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83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二十九 會通類 脈色35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23:0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二十九 會通類 脈色357

 

 

善為脈者,謹察五臟六腑,一逆一從,陰陽表裡,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為得道。

 

(見藏象類四。)

 

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

 

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藏象十二。)

 

天周二十八宿,人經二十八脈,周身一十六丈二尺。

 

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

 

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經絡二十六。)

 

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

 

嘗富後貧,名曰失精。

 

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此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

 

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

 

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

 

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 為攣。

 

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余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

 

(論治十八。)

 

診不知陰陽逆從之理,此治之一失也。

 

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粗所窮,此治之四失也。

 

診無人事,治數之道,從容之葆,坐持寸口,診不中五脈,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遺師其咎。

 

(論治十九。)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

 

(脈色二十五。)

 

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氣口亦太陰也。

 

(藏象十一。)

 

上、下、來、去、至、止。

 

(脈色二十一注義。)

 

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之脈。

 

(疾病二十五。)

 

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

 

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陰陽易者危。

 

(運氣三十一。)

 

三陽脈至手太陰而弦,浮而不沉,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

 

所謂二陽者,陽明也,至手太陰,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

 

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絕,此少陽之病也,專陰則死。

 

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二陰至肺,其氣歸膀胱,外連脾胃。

 

一陰獨至,經絕氣浮,不鼓鉤而滑。

 

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疾病七。)

 

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澀,秋不數,是謂四塞。

 

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澀甚曰病,數甚曰病,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至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運氣二十二。)

 

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疾病類二十五。)

 

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

 

人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痺,代則乍甚乍間。

 

寸口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痛痺,代則乍痛乍止。

 

(針刺二十九。)

 

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

 

(針刺類二十八。)

 

脈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也。

 

(針刺五十七。)

 

形充而脈小以弱者氣衰,衰則危矣。

 

(藏象十五。)

 

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

 

(針刺十六。)

 

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

 

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

 

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

 

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

 

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

 

寒氣暴上,脈滿而實,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

 

從則生,逆則死。

 

(疾病十六。)

 

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

 

(針刺八。)

 

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針刺二十九。)

 

帝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

 

帝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標本一。)

 

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

 

故陰陽俱靜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

 

(經絡十三。)

 

脈盛血少,此謂反也。

 

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疾病二十一。)

 

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

 

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脈色三十二。)

 

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

 

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

 

(經絡六。)

 

夫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

 

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

 

沉而石者,是腎氣內著也。

 

今夫脈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

 

(疾病類九。)

 

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疾病六。)

 

手太陰、足太陰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手少陰、足少陰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手厥陰、足厥陰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

 

虛者,俱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手陽明、足陽明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手太陽、足太陽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手少陽、足少陽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

 

虛者,俱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疾病十。)

 

陰氣大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

 

陽氣大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

 

陰陽俱盛,不能相榮,故曰關格。

 

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經絡二十二。)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

 

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

 

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

 

脈口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

 

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

 

(針刺二十八。

 

又二十九略同。)

 

南北政。

 

天地之變,無以脈診。

 

尺寸反,陰陽交。

 

(運氣五。)

 

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疾病五十三。)

 

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

 

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

 

(運氣六。)

 

消癉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疾病六十。)

 

癲疾脈。

 

(疾病六十五。)

 

腰痛脈。

 

(疾病三十七。)

 

胃脘癰者,當候胃脈。

 

人迎者胃脈也。

 

(疾病類八十八。)

 

腸 生死脈。

 

(疾病七十二。)

 

熱病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

 

(疾病四十三。)

 

六經滑澀,為疝為積。

 

(疾病七十。)

 

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疾病六十二。)

 

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疾病四十七。)

 

刺家不診,聽病者言。

 

(針刺四十四。)

 

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

 

(針刺六十。)

 

諸脈者皆屬於目。

 

(經絡二十一。)

 

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

 

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

 

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針刺十六。)

 

其脈滑而盛者,病日進;虛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澀者,為痛痺。

 

陰陽如一者病難治。

 

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臟而決死生。

 

視其血脈,察其色,以知其寒熱痛痺。

 

(針刺二十三。)

 

欲知其要,則色脈是矣。

 

色以應日,脈以應月,常求其要,則其要也。

 

治之要極,無失色脈,用之不惑,治之大則。

 

(論治十七。)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

 

(論治八。)

 

帝曰︰視而可見奈何?岐伯曰︰五臟六腑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帝曰︰捫而可得奈何?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疾病六十六。)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經絡三十一。)

 

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

 

(藏象十七。)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

 

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痺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

 

(經絡六。)

 

形勝色、色勝形者,至其勝時年加,感則病行,失則憂矣。

 

(藏象三十一。)

 

肺熱者色白而毛拔,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疾病七十一。)

 

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

 

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其熱病內連腎。

 

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

 

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頰下近顴為大瘕,下牙車為腹滿,顴後為脅痛,頰上者膈上也。

 

(疾病四十四。)

 

少陰所謂面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

 

(疾病十一。)

 

道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

 

容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已。

 

其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已。

 

其見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

 

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

 

脈短氣絕死,病溫虛甚死。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上為逆,下為從。

 

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

 

搏脈痺 ,寒熱之交。

 

脈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

 

孤為逆,虛為從。

 

(論治十四。)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09:5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