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9-2 21:24 編輯
【禁藥沙利竇邁 抗癌新星】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原本被列為禁藥的沙利竇邁( Thalidomide),近年證實具有抑制血管新生作用,藥似標靶藥物,最近鹹魚翻身,健保局已同意7月起納入給付,適應症是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這是國內第一起被衛生署禁用的藥物,在重新取得藥品許可證,獲得健保給付的案例。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宗傑指出,沙利竇邁在1950年代被用來治療孕婦害喜、預防妊娠性嘔吐,但歐、美陸續發現用藥後導致胎兒畸型,包括海豹肢、缺眼等嚴重副作用,而被各國禁用。
研究發現,沙利竇邁之所以阻礙胎兒肢體成長,在於它抑制血管新生,而癌細胞增生、擴散,就是癌細胞會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進而新生血管來供應腫瘤組織養分與氧氣,目前許多抗癌的標靶藥物就是所謂血管新生抑制劑,剛好與沙利竇邁機轉相似,因而在抗癌研究上鹹魚翻身。
邱宗傑表示,過去好發於中、老年的多發性骨髓瘤,除非病人年紀輕且體力好可接受自體或異體幹細胞移植,多半靠傳統化學治療為主,但僅有一至兩成患者可獲緩解,最近醫界證實,沙利竇邁可抑制骨髓基質細胞的生長,讓骨髓瘤細胞不再分化,甚至死亡,整體的有效率可達到50~60%。
邱宗傑說,沙利竇邁過去一度被認為是治療肝癌的明日之星,但藥廠在台進行臨行試驗時,許多病人寧願自費申請專案進口,不願被成為吃安慰劑的對照組,以致被迫中斷試驗,目前有部分肝癌病人私下向醫師請託給藥,但屬於「非適應症下給藥」 。
台北榮總內科部腫瘤科主任陳博明認為,近來醫界使用沙利竇邁治療癌症的報告日多,包括腎臟癌、胰臟癌等。不過,由於沙利竇邁有致畸胎之虞,不論是男女患者,服用都應嚴格採取避孕措施。
小檔案
●沙利竇邁(Thalidomide)最早在1956年於德國上市,主要被當作鎮定劑和抗嘔吐劑使用,特別是對孕婦害喜所出現的嘔吐症狀有明顯改善作用,因此許多國家跟著引進。
不過,有臨床醫師陸續發現懷孕早期服用沙利竇邁後,產婦生下畸形兒的比率偏高,包括海豹肢、四肢短缺、骨骼發育不全、眼部異常、先天性心臟病、腸胃道或泌尿道異常,及其他臟器的異常,立即引起各方注意,因而在1961年由藥廠宣布回收及停用,從此列為禁藥。
據統計,當時德國因孕婦服用沙利竇邁而產下1萬名畸形兒,英國400名,日本則有1千名,而台灣約有2、300人受害,惜當時政府因未建立藥害賠償制度,受害者只能無語問蒼天。
不過,最近幾年,學界陸續發現,沙利竇邁具有抑制血管新生、抗發炎及免疫調節作用,使用這個被冰凍已久的禁藥成為矚目焦點。
引用: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0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