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木部白茯苓】
白茯苓
生於古松之下,感土木之氣而成,故味甘淡,性平,無毒。
入手足少陰、手太陽、足太陰、陽明經、陽中之陰也。
甘能補中,淡能利竅,故為滲濕扶脾、解熱散結、利水補中之要藥。
專入脾腎功多。
如入補脾藥中,宜不制者,方得淡滲之功,若入補陰藥中,宜人乳拌晒,以減淡滲之勢。
茯神抱木而生,有依守之義,故專入心經,為安種益智健忘卻驚之需,其心木名黃松節,治傷風口眼歪斜,毒風筋攣不語,凡神驚掣,虛而健忘,其所主與伏神大同小異耳。
白茯苓,主胸脅逆氣,腹中痰水,憂恚驚恐,寒熱煩滿,心下結痛,咳逆舌乾,水腫淋結,五勞七傷,安胎氣暖腰膝,生津液健脾驅痰火,益肺利血,滲濕安魂,卻驚開胃濃腸,上以滲脾肺之濕,下以伐肝腎之邪,故為利水燥濕之要藥。
入四君,則佐參術以滲脾家之濕。
入六味,則使澤瀉以行腎邪之余。
赤入心脾小腸,專功瀉熱利水。
白者兼補,赤者專瀉。
白者入壬癸,赤者之丙丁。
茯神專補心經,主恍惚驚悸,恚怒健忘,辟不詳開心智,安魂魄養精神,蓋假松之氣,而津盛發泄於外以成者為茯苓,其內守抱根而生者為茯神,有依附之義,為收斂神氣之用,取靜而能安也。
茯苓皮,本性淡而能滲濕,色黑而象水,故入五皮湯中,以為利水消腫之劑。
琥珀亦松液精華凝結地中千年而成象,故生於陽而成於陰也,屬陽與金,色赤味甘,肝心脾小腸血分之藥。
本性燥而滲濕,故亦和水,辛溫而色赤,故能消瘀,資稟斂澀,故能長肌,成於沖淨,故能定魄。
主治(痘疹合參) 茯苓,利水除濕,益氣和中,本為扶脾養胃之藥,但多淡滲走利之功,故於痘瘡灌漿時忌服,恐令水氣下行,外不行漿,內防發渴,惟泄瀉者,水泡者,及收靨時並用之。
赤者惟利水瀉熱而不補,如小便多,及汗多陰虛者,所當忌也。
按:茯苓假土之精氣,松之余氣而成,無中生有得地濃之精,為脾家之要藥。
《素問》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肺。
調通水道,下輸膀胱。
則利水之藥,皆上行而後下降也。
潔古謂其上升,東垣謂其下降,各不相皆也。
但小便頻多,其源甚異。
《經》云:肺氣盛則便數,虛則小便遺,心虛則少氣遺尿,下焦虛則遺尿,胞絡移熱於膀胱則遺尿,膀胱不約為遺,厥陰病則遺尿,所謂肺氣盛者,實熱也。
宜茯苓以滲其熱,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
若肺虛心虛,胞絡熱厥陰病,皆虛火也必上熱下寒,所當升陽,膀胱不約,下焦虛者,乃火投於水,水泉不藏,必肢冷脈遲,當用溫熱,皆非茯苓可治,故曰陰虛者,不宜用也。
茯神抱根而生,有依守之義,故魂不守舍者用以安之。
赤者入丙丁,但主導赤而已。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