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9-2 17:06 編輯
【糖尿病患 請寶貝足下】
【聯合報/劉鳳炫/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
糖尿病人經常傷口感染,治療效果不好,需反覆清理傷口,甚至面對截除患肢的命運。
透過早期發病前徵兆,讓患者及早知道足部弱點,可望做好前期防範。
血管病變是糖尿病足的原因之一,大血管病變會減少組織氧氣與養分,感染期間更減少抗生素輸送,使傷口癒合和復原變差。
足部感染後形成的小水栓會造成缺血,減少組織養分通過,造成壞死和壞疽。缺血後,皮下組織萎縮,容易形成水泡、裂縫、不耐熱、易受黴菌感染等。
下肢血管病變有以下幾個症狀:間歇性跛行、足底部較冷、夜間疼痛、靜止痛等;其他症狀如無脈搏、皮下脂肪組織萎縮、皮膚較光亮、無毛髮、趾甲變厚或趾頭壞死等。
神經病變是造成糖尿病足的另一原因,感覺神經喪失常造成足部最大傷害。
以下足部傷害必須避免:
機械性傷害,包括趾甲內生、穿著不適宜的鞋子、襪子縐摺磨損、鞋內異物、不適當的雞眼照護等;熱傷害,如被熱水燙傷、燒灼傷等、化學性傷害,例如不常使用坊間販賣的雞眼去除劑。
自主神經損傷會使皮膚顫動感消失,皮膚較乾燥、容易龜裂,使破裂的皮膚易於感染。
神經病變的主要病狀有感覺異常、感覺敏感、感覺遲鈍,容易有神經根痛、深部肌腱反射消失、失去振顫與方位感覺,皮膚無汗與足部易變形,在壓力點容易產生厚雞眼、易感染併發熱瘡等。
要避免糖尿病足部併發症,除了積極血糖控制,必須藉由糖尿病知識來預防,認識血管病變與神經病變、促進末梢循環都很重要。
定期接受腳底神經檢查、下肢血管血流速度、血管硬度等檢驗,以了解末梢病變,評估神經障礙及血管阻塞程度,而給予適當的用藥及處理。
同時必須減少各種危險因子,如抽菸、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
並要以更謹慎的態度處理傷口的潰瘍,在醫療團隊的全方位照護之下,期能減少截肢命運。
寶貝您的足下,請每天仔細看他一眼,能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接受適當的協助。
引用: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06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