宜從陰引陽。

 

從陽引陰。

 

從左引右。

 

從右引左。

 

盍觀樹木之偏枯者。

 

將溉枯者乎。

 

抑灌其未枯者使之榮茂,而因以條暢其枯者乎。

 

至若一味攻擊其風痰死血。

 

是相引喪亡而已。

 

喻嘉言曰:河間指火為訓。

 

是火召風入。

 

火為本。

 

風為標矣!東垣指氣為訓。

 

是氣召風入。

 

氣為本。

 

風為標矣!丹溪指痰為訓。

 

是痰召風入。

 

痰為本。

 

風為標矣!然一人之身。

 

每多兼三者而有之。

 

曷不曰陽虛邪害空竅為本,而風從外入者,必挾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氣或痰而為標耶。

 

治法。

 

風邪從外入者,必驅之使外出。

 

然挾虛者。

 

非補虛則風不出。

 

挾火者。

 

非清熱則風不出。

 

挾氣者。

 

非開鬱則風不出。

 

挾濕者。

 

非導濕則風不出。

 

挾痰者。

 

非豁痰則風不出。

 

王安道謂審其為風,則從內經。

 

審其為火為氣為痰,則從三子。

 

徒較量於彼此之間。

 

得非拘泥而執一耶。

 

王節齋曰:古人論中風偏枯麻木酸痛不舉諸証。

 

以血虛亡血痰飲為言。

 

是論其致病之根源。

 

至於得病,則必有所感觸,或因六淫七情。

 

遂成此病,此血與痰為本,而外邪為標,其病中於皮膚血脈經絡肌肉筋骨之間,而未入臟腑,故邪在皮膚肌肉,則不知痛癢。

 

麻木不仁,如有物一重貼於其上,或如蟲蟻游行,或洒洒振寒,或腫脹,或自汗。

 

遇熱則或癢。

 

遇陰寒則沉重酸痛。

 

邪入血脈筋絡,則手足指掌肩背腰膝重硬不遂。

 

難於屈伸舉動,或走注疼痛,皆外自皮毛以至筋骨之病。

 

凡脈所經所絡。

 

筋所會所結。

 

血氣津液所行之處,皆凝滯鬱遏,不得流通而致然也,亦何必一一強度某病屬某經。

 

某病屬某臟而雜治之哉。

 

薛立齋云:邪在氣。

 

氣為是動。

 

邪在血。

 

血為所生病。

 

經云:陽之氣。

 

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此非外來風邪。

 

乃本氣自病也,故諸方多言皆由氣虛體弱。

 

營衛失調。

 

腠理不密。

 

邪氣乘虛而入。

 

然左半體者。

 

肝腎所居之地。

 

肝主筋。

 

腎主骨。

 

肝藏血。

 

腎藏精。

 

精血枯槁,不能滋養,故筋骨偏廢而不用也。

 

風病多因熱甚。

 

惟其血熱,故風寒之氣一襲之,則外寒束內熱而為痛,故有治風先治血。

 

血行風自滅之語,其真中風者,當辨其中臟中腑而治之。

 

眼瞀者中於肝經。

 

舌不能言者中於心經。

 

唇緩便秘者中於脾經。

 

鼻塞者中於肺經。

 

耳聾者中於腎經,此五者病深。

 

多為難治。

 

然五臟雖中風邪,皆其經絡受病。

 

若傷其真臟。

 

百無一生矣!中血脈者,外無六經之形証。

 

內無便溺之阻隔。

 

肢不能舉。

 

口不能言。

 

中腑者,多兼中臟,如左關脈浮弦。

 

面目青。

 

左脅偏痛。

 

筋脈拘急。

 

目 頭眩。

 

手足不收。

 

坐踞不得,此中膽兼中肝也,如左寸脈浮洪。

 

面赤汗多惡風。

 

心神顛倒。

 

語言謇澀。

 

舌強口乾。

 

忪悸恍惚,此中小腸兼中心也,如右關脈浮緩或浮大。

 

面唇黃。

 

汗多惡風。

 

口 語澀。

 

身重怠惰嗜臥。

 

肌膚不仁。

 

皮肉 動。

 

腹脹不食,此中胃兼中脾也,如右寸脈浮澀而短。

 

鼻流清涕。

 

多喘。

 

胸中冒悶短氣。

 

自汗聲嘶。

 

四肢痿弱,此中大腸兼中肺也,如左尺脈浮滑。

 

面目黧黑。

 

腰脊痛引小腹,不能俯仰。

 

兩耳虛鳴。

 

骨節疼痛。

 

足痿善恐,此中膀胱兼中腎也。

 

議其臟腑經脈之病。

 

可因人隨証而施。

 

不必拘其方藥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10:57 , Processed in 0.26563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