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方脈小便不禁合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3:31: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方脈小便不禁合參

 

方脈小便不禁合參

 

小便不禁頻數,古方多以為寒,而用溫澀之藥,殊不知屬熱者多。

 

蓋膀胱火邪妄動,水不得寧,故不能禁而頻數來也。

 

故年老人多頻數,是膀胱血少,陽火偏旺也。

 

治法當補膀胱陰血,瀉火邪為主,佐以收澀之劑,如牡蠣山茱五味之類,不可用溫藥也。

 

蓋病本屬熱,故宜瀉火,因水不足故火動,而致小便多,小便既多,水益虛矣。

 

故宜補血瀉火以治本,收之澀之以治標,至於小便不禁,出而不覺者,屬虛屬寒,赤者是陰不足,白者是氣虛,而元陽虧極。

 

丹溪治一老人,患小便不利,因服分利之藥太過,遂致閉塞,點滴不出,此因分降,而清陽之胃氣下陷也。

 

用補中益氣湯,一服而通,但因先多用利藥,損其腎氣,遂致通後,遺尿一夜不止,復急溫補其腎而後已。

 

凡醫之治是證者,未有不用滲利之劑,誰能固其腎氣之虛哉!若有善法丹溪者,已明知其肺虛也,乃以補中益氣湯,送腎氣丸,豈不上下相須,子母並益耶!《靈樞》言: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其病虛則欠缺,小便遺失,肺為上焦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腎又上連於肺,為子母也。

 

母虛子亦虛,自然之理。

 

東垣云:小便遺失,肺金虛也。

 

宜禁勞役,安臥養氣,以黃 人參之類大補之,不愈當責之腎。

 

《經》曰:膀胱不約為遺溺。

 

仲景云:下焦渴則遺溺失便;又云:下焦不歸,則遺溲,蓋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溲便,下焦不歸其部,不能約制溲便,故遺溺,如天暖衣濃,則多汗,天冷衣薄則多溺,多溺者寒也。

 

至於不禁,虛寒之甚,非八味九不效。

 

古方如菟絲子丸,鹿茸散,二氣丸俱可選用。

 

戴氏云:睡著遺尿者,此亦下元虛冷,小便無禁而然,宜大冤絲子丸,豬胞灸碎煎湯下。

 

凡遺尿皆屬虛,劉河間為熱甚客於腎部,干於足厥陰之經,挺孔鬱結,甚而氣血不能宣通,則痿痹,神無所用,故津液滲入膀胱,而漩溺遺失,不能收禁也。

 

即《內經》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此系熱症,不可不知。

 

考之薛按:有因勞發熱作渴,小便自遺,或時閉澀者,作肝火血虛,陰挺不能約制為治,午前補中益氣湯,加山藥山茱,午後六味丸,月余悉退,故不禁之病,雖有熱症亦虛火多而實熱少,倘以虛症誤投瀉火,頃刻危殆;慎之,大抵頻數,尚有虛熱,不禁純屬虛寒也。

 

世治遺失,但知補澀,不知榮衛不調,而使其正氣衝和,連用各行其道,遽以斂劑投之,雖暫止而必復作,要知肺者,主氣以下降,生水以下輸,膀胱者,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能約束也,此兩經者,實為總習,肺虛者為上虛,當補氣,惟補中益氣而已,此治肺虛而救其上源也。

 

不愈,當分以治之。

 

若膀胱虛,則為下虛,當澀脫挾寒者,當溫補,滑脫者,當收澀,挾熱者當清利。

 

有因病淋,多服利藥太過,致溺不禁者,大劑參 少佐熟附。

 

婦人生產,因穩婆損胞,而致小便不禁者,須以參 為君,芎歸為臣,桃仁、陳皮、茯苓為佐,煎以豬羊胞中湯,極飢時飲之,大劑連服,切不可緩,須令氣血驟長,遲則難以成功矣。

 

妊婦尿出不知,用炙桑螵蛸,益智仁為末,米飲二錢。

 

若脾肺氣虛,補中益氣東加益智仁。

 

肝腎陰虛,六味丸,若脬中有熱者,加味逍遙散,在老人多由下元不足,嬰兒多由陽氣尚微,不能約束,並宜溫補。

 

有婦人病後,小便出屎者,此陰陽失於傳送,名大小腸交也。

 

先調陰陽,次為補中益氣。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2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 龍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09:5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