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二心集雜證謨腫脹經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22:4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二心集雜證謨腫脹經義

 

 

●腹中論帝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

 

岐伯曰:名為鼓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帝曰:其病有復發者,何也?

 

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

 

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經脈篇曰:足太陰虛則鼓脹。

 

胃中寒則脹滿。

 

●水脹篇曰: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

 

帝曰:鼓脹何如?

 

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脹論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

 

岐伯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

 

帝曰:何以知臟腑之脹也?

 

曰:陰為臟,陽為腑。

 

帝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內乎?

 

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脹之舍也。

 

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脹皮膚,故命曰脹。

 

五臟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

 

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

 

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肺脹者,虛滿而喘欬。

 

肝脹者,下滿而痛引腹。

 

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

 

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

 

六腑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大腸脹,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

 

小腸脹者,少腹脹,引腰而痛。

 

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

 

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

 

膽脹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

 

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

 

此下鍼治之法具詳本經。

 

●陰陽應象大論曰:濁氣在上,則生脹。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五臟生成篇曰:腹滿脹,支膈胠,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

 

●本神篇曰:脾氣實則腹脹。

 

腎氣實則脹。

 

●六元正紀大論曰: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

 

太陰所至為重,胕腫。

 

土鬱之發,民病心腹脹,胕腫身重。

 

●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按以上諸脹,皆言氣之為病也。

 

●水熱穴論帝曰:少陰何以主腎?

 

腎何以主水?

 

岐伯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

 

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

 

帝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

 

●水脹篇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欬,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囊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五癃津液別篇曰: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

 

●評熱病論曰: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

 

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

 

●經脈篇曰:胃病則大腹水腫。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隔咽不通,食飲不下。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

 

腎脈微大為石水,起臍已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

 

●宣明五氣篇曰:下焦溢為水。

 

●逆調論曰: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

 

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

 

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陰陽別論曰: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

 

三陰結,謂之水。

 

●湯液醪醴論帝曰:其有不從毫毛生而五藏陽已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岐伯曰: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是以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復,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按以上諸脹,皆言水之為病也。

 

●太陰陽明論曰: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則滿閉塞。

 

●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

 

按以上二條,乃言飲食之為脹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5 07:23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