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5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二十 針刺類 持針縱舍屈折少陰無俞268】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22:0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二十 針刺類 持針縱舍屈折少陰無俞268

 

 

(《靈樞‧邪客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願聞持針之數,內針之理,縱舍之意, 皮開腠理奈何?脈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輸於身者,余願盡聞。

 

少敘別離之處,離而入陰,別而入陽,此何道而從行?願盡聞其方。

 

岐伯曰︰帝之所問,針道畢矣。

 

黃帝曰︰願卒聞之。

 

(出、止、徐、疾、入,即五輸之義。

 

別離之處,言經絡之支別離合也。

 

音旱。)

 

岐伯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 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

 

(此下二節,皆言五 之屈折也。

 

大指之端,少商 井也。

 

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 也。

 

凡人身經脈陰陽,以紫白肉際為界,紫者在外屬陽分,白者在內屬陰分,大概皆然。

 

澹,水搖貌。

 

脈至太淵而動,故曰留以澹也。

 

從此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與諸陰絡會於魚際滎也。

 

諸陰皆會於此,故數脈並注。

 

其氣滑利,伏行掌後高骨之下,外屈出寸口而行經渠經也。

 

上至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尺澤合也。

 

乃由此內屈 陰,入腋走肺。

 

然肺經之脈從臟走手為順,此則從手數至臟,故為順行逆數之屈折。)

 

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脈。

 

(中指之端,中沖井也。

 

內屈循中指以上掌中,勞宮滎也。

 

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大陵 也。

 

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間使 經也。

 

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者,曲澤合也。

 

由此上入胸中,內絡於心脈,乃手厥陰經順行逆數之屈 折。

 

按︰本篇於十二經之屈折,獨言手太陰、心主二經者,蓋欲引正下文少陰無 之義,故單以膈上二經為言耳。

 

諸經屈折詳義,已具經脈、本輸等篇,故此不必再詳也。)

 

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 何也?

 

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 焉。

 

(手少陰,心經也。

 

手厥陰,心包絡經也。

 

經雖分二,臟實一原,但包絡在外,為心之衛;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乃精神之所居,其臟堅固,邪不可傷,傷及於心,無不死者。

 

故凡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外之包絡耳。

 

然心為君主之官,而包絡亦心所主,故稱為心主。

 

凡治病者,但治包絡之 ,即所以治心也,故少陰一經所以獨無 焉。

 

詳義出《本輸篇》,見經絡類十六。)

 

黃帝曰︰少陰獨無 者,不病乎?

 

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

 

其余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

 

故本 者,皆因其氣之虛實徐疾以取之。

 

是謂因沖而瀉,因衰而補,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

 

(凡臟腑經絡,有是臟則有是經,臟居於內,經行於外。

 

心臟堅固居內,邪弗能容,而經則不能無病,故少陰經病者,當取掌後銳骨之端,即神門 也。

 

其余脈之出入屈折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者,言少陰心主之,其行相似,故曰本 者,言少陰本經之 ,非上文皆在心包之謂也。

 

然則邪在心包藏者,當治心主之 ;邪在少陰經者,當治本經之 。

 

因其虛實以取之,則邪氣去而真氣固,乃不失諸經天畀之序也。

 

按︰《本輸篇》所載五臟五 ,六腑六 ,獨手少陰經無 ,故此篇特以為問,正欲明心為大主、無容邪傷之義。

 

然既曰無 ,而此節復言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及如心主脈行本 等義。

 

可見心臟無病,則治臟無 ;少陰經有病,則治經有 。

 

故《甲乙經》備載少陰之 ,雲少沖為井,少府為滎,神門為 ,靈道為經,少海為合,於十二經之 始全,其義蓋本諸此。)

 

黃帝曰︰持針縱舍奈何?(縱言從緩,舍言弗用也。)

 

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經脈之本末,皮膚之寒熱,脈之盛衰滑澀。

 

(明此數者,則針之當用不當用,其縱舍可知矣。)

 

其脈滑 而盛者病日進,虛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澀者為痛痺,(此言病氣之盛及元氣之虛者,皆難取速效,當從緩治以漸除之者也。)

 

陰陽如一者病難治,(表裡俱傷、血氣皆敗者,是為陰陽如一,刺之必反甚,當舍而勿針也。)

 

其本末尚熱者病尚在,(胸腹臟腑為本,經絡四肢為末,尚熱者,余邪未盡也,宜從緩治。)

 

其熱以衰者其病亦去矣。

 

(可舍針也。)

 

持其尺,察其肉 之堅脆大小滑澀寒溫燥濕,因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臟而決死生。

 

視其血脈,察其色,以知其寒熱痛痺。

 

(持尺視目義,俱詳脈色類。

 

輕重死生於此可決,皆縱舍之道也。)

 

黃帝曰︰持針縱舍,余未得其意也。

 

(不惟病形輕重有縱舍,而持針之際,其進止退留亦有縱舍,未得其詳,因而復問。)

 

岐伯曰︰持針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虛實而行疾徐,左手執 骨,右手循之,無與肉果,瀉欲端以正,補必閉膚,輔針導氣,邪得淫 ,真氣得居。

 

(持針之道,宜審而慎,必從和緩從容,庶可無誤。

 

故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病之虛實,以施疾徐之法,左手執之,右手循之,必中其穴,無中其肉而與肉果。

 

果即裹也。

 

瀉者欲端以正,補去必閉其膚,以手輔針,導引其氣,必使邪氣淫 而散,真氣得復而居,然後可以去針,此持針縱舍之道也。)

 

黃帝曰︰捍皮開腠理奈何? ,說文︰忮也。

 

謂恐刺傷其皮而開腠理,則奈之何也。)

 

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別其膚,微內而徐端之,適神不散,邪氣得去。

 

(凡用針者,必因其分肉之理,左手循別其肌膚,右手微內而徐端之,則自然從容中 ,神不散而邪氣去,皮腠亦無傷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3:27 , Processed in 0.0781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