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友漁齋醫話 藥籠短劇一卷 152】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 00:2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友漁齋醫話 藥籠短劇一卷 152

 

 

〔刺蒺藜〕 苦溫,平肝風,勝濕破血,古方用以補腎何也?

 

〔沙苑蒺藜〕 產潼關者,入藥,補腎納氣,須從熟地、枸杞相輔為功,獨力無成也。

 

鹽水炒。

 

〔益母草〕 (即茺蔚)微苦微寒,入心包肝。

 

行血去瘀生新,調經消疔腫乳癰,辛散滑利,益母之名,勿為誤之。

 

茺蔚子功用相同,行中略補。

 

〔夏枯草〕 苦寒,散肝經鬱火,故治瘰癧鼠 癭瘤,症堅乳癰,目珠夜痛,此皆肝火為患也。

 

久服亦傷胃。

 

〔青蒿〕 二月生苗,得春氣最早,故入肝膽血分,治骨蒸虛熱,久瘧盜汗,清暑辟穢。

 

青蒿性雖苦寒,然芬香醒脾,血虛有熱者最宜。

 

〔連翹〕 清六經之火,只治上中,力不到下焦,涼藥之輕清者也。

 

〔地丁草〕 辛苦寒,治癰疽發背,疔腫瘡毒,為外科要藥。

 

水洗。

 

〔牛蒡子〕 (即鼠粘子。)

 

辛苦寒,瀉熱散結,宣達肺氣,清咽喉,消斑疹,行十二經,散諸瘡腫毒。

 

〔大小薊〕 甘苦涼,皆能破血退熱,治吐血衄血腸癰。

 

小薊只能破瘀生新,不如大薊之消癰毒。

 

〔紅花〕 入肝經,破瘀活血,潤燥消腫止痛,治經閉難產,痘瘡血滯。

 

過用能使血妄行。

 

酒潤焙。

 

〔瞿麥〕 苦寒,降心火,利小腸,治熱淋要藥,更通經墮胎。

 

〔 蓄〕 苦平,能去濕熱,故利小便,治黃膽熱淋。

 

〔車前子〕 清肺肝風熱,滲膀胱濕熱,開水竅,固精竅。

 

陽虛下陷勿服。

 

入利水劑中炒研,入補藥酒蒸搗餅。

 

〔燈芯〕 淡滲,祛心火,清肺熱,利小腸,同竹卷心。

 

稍加甘草,治心火咽痛如神。

 

〔地膚子〕 微寒,入膀胱,利小便,通熱淋。

 

〔海金沙〕 除手足太陽小腸膀胱血熱之要藥。

 

〔茵陳〕 入膀胱,發汗利水,泄脾胃濕熱,為治陽黃之主藥。

 

若陰黃宜溫補,用茵陳大謬。

 

〔葶藶子〕 辛苦大寒,能瀉肺中水氣,從膀胱出,止嗽除痰定喘。

 

十劑曰︰泄可去閉。

 

大黃泄陰分血閉,葶藶泄陽分氣閉,猛峻之藥,得大棗為輔,稍緩其性。

 

有甜苦二種,甜者力稍緩,同糯米微炒,去米用。

 

稍挾虛者切勿輕試。

 

〔大青〕 苦鹹而寒,解心胃熱毒,治傷寒狂熱,陽毒發斑。

 

非心胃實邪勿用。

 

〔青黛〕 從波斯來者最佳,然難得;今所用者,乾靛花,每斤漂取一兩亦妙。

 

瀉肝散五臟鬱火,治傷寒發斑血痢,同天花粉作散服,治火嗽無痰,面浮眼腫者如神。

 

〔蘆根〕 清肺胃熱,痘疹痧斑,可以煎湯代茶,取其甘寒退熱,不犯胃氣之良藥也;茅根清養肺氣,燥金咳嗆宜之。

 

〔 草〕 苦辛,生寒熟溫,治纏綿風氣,四肢麻痺。

 

長於理風濕,未免燥血,亦可搗汁熬膏。

 

〔旋復花〕 苦辛,能下氣行水,鹹能軟堅,入肺大腸,通血脈,消痰結,同代赭石治噫氣頻頻。

 

然走散之藥,虛人禁之。

 

入煎劑須絹包,或瀝清。

 

(有細毛著肺令人嗽。)

 

〔紫菀〕 辛苦溫,治痰逆上氣,能開喉痺,取惡涎。

 

陰虛肺熱者不宜專用,須地黃、麥冬共之。

 

〔款冬花〕 辛溫潤肺,治咳逆上氣,喘渴喉痺,肺痿咳吐膿血,為治嗽要藥。

 

十二月開花,當積雪堅冰,此花獨秀,稟純陽之性,故主辛溫開豁,卻不助火,可以久任。

 

〔牛膝〕 味酸,入肝腎並膝足,炒黑治虛火吐血,下降之藥。

 

凡小便多與胎氣不固者忌用。

 

〔續斷〕 川產者佳。

 

苦辛微溫,補肝腎,通血脈,理筋骨。

 

主勞傷,止痛生肌,補而不滯,行而不泄,取用宏多。

 

女科外科,需為上劑。

 

〔葫蘆巴〕 出嶺南者佳。

 

苦溫純陽,入右腎命門,同茴香、巴戟、川烏、川楝子、吳茱萸,治疝瘕冷氣,寒濕腳氣。

 

酒炒。

 

〔艾葉〕 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元陽,通十二經,理氣血,逐寒濕,溫中開鬱,調經安胎,陳久者良。

 

揉搗如綿,謂之熟艾,灸火用。

 

凡血燥有火禁。

 

〔附子〕 辛甘大熱,其性純陽多浮,其用走而不守,通行經絡,無所不至。

 

能引補氣藥,以復失散之元陽;引補血藥,以滋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祛下焦之寒濕。

 

治中寒中風,心腹冷痛,暴瀉脫陽,脾虛久泄,拘攣風痺,小兒慢驚,痘瘡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症,開關門,消水腫。

 

通宜冷服,(熱因寒用。)

 

發散生用,峻補熟用。

 

若內有真熱,外見假寒,服之禍不旋踵。

 

從前附子野生產罕,價貴功力亦大;近今多是種者,土人以鹽腌之,其性愈減。

 

烏頭天雄,名異用同。

 

〔白附子〕 辛甘大熱,入陽明經,能行諸藥上行頭面,祛風痰,治心氣冷痛,中風失音。

 

燥毒之品,勿可輕用。

 

〔天南星〕 苦辛,入肺脾肝三經,性燥,除濕痰,治風散血,攻積拔腫。

 

按︰南星治風痰,半夏治濕痰。

 

故陰虛燥痰大忌。

 

〔半夏〕 辛溫性燥,能走能散,和胃健脾,除濕化痰,發表開鬱止嘔;又能行水利二便,為治濕痰之主藥。

 

苟無濕者禁。

 

古有三禁,謂失血、口渴、多汗也。

 

造曲,燥性減,調理劑中宜之。

 

〔常山〕 辛苦寒,能引吐行水,祛老痰積飲,截諸瘧必效。

 

性猛,挾虛不可用。

 

〔藜蘆〕 至苦辛,入口即令人吐,善通頂使嚏,風癇宜用之,因其善吐痰涎也。

 

取根用。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01:43 , Processed in 0.18749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