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七天集雜證謨死生經義歲時死證六】
●九宮八風篇曰:太一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
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衝後來為虛風,主殺主害者。
謹候虛風而避之。
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
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
三虛相搏,則為暴病卒死。
●歲露論帝曰:其有卒然暴病暴死者何也?少師曰:三虛者,其死暴疾也。
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人也。
帝曰:願聞三虛。
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為三虛。
故論不知三虛,工反為粗。
帝曰:願聞三實。
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危之也。
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歲露焉。
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
●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
帝曰:虛邪之風,其所傷貴賤何如?候之奈何?
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宮,其日西北風,不雨,人多死矣。
正月朔日,平旦北風,春,民多死。
正月朔日,平旦北風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
正月朔日,日中北風,夏,民多死。
正月朔日,夕時北風,秋,民多死。
終日北風,大病死者十有六。
正月朔日,風從南方來,命曰旱鄉,從西方來,命曰白骨,將國有殃,人多死亡。
正月朔日,風從東方來,發屋,揚沙石,國有大災也。
正月朔日,風從東南方來,春有死亡。
正月朔日,天和溫不風,糴賤,民不病;天寒而風,糴貴,民多病。
此所以候歲之風,殘傷人者也。
二月丑不風,民多心腹病。
三月戍不溫,民多寒熱。
四月已不暑,民多癉病。
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
諸所謂風者,皆發屋,折樹木,揚砂石,起毫毛,發腠理者也。
●本神篇曰:心怵愓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
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
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是故用鍼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鍼不可以治之也。
●玉機真藏論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真臟見,十日之內死。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來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臟,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痛身熱,破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
其脈絕不來,若人一呼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
●三部九候論曰:寒熱病者,以平旦死。
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
病風者,以日夕死。
病水者,以夜半死。
●平人氣象論曰:肝見庚辛死。
心見壬癸死。
脾見甲乙死。
肺見丙丁死。
腎見戊己死。
是謂真臟見皆死。
●氣交變大論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上應歲星,衝陽絕者死不治。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上應熒惑星,太淵絕者死不治。
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上應鎮星,太谿絕者死不治。
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上應太白星,太衝絕者死不治。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上應辰星,神門絕者死不治。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六位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太少異也。
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木鬱之發,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
火鬱之發,甚則瞀悶懊,善暴死。
●六微旨大論曰: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一天符為貴人。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
岐伯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
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
所謂二火也。
●本病論帝曰:人氣不足,天氣如虛,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外干,致有夭亡,可得聞乎?岐伯曰:人之五臟,一臟不足,又會天虛,感邪之至也。
人憂愁思慮即傷心,又或遇少陰司天,天數不及,此即天氣人氣同虛也。
又遇驚而奪精,汗出於心,因而三虛,神明失守,卻遇火不及之歲,有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
人飲食勞倦即傷脾,又或遇太陰司天,天數不及,此即人虛而天虛也。
又遇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醉飽行房,汗出於脾,因而三虛,脾神失守,卻遇土不及之年,即有青尸鬼犯之,令人卒亡。
人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即傷腎,因而三虛,腎神失守,卻遇木不及之年,有黃尸鬼見,令人暴亡。
人或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又遇厥陰司天,天數不及,此謂天虛人虛也。
又遇疾走恐懼,汗出於肝,神位失守,神光不聚,又遇大不及之年,有白尸鬼犯之,令人暴亡也。
已上五失守者,天虛而人虛也,神遊失守其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謂之曰尸厥。
此謂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