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1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濟陰綱目-產後門上-腳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1 14:5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濟陰綱目-產後門上-腳氣

 

第一節,論產後調理法大全云:凡生產畢,飲熱童便一盞,不得便臥,宜閉目少坐,須臾上床,宜仰臥,不宜側臥宜豎膝,未可伸足,高倚床頭,厚鋪裀褥,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致賊風,及以醋塗鼻,或用醋炭,及燒漆器,更以手從心?幹至臍下,使惡露不滯,如此三日,以防血暈血逆。

 

不問腹痛不痛,有病無病,以童便和酒半盞,溫服五七服,酒雖行血,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且能昏暈,宜頻食白粥少許,一月之後,宜食羊肉豬蹄少許,仍慎言語,七情寒暑,梳頭洗足,以百日為度。

 

若氣血素弱者,不計日月,否則患手足腰腿痠痛等證,名曰:蓐勞,最難治療。

 

初產時,不可問是男是女,恐因言語而泄氣,或以愛憎而動氣,皆能致病。

 

{喫緊語。
}

 

皆不可獨宿,恐致虛驚,不可刮舌,恐傷心氣,不可刷齒,恐致血逆,須血氣平復,方可治事,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嶽,可不戒哉。

 

(陳藏器云:漬苧汁與產婦服之,將苧麻與產婦枕之,止血暈,產婦腹痛,以苧安腹上則止。
)

 

產婦將息如法,臟腑調和,庶無諸疾苦,須先服黑神散四物湯四順理中丸七寶散。

 

若壯熱頭痛,此乳脈將行,用玉露散。

 

頭目不清,是血暈,用清魂散。

 

粥食不美,是胃氣虛,用四順理中丸。

 

{新產切實治法須熱之。
}

 

第二節,論產後大補血氣為主丹溪曰:產後當大補血氣為主,雖有雜證,以末治之。

 

產後補虛,用參朮黃耆陳皮歸身尾川芎炙草,如發熱,輕則加茯苓淡滲之,其熱自除,重則加乾薑。

 

凡產後有病,先固氣血。

 

產後一切病,多是血虛,皆不可發表。

 

新產後不可用芍藥,以其酸寒能伐生發之氣故也。

 

{產後雖當大補亦宜審惡露有無內傷外感虛實何如,庶為合理熱輕用淡滲人所易忽,卻最妙。
}

 

大抵胎前毋滯,產後毋虛。

 

{法言} 第三節,論產後服熱藥之誤丹溪曰:或問新產之婦,好血已虧,污血或留,彼黑神散非要藥乎?答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理之常也。

 

初產之婦,好血未必虧,污血未必積,臟腑未必寒,何以藥為? 飲食起居,勤加調護,何病之有?誠有污血,體怯而寒,與之數帖,亦自簡便,或有他病,當求病起何因,病在何經,氣病治氣,血病治血,何用拘執此方,例令服餌,設有性急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夏月坐蓐者,時在火令,薑桂皆為禁藥。

 

{此論出局方發揮其血病治血,以下尚有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凝者行之,虛者補之,血多者止之,五句似不可少姑議之以便採擇。
}

 

 至於將護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先哲具在訓戒,胡為以羊雞濃汁作糜,而又常服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是補劑,並是偏熱,臟腑無寒,何處消受。

 

若夫兒之初生,母腹頓寬,便啖雞子,且喫火鹽,不思雞子難化,火鹽發熱展轉生證,不知所因,率爾用藥,寧不誤人。

 

予每見產婦之無疾者,必教之以卻去黑神散,與夫雞子火鹽諸品肉食,且與白粥將理,間以些少石首鯗,煮令甘澹食之,半月後方與少肉。

 

若雞子亦須豁開澹煮,大能養胃卻疾,彼富貴之家,驕恣之婦,卒有白帶頭風,氣痛膈築,痰逆口乾,經事不調,髮禿體熱等證,皆是陽盛陰虛之病。

 

天生血氣,本自和平,盛曰:虛又烏知非此等謬妄有以兆之耶。

 

第四節,論新產三病仲景云:問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 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

 

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

 

亡津胃燥,故大便難。

 

(產婦鬱冒,即今世所謂血暈也。
)

 

{讀此則知痙症亦有外來,不可專主氣血不足而驟用補劑反致不救也。
}

 

第五節,產後諸忌千金云:凡產後滿百日,乃可會合,不爾,至死虛羸,百疾滋長,慎之。

 

凡婦人患風氣,臍下虛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

 

{至言} 產後七日內,惡血未盡,不可服湯。

 

候臍下塊散,乃進羊肉湯,有痛甚切者,不在此例。

 

候兩三日消息,可服澤蘭丸,此至滿月,丸藥盡為佳,不爾,虛損不可平復也。

 

至極消瘦,不可救者,服五石澤蘭丸補之,服法必七日之外,不得早服也。

 

{不可服湯謂不可服補氣之劑,故羊肉湯亦俟塊散後服。
}

 

凡婦人因暑月產乳,取涼太多,得風冷,腹中積聚,百疾競起,迄至於死,百方療不能差,桃仁煎主之,出蓐後服之。

 

婦人總令無病,每至秋冬,須服一二劑,以至年內常將服之佳。

 

第六節,脈法脈經云:診婦人生產之後,寸口脈洪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

 

婦人新生乳子,脈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

 

{不調字並附骨不絕字重看。
}

 

丹溪曰:產前脈細小,產後脈洪大者,多死。

 

{洪數中得胃氣者亦生堅強者死,亦須審原稟脈何如乃當知。
}

 

又曰:產前脈當洪數,既產而洪數如故者,多主死。

 

(此亦大慨言之,今見產後,豈無脈洪數而生者。
)

 

第七節,胞衣不下大全云:夫有產兒出,胞衣不落者,世謂之息胞,由產初時用力,比產兒出,而體已疲憊,不復能用力,產胞經停之間,而外冷乘之,則血道澀,故胞之不出,須急以方藥救治,不妨害於兒,所奈者,胞繫連兒臍,胞不出,即不得以時斷臍浴洗,冷氣傷兒,則成病也。

 

舊法胞衣不出,恐損兒者,依法截臍而已,產處須順四時方向,并避五行禁忌,若有觸犯,多令產婦難產。

 

郭稽中論曰:胎衣不下者何? 答曰:「母生子訖,流血入衣中,衣為血所脹,故不得下,治之稍緩脹滿腹中,以次上衝心胸,疼痛喘急者難治,但服奪命丹,以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脹消,眙衣自下,牛膝湯亦效。

 

薛氏曰:有因惡露入衣,脹而不能出;有因元氣虧損,而不能送出,其惡露流衣中者,腹中倀痛,用奪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緩則不救:其元氣不能送者,腹中不脹痛,用保生無憂散,以補固元氣,或用萆麻子肉一兩,細研成膏,塗母右足心,衣下即洗去,緩則腸亦出。

 

如腸不上,仍用此膏塗腦頂,則腸自入,益母丸亦效。

 

{分別有餘不足。
}

 

 {萆麻法少驗。
}

 

 (驗案) 家人婦胎衣不落,胸腹脹痛,手不敢近,此瘀血為患,用熱酒下失笑散一劑,惡露胎衣並下。

 

一產婦胎衣不出,腹不脹痛,手按之痛稍緩,此是氣虛,而不能送出,用無憂散而下,前證余詢諸穩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產婦頭髮入口作嘔,胎衣自出,其不出者,必死,授與前法甚效。

 

{作嘔者為借力出也設不能出徒傷氣血。
}

 

一產婦產後面赤,五心煩熱,敗血入胞,胞衣不下,有冷汗,思但去其敗血,共衣自下,遂用黑豆二合炒透,然後燒紅鐵秤鎚同豆淬酒,將豆淋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從血而出,餘證盡平。

 

{此方最佳。
}

 

 (方劑) 奪命丹,治胞衣不下,蓋兒之初生,惡血流入衣中,為血所脹塞,故不得下,須臾沖上逼心即死,急服此藥。

 

黑附子[炮五錢],丹皮[一兩],乾漆[炒煙盡二錢五分],{此郭稽中方配制有神。
}

 

上為細末,用米醋一升,大黃末一兩,同煮成膏,和前藥為丸,如桐子丑A 每服五七丸,溫酒下。

 

奪命丸,治胞衣不下,並治胎死。

 

牡丹皮,桃仁,茯苓,赤芍,桂心[各等分],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醋湯化下,或蔥白煎濃湯下,尤妙,連進兩丸,死胎腐爛立出。

 

牛膝湯,治胞衣不出,臍腹堅脹,急痛即殺人,服此藥胞即爛下,死胎亦下。

 

牛膝,瞿麥[各四兩],當歸尾,通草[各六兩],滑石[八兩],葵子[五兩],一方有桂心二兩。

 

上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牛膝散,治胞衣不出,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下,緩則不救。

 

牛膝,川芎,朴硝,蒲黃[各七錢半],當歸[一兩五錢],桂心[五錢],上剉,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生地黃一錢,水煎服。

 

加桂芎歸湯,有胎衣不下,因產母元氣虛薄者,以此溫之自下。

 

{至當之極妙在官桂四錢。
}

 

川芎,當歸[各二錢],官桂[四錢],上剉一服,水煎服。

 

黑龍丹,治難產及胞衣不下,血迷血暈,不省人事,一切危急惡證垂死者,但灌藥得下,無不全活。

 

{鍛法丸法服法俱奇妙。
}

 

當歸,五靈脂,川芎,良薑,熟地黃[各二兩剉炒,入砂鍋內,紙筋鹽泥固濟,火煆過],百草霜[一兩],硫黃,乳香[各二兩],琥珀,花蕊石[各一錢],上為細末,醋糊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二丸,炭火煆紅,投入生薑自然汁浸碎,以童便合酒調灌下。

 

花蕊石散,治產後敗血不盡,血迷血暈,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頭煖者,急用一錢,化下即出,其效如神。

 

花蕊石[一斤],上色硫黃[四兩各研細],上和勻,先用紙泥封固瓦罐一箇,入二藥,仍封固陰乾,如急用以火籠內炙乾,用炭火煆赤去火,次日取出研細,每服一錢,童便熱酒下。

 

一方,治胞衣不出。

 

牛膝[一兩],葵子[一合],上剉,以水一升,煮半升,去渣,分二服。

 

千金備急丸,治產後惡血衝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塊。

 

錦紋大黃一兩為細末,用釅醋半升,同煎如膏,丸如桐子大,溫醋湯下五丸或七丸,須臾惡下,即愈。

 

胡氏法,治產後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件,最為要緊。

 

若鄉居藥局遠者,倉卒無之,今有一妙法,產訖胞衣不下,稍久則血流胞中,為血所脹,上衝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篤,若有此證,宜急斷臍帶,以小物繫帶,必用力牢固繫之,然後截斷,使其子血脈不潮入胞中,胞衣自當痿縮而下,縱淹延數日,亦不害人,屢驗。

 

治胞衣不下雜方五靈脂為細未,溫酒調下二錢。

 

一方取小麥合小豆煮濃汁,飲之立出。

 

一方皂角刺燒為末,溫酒調下一錢。

 

一方蛇退燒為細末,酒下二錢。

 

一方黑豆一合炒熟,入醋一盞,煎三五沸,去豆分三服,酒煮亦可。

 

一方取灶內黃土一寸,研細,醋調勻,納于臍中,續煎甘草湯三四合服之出。

 

一方墨三寸,為末,酒服。

 

一方生地黃汁一升,苦酒三合,煖服之。

 

一方灶突墨三指撮許,以水苦酒調服,立出。

 

一方雞子一枚,苦酒一合,和飲之。

 

一方生男吞小豆七枚,生女吞十匹枚即出。

 

一方浸苧水濃煮,飲三碗立下。

 

一方取產母鞋底炙熱,熨大小腹上下二七次。

 

一方取初洗兒腸,服下一盞,勿令產母知。

 

一方瓜蔞實一個,取子研細,用酒童便各半盞相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如無實根亦得一方紅花一兩,酒煮濃汁服。

 

一方以鹿角鎊為屑,研細三分,煮蔥白湯調下。

 

一方凡欲產時,必先脫常所看衣以籠灶,胞衣自下,仍易產。

 

一方取夫單衣蓋井上,立出。

 

第八節,血暈[厥逆附] 大全云:產後血暈者,由敗血流入肝經,以致眼黑頭旋,不能起坐,甚至昏悶,不省人事,謂之血暈,以細酒調黑神散最佳,若作暗風中風治之,誤矣。

 

血熱乘虛逆上湊心,以致昏迷不省,氣閉欲絕者,服童便最妙。

 

{一條缺用心使力過多作暈治法大都以清心涼血補益為主,如後保命集方用童便,或麥門烏梅之類皆可,而薛氏用補中益氣者為勞力也,若用心則硃砂安神丸亦妙,或疑內有黃連于產後不宜則存乎用者。
}

 

然其由有三,有用心使力過多而暈者,有下血過多而暈者,有下血少而暈者,其暈雖同,治之則異,當審詳之。

 

下血多而暈者,昏而煩亂而已,當以補血清心藥。

 

下血少而暈者,乃惡露不下,上搶於心,心下滿急,神昏口噤,絕不知人,當以破血行血藥。

 

古法云:產婦分娩訖,預將秤錘或黃石子,硬炭燒令通赤,置器中,急于床前以醋沃之,得醋氣可除血暈,產後一月內,時作為妙。

 

{醋解法收其神水解法清其熱燒乾漆者散其血迷於上也俱妙。
}

 

崔氏云:凡暈者,皆是虛熱,血氣奔送,腹中空虛所致。

 

欲分娩者,第一須先取釅醋,以塗口鼻,仍罝醋于傍,使聞其氣,兼細細飲之,此為上法。

 

如覺暈,即以醋噀面,甦來即飲醋,仍少與解之。

 

(一云:仍少與水解之) 一法燒乾漆,令煙濃熏產母面,即醒。

 

(如無乾漆,取舊漆器火燒煙熏,亦妙。
)

 

郭稽中曰:產後血暈者何? 答曰:「產後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跟前生花,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醫者不識,呼為暗風,若作此治,證必難愈,但服清魂散即省。

 

薛氏曰:產後元氣虧損,惡露乘虛上攻,眼花頭暈,或心下滿悶,神昏口噤,或痰壅盛者,急用失笑散主之。

 

若血下多而暈,或神昏煩亂者,大劑芎歸湯補之,或芸苔子散,或童子小便,有痰加二陳湯。

 

若因勞心力而致者,宜補中益氣湯加香附。

 

若因氣血虛極,不省人事,用清魂散,惟以芎歸湯,及大補氣血之劑。

 

凡產可用醋漆器熏,或用半夏末,冷水和丸,入鼻孔中,並無前患。

 

丹溪先生云:,血暈因氣血俱虛,痰火泛上,宜以二陳導痰,或加減硃砂安神丸,以麥門冬湯下亦可。

 

大凡產後口眼喎斜等證,當大補氣血為主,而兼以治痰。

 

若脾胃虛而不能固者,用六君子湯,至五個月,當服安胎飲,至八九個月,再加大腹皮黃楊腦,如臨產時,更宜服保生無憂散,自無前患。

 

{保生無憂散見前臨月東胎方上。
}

 

 (驗案) 家人婦產後,小腹作痛,忽牙關緊急,灌以失笑散,良久而甦,又用四物加炮薑白朮陳皮而愈。

 

一產婦因產飲酒,惡露甚多,患血暈,口出酒氣,此血得酒熱而妄行,虛而作暈也以佛手散加乾葛二錢,一劑而痊,酒性慓悍,入月及產後不宜飲,恐致前證,產室人眾喧嚷氣熱,亦致此證。

 

{產婦不宜飲酒。
}

 

奉化陸嚴治新昌徐氏婦病,產後暴死,但胸膈微熱,陸診之曰:「此血悶也」。

 

用紅花數十斤,以大鍋煮之,侯湯沸,以木桶盛之,將病者寢其上熏之,湯氣微,復加之,有頃,婦人指動,半日遂甦,此與許胤宗治王太后之意同。

 

仲景云: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大便堅,嘔不能食也,小柴胡湯主之。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今按鬱冒,即暈也。

 

觀此則產後血暈,有汗下和解三法,當分表裏虛實,精而別之。

 

(方劑) 清魂散,產後血暈者,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跟前生花,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宜先取乾漆,或漆器燒煙,鼻中熏之,頻置醋炭房內,次進此藥即醒。

 

澤蘭葉,人參[各二錢半],川芎[半兩],荊介穗[一兩],甘草[二錢],上為細未,每服二錢,用溫酒熱湯各半盞,或入童便調急灌之,下咽,眼即開,氣定即醒。

 

芎歸湯,治產後去血過多,昏暈不醒。

 

芎藭,當歸[去蘆酒洗焙各等分],上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08:4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