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5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二十二 針刺類 貴賤逆順30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22:2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二十二 針刺類 貴賤逆順301

 

 

(《靈樞‧根結篇》)

 

黃帝曰︰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濃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

 

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 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之乎?(五體者,五形之人也。

 

故其骨節皮肉,血氣經脈,稟有不齊,刺治亦異,所以有逆順之變;至於貴賤之間,尤有不同,故欲辨其詳也。

 

脆音翠。

 

音飄,急也。

 

悍音旱。)

 

岐伯答曰︰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膏,脂肥也。

 

粱,粟類,穀之良者也。

 

菽,豆也。

 

藿,豆葉也。

 

貴者之用膏粱,賤者之用菽藿,食味有濃薄,稟質所以不同也。)

 

氣滑即出疾,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

 

(氣滑者易行,故出宜 疾。

 

氣澀者難致,故出宜遲。

 

氣悍者來必勇利,故針宜小而入宜淺。

 

氣澀者至必艱遲,故針宜大而入宜深。

 

所以宜深者則欲留,宜淺者則欲疾也。)

 

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 悍滑利也。

 

(布衣氣澀,故宜深宜留。

 

大人氣滑,故宜微宜徐。

 

蓋貴人之氣, 悍滑利,有異於布衣之士耳。)

 

黃帝曰︰形氣之逆順奈何?岐伯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

 

(貌雖不足,而神氣病氣皆有餘,此外似虛而內則實,邪氣勝也,當急瀉之。)

 

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

 

(形雖壯偉,而病氣神氣則不足,此外似實而內則虛,正氣衰也,當急補之。)

 

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

 

(陽主外,陰主內,若形氣病氣俱不足,此表裡陰陽俱虛也,最不可刺。

 

若再刺之,是重虛其虛,而血氣盡,筋髓枯。

 

老者益竭,故致絕滅。

 

壯者必衰,故不能復其元矣。)

 

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

 

(形氣病氣俱有餘,邪之實也,故當急瀉。

 

既當急瀉,其實無疑,何以又雲調其虛實?蓋未刺之前,防其假實,既刺之後,防其驟虛,故宜調之也。)

 

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故曰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

 

又曰虛則實之者,氣口虛而當補之也。

 

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

 

此用針之大法,似乎諸虛可補矣;何上文雲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寶命全形論》曰︰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

 

《五閱五使篇》曰︰血氣有餘,肌肉堅致,故可苦以針。

 

《奇病論》曰︰所謂無損不足者,身羸瘦無用 石也。

 

《本神篇》曰︰是故用針者,察觀病患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針不可以治之也。

 

《小針解》曰︰取五脈者死,言病在中,氣不足,但用針盡大瀉其諸陰之脈也。

 

《脈度篇》曰︰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

 

諸如此者,又皆言虛不宜針也。

 

及詳考本經諸篇,凡所言應刺之疾,必皆邪留經絡,或氣逆臟腑,大抵皆治實証,此針之利於瀉,不利於補也明矣;然則諸言不足者補之,又何為其然也?蓋人身血氣之往來,經絡之流貫,或補陰可以配陽,或固此可以攻彼,不過欲和其陰陽,調其血氣,使無偏勝,欲得其平,是即所謂補瀉也。

 

設有不明本末,未解補虛之意,而凡營衛之虧損,形容之羸瘦,一切精虛氣竭等証,概欲用針調補,反傷真元,未有不立敗者也。

 

故曰針有瀉而無補,於此諸篇之論可知矣。

 

凡用針者,不可不明此針家大義。)

 

故曰刺不知逆順,真邪相搏。

 

(補瀉反施,乃為之逆,不知逆順,則真氣與邪氣相搏,病必甚也。)

 

滿而補之,則陰陽四溢,腸胃充郭,肝肺內 ,陰陽相錯。

 

(益其有餘,故病如此。)

 

虛而瀉之,則經脈空虛,血氣竭枯,腸胃HT 辟,皮膚薄著,毛腠夭 ,予之死期。

 

(損其不足,故病如此。

 

HT ,畏怯也。

 

辟,邪僻不正也。

 

薄著,瘦而澀也。

 

夭,短折也。

 

予,與同。

 

HT ,丑涉切。

 

辟,僻同。

 

,焦同。)

 

故曰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

 

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

 

(上工知陰陽虛實,故能平不平之氣。

 

中工無的確之見,故每多淆亂經脈。

 

下工以假作真,以非作是,故絕人之氣,危人之生也。)

 

必審五臟變化之病,五脈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粗,而後取之也。

 

(五脈,五臟之脈應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6: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