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4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三十 會通類 論治36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23:05: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三十 會通類 論治361

 

 

不治已病治未病。

 

(見攝生類七。)

 

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治;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

 

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脈色十二。)

 

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陰陽四。)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臟所宜,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

 

(運氣二十四。)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病不許治者,病不必治,治之無功矣。

 

(藏象十一。)

 

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

 

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

 

能知虛石之堅軟者,知補瀉之所在。

 

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

 

(經絡十二。)

 

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製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臟血氣之診。

 

(針刺九。)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

 

(脈色二十五。)

 

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

 

(針刺十三。)

 

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

 

(脈色十七。)

 

粗工凶凶,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論治十七。)

 

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

 

(標本二。)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疾病二十四。)

 

標本逆從,治有先後。

 

(標本五。)

 

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標本類三。)

 

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

 

逆,正順也。

 

若順,逆也。

 

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此之謂也。

 

(標本二。)

 

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

 

(脈色三十二。)

 

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

 

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

 

虛而瀉之,是為重虛,重虛病益甚。

 

(針刺八。)

 

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

 

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

 

(針刺五十三。)

 

無形而痛者,其陽完而陰傷之也,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不痛者,其陰完而陽傷之也,急治其陽,無攻其陰。

 

(針刺三十一。)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必先去其血脈而後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脈色五。)

 

其少長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

 

(經絡三十三。)

 

有者求之,無者求之,虛者責之,實者責之。

 

(疾病類一。)

 

補上下者從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熱盛衰而調之。

 

故曰︰上取下取,內取外取,以求其過。

 

能毒者以濃藥,不勝毒者以薄藥。

 

此之謂也。

 

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

 

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

 

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補之瀉之,久新同法。

 

(運氣十四。)

 

誅伐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絕人長命,予人夭殃。

 

(針刺十五。)

 

帝曰︰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 飲藥之一者,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岐伯曰︰諸方者,眾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

 

此乃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也。

 

(疾病九十四。)

 

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勝,先知其病之所從生者,可祝而已矣。

 

(疾病三十三。)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疾病二十四。)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經絡二十三。)

 

所謂經治者,飲藥,亦曰灸刺。

 

(針刺二十九。)

 

起所有餘,知所不足。

 

(脈色七。)

 

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經絡六。)

 

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

 

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

 

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

 

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矣。

 

(針刺二十八。)

 

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

 

(脈色十九。)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甘藥。

 

(論治十。)

 

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夭命。

 

(疾病五十六。)

 

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餘。

 

奪陰者死,奪陽者狂。

 

(針刺五十九。)

 

五虛勿近,五實勿遠。

 

(針刺九。)

 

形氣不足, 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

 

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

 

(針刺五十六。)

 

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製之。

 

氣之復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

 

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

 

(運氣二十九。)

 

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

 

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

 

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運氣二十三。)

 

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

 

上淫於下,所勝平之;外淫於內,所勝治之。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運氣二十四。)

 

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運氣二十八。)

 

帝曰︰客主之勝復,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折之,不足者補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

 

帝曰︰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氣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從之,余已知之矣;其於正味何如?岐伯曰︰木位之主,其瀉以酸,其補以辛。

 

火位之主,其瀉以甘,其補以鹹。

 

土位之主,其瀉以苦,其補以甘。

 

金位之主,其瀉以辛,其補以酸。

 

水位之主,其瀉以鹹,其補以苦。

 

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

 

少陰之客,以鹹補之,以甘瀉之,以鹹收之。

 

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

 

少陽之客,以鹹補之,以甘瀉之,以鹹軟之。

 

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

 

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鹹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運氣三十。)

 

上下所主,隨其攸利,正其味,則其要也,左右同法。

 

少陽之主,先甘後鹹;陽明之主,先辛後酸;太陽之主,先鹹後苦,厥陰之主,先酸後辛;少陰之主,先甘後鹹;太陰之主,先苦後甘。

 

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是謂得氣。

 

(運氣三十四。)

 

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必折其鬱氣,先資其化源,抑其運氣,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

 

食歲谷以全其真,避虛邪以安其正。

 

適氣同異,多少製之,同寒濕者燥熱化,異寒濕者燥濕化,故同者多之,異者少之。

 

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

 

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謂時也。

 

(運氣十七。

 

此在太陽司天條下,餘俱當考。)

 

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

 

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

 

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

 

氣溫氣熱,治以溫熱,強其內守。

 

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陰陽更勝,氣之先後,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

 

(運氣十六。)

 

冬則閉塞。

 

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

 

(針刺五十五。)

 

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

 

(藏象二十四。)

 

熱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藥。

 

(疾病六十。)

 

用寒遠寒,用熱遠熱。

 

熱無犯熱,寒無犯寒。

 

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

 

(運氣二十。)

 

大熱遍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

 

因其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復止如前,熱去乃止,此所謂推而散之也。

 

(針刺三十五。)

 

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已通,血脈乃行,然後視其病,脈淖澤者,刺而平之,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

 

(針刺三十五。)

 

厥逆之治,灸石有忌。

 

(疾病三十八。)

 

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

 

(疾病四十八。)

 

人有此三者,是謂壞腑,毒藥無治,短針無取,此皆絕皮傷肉,血氣爭黑。

 

(針刺九。)

 

天地淫勝病治。

 

(運氣二十五。)

 

邪氣反勝之治。

 

(運氣二十六。)

 

六氣相勝病治。

 

(運氣二十七。)

 

六氣之復病治。

 

(運氣二十八。)

 

本經十二方︰小金丹治五疫。

 

(論治二十。)

 

雞矢醴治鼓脹。

 

(疾病五十五。)

 

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治脾癉。

 

(疾病六十一。)

 

以千裡水煮秫米半夏湯,治目不瞑。

 

(疾病八十三。)

 

以四烏 骨、一 茹,二物並合,丸以雀卵,飲以鮑魚汁,治血枯。

 

(疾病六十三。)

 

以生鐵洛為飲,治陽厥。

 

(疾病六十四。)

 

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緩者,以桑鉤鉤之,治季春痺。

 

(疾病六十九。)

 

以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治酒風。

 

(疾病三十二。)

 

用醇酒二十升,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漬酒中,浸以綿絮布,用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痺所刺之處。

 

(針刺三十二。)

 

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治尸厥。

 

(針刺三十。)

 

合豕膏冷食,治猛疽。

 

銼 翹草根各一升煮飲,治敗疵。

 

(俱疾病八十六。)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09: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