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二十三失血】
失血
痘瘡失血者,乃氣盛攻毒,為賊邪阻塞清道,熱盛火熾,而氣與毒相挾交爭,血不能勝,以致錯經妄道,渙散無統,是皆氣盛於血之患也。
毒盛則血熱,血熱則妄行,治宜犀角地黃之類。
然有從口而出者;有從大小便出者;有從瘡毒出者;是皆有犯於內,皆難治也。
惟從鼻出,而得生者,何也?蓋為氣盛逐血,血載毒奔行周身,傳注督脈,斬關而出,不犯其內,無大害也。
故痘之發,雖云氣不可弱,然亦不可太盛,太盛則傷其血。
治者安其氣位而補血,斯無誤矣。
若下瀉膿血,如死肝豆汁者,是胃爛也,不治。
至於女人經期,先期而治者謂之熱,後期而至者謂之寒,此常論也。
然經行至久,並從虛治,參 歸芍,補托之劑,在所宜施。
如脈虛神倦者,尤宜倍加溫補,庶無灰白之變。
《經》曰: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痘疹失血者,因瘡疹之火熏灼於裡,迫血妄行,血亦隨火而動耳。
若作渴飲冷,手足並熱者,此毒瓦斯熾盛,而上溢也。
若作渴飲湯,手足不熱者,此脾肺氣虛,不能攝血,而妄行也。
若衄血,而右寸脈數者,此肺金受刑而有火者。
如吐血,而痘赤作渴發熱者,此胃經熱毒也,並宜透托涼血為主。
有因大便干硬燥結,是以微血從糞後而出者,此或因肛門傷損也。
如瘡已收,而大便膿血,外候無變者,此毒邪倒靨,正不受邪,而毒從利出也,並為無害。
若非此,而便血淋漓,昏睡不食者,是臟腑敗壞,陰血妄行也,必死之候。
夫心主血,而榮於血,痘瘡毒瓦斯太盛,則經絡壅塞,火毒侵淫,鬱成瘀血,於心脅之間,是以或為心脅痛,其瘡灰黑,而煩躁喘渴腹脹矣。
或熱邪下迫,血隨熱注,而便血矣。
便後而熱減神清痘轉者,此熱隨血解,用犀角地黃主之。
如便後而諸症愈甚者,此邪乘勝正,為不治也。
凡便血,而從糞前來者為近血,是大腸積熱所致也。
從糞後來者為遠血,是胃間積熱所致也,皆宜清熱固榮為主。
若於久瀉久利之後者,是脾氣虛寒不能攝血所致也,宜溫補,而兼升提。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