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3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嘔吐虛嘔證治共三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22:3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嘔吐虛嘔證治共三條

 

 

1.凡胃虛作嘔者,其證不一,當知所辨。

 

若胃脘不脹者,非實邪也。

 

胸膈不痛者,非氣逆也。

 

內無熱躁者,非火證也。

 

外無寒熱者,非表邪也。

 

無食無火而忽為嘔吐者,胃虛也;嘔吐無常而時作時止者,胃虛也;食無所停而聞食則嘔者,胃虛也;氣無所逆而聞氣則嘔者,胃虛也;或身背,或食飲,微寒即嘔者,胃虛也;或吞酸,或噯腐,時若惡心兀兀然,泛泛然,冷嚥靡寧者,胃虛也;或因病誤治,妄用克伐寒涼,本無嘔而致嘔者,胃虛也;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入中焦而不化者,胃虛也;食入下焦而不化者,土母無陽,命門虛也。

 

凡此虛證,必皆宜補,是固然矣。

 

然胃本屬土,非火不生,非暖不化,是土寒者,即土虛也,土虛者,即火虛也。

 

故曰,脾喜暖而惡寒,土惡濕而喜燥。

 

所以東垣[脾胃論]特著溫補之法,蓋特為胃氣而設也,庸可忽哉。

 

第在河間,則言嘔因胃火,是火多實也。

 

茲余言嘔因胃寒,是寒多虛也。

 

一熱一寒,若皆失中和之論,不知嘔因火者,余非言其必無,但因火而嘔者少,因寒而嘔者多耳;因胃實而嘔者少,因胃虛而嘔者多耳。

 

不得不有此辨。

 

2.虛嘔之治,但當以溫胃補脾為主,宜人參理中湯為正治。

 

或溫胃飲,聖朮煎,參薑飲之類,亦可酌用。

 

或黃芽丸尤為最妙。

 

若胃口寒甚者,宜附子理中湯,或四味回陽飲,或一丹主之。

 

若虛在陰分,水泛為痰而嘔吐者,宜金水六君煎。

 

虛甚者宜理陰煎,或六味回陽飲。

 

若久病胃虛不能納穀者,俱當以前法酌治之。

 

若胃氣微虛而兼痰者,宜六君子湯主之。

 

3.凡中毒而吐者,當察其所中者何物。

 

蓋中熱毒而吐者,宜解以苦寒之劑;中陰寒之毒而吐瀉不止者,宜解以溫熱之劑;若因吐瀉而脾腎致虛者,非大加溫補不可。

 

此證有中寒毒吐瀉治按在後,當并閱之。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5 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5 07:42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