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論鍼法十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9:1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論鍼法十三

 

 

●上古有砭石之制,<內經>有九鍼之別,制雖不同,而去病之意則一也。

 

且瘡瘍一科,用鍼為貴。

 

用之之際,雖云量其潰之淺深,尤當隨其肉之厚薄。

 

若皮薄鍼深,則反傷良肉,益增其潰;肉厚鍼淺,則膿毒不出,反益其痛,用鍼者可不慎哉?至於附骨疽,氣毒流注,及有經久不消,內潰不痛者,宜燔鍼開之。

 

若治咽喉之患,當用三棱鍼,若丹瘤及癰毒四畔焮赤,疼痛如灼,宜用砭石去血以泄其毒,則重者減,輕者消。

 

如洪氏室患腹癰,膿脹悶瞀,以臥鍼刺膿出即蘇。

 

一人患囊癰,膿熟腫脹,小便不利,幾殆,急鍼之,膿水大泄,氣通而愈。

 

大抵用鍼之法,迎而奪之,順而取之,所謂不治已成治未成,正此意也。

 

今之患者,或畏鍼而不用,醫者又徇患者之意而不鍼,遂至膿已成而不得潰,或得潰而所傷已深矣,卒之夭枉者,十常八九,亦可悲矣。

 

見<外科心法> ●經曰: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溢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澀而衛氣沉,是以因天時而調血脈也。

 

故凡遇天寒水冰,或陰氣凝滯之時,欲行鍼刺,則先當溫衣覆蓋,或以艾葉炒熱,或熱鹽熱衣類先熨其處,務令血脈溫和而後刺之,則血瀉氣行,其病立已。

 

若血寒脈澀,遽爾用鍼,則邪毒不瀉,徒傷良肉,反以益其病也。

 

●立齋曰:凡元氣虛弱者,必當補助脾胃,禁用刀鍼,若妄用之而去肉去血,使陽隨陰散,是速其危也。

 

●薛按曰:四明有屠壽卿者,當門齒忽如所擊,痛不可忍,脈洪大而弦。

 

余曰:弦洪相搏,將發瘡毒也。

 

先用清胃散加白芷,銀花,連翹一劑,痛即止。

 

至晚,鼻上發一瘡,面腫黯痛,用前藥加犀角一劑,腫至兩額,口出穢氣,脈益洪大,惡寒內熱,此毒熾血瘀,藥力不能敵也。

 

乃數砭患處,出紫血,服犀角解毒之藥,翼日腫痛尤甚,又砭患處與唇上,并刺口內赤脈,各出毒血,再服前藥,至數劑而愈。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6 05:5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