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外陰搔癢…不抓難過 抓了更癢】
天氣漸冷,皮膚比較乾燥,故常會有搔癢的情形。其中,外陰部搔癢是比較特殊的一種,不僅令人不舒服,更教人尷尬。
不抓難過,但抓了,雖可暫時緩解癢感,卻又常會愈抓愈癢。有時候,雖然期待它會自然好,然而又常不能如願。
女性陰道內菌落生態的平衡會因懷孕、月經期間使用衛生棉、護墊、口服抗生素、避孕藥與糖尿病等改變。
對年輕女性來說,外陰搔癢最常見的病因是陰道白色念珠菌感染。
患者常會有白帶和外陰搔癢,所以治療時,需開立陰道塞劑與塗在搔癢處的止癢藥膏。
至於一再重複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患者,必須懷疑是否有異位性外陰部皮膚炎或萎縮性外陰陰道炎,甚至要考慮皮膚是不是因為長期的搔抓,而有增生變厚與苔蘚化。
此外,上大號後,最好要立即清洗肛門與其周圍,畢竟衛生紙是無法完全擦淨肛門皺摺上的糞便,而這些殘留的排泄物,常是刺激外陰部的原因之一。
陰道滴蟲感染也是外陰搔癢的常見病因,其感染多因性接觸引起,症狀除解尿不適和外陰部搔癢外,患者會有大量黃綠色、起泡泡與惡臭的陰道分泌物。
這類患者在生殖泌尿道手術前,如果沒有先行治療,常會引起傷口的蜂窩組織炎;孕婦會因感染滴蟲而導致早期破水或早產。
當然,只要對症下藥,單次治療痊癒率高達95%以上。
此外,這類患者更必須排除可能同時有淋病、披衣菌、梅毒與愛滋病的感染。
至於停經後的婦女,如果發生久治不癒的外陰搔癢,除乾燥外,就要懷疑是荷爾蒙缺乏引起的萎縮性外陰陰道炎與外陰部癌症;而糖尿病患者,則宜審慎評估血糖是否控制良好,才能治標又治本。
治療外陰搔癢的最重要原則就是,對於任何形式的癢感,絕對不要去抓,因為這會造成更多的局部刺激,進而誘致發炎細胞和免疫細胞在患處聚集,其結果就是更癢。
如果導致惡性循環,紅、腫、癢的症狀都會更嚴重;長期搔癢甚至使搔抓處的皮膚變厚、增生、乾燥與苔蘚化,治療就更困難。
(作者為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andy-shen28/article?mid=24754&prev=24755&l=f&fid=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