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八 經絡類 三經獨動9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12:3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八 經絡類 三經獨動97

 

 

(靈樞動輸篇 全)

 

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

 

(手足之脈共十二經,然惟手太陰、足少陰、足陽明三經獨多動脈,而三經之脈,則手太陰之太淵,足少陰之太溪,足陽明上則人迎,下則沖陽,皆動之尤甚者也。)

 

岐伯曰︰是明胃脈也。

 

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

 

(是明胃脈者,言三經之動,皆因於胃氣也。

 

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盛氣所及,故動則獨甚。

 

此手太陰之脈動者,以胃受水穀而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手太陰經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息行則脈動,故呼吸不已,而寸口之脈亦動而不止也。)

 

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

 

(寸口,手太陰脈也。

 

上下,言進退之勢也。

 

十八,喻盛衰之形也。

 

焉,何也。

 

息,生長也。

 

上十焉息,言脈之進也其氣盛,何所來而生也?下八焉伏,言脈之退也其氣衰,何所去而伏也?此其往還之道,真若有難窮其極者。)

 

岐伯曰︰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反衰,其余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凡脈氣之內發於臟,外達於經,其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言其勁銳之氣不可遏也。

 

然強弩之末,其力必柔,急流之末,其勢必緩。

 

故脈由寸口以上魚際,盛而反衰,其余氣以衰散之勢而逆上,故其行微。

 

此脈氣之盛衰,所以不等也。)

 

黃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胃經脈也。)

 

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沖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 ,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

 

(胃氣上注於肺,而其悍氣之上頭者,循咽喉上行,從眼系入絡腦,出 ,下會於足少陽之客主人,以及牙車,乃合於陽明之本經,並下人迎之動脈,此內為胃氣之所發,而外為陽明之動也。

 

按︰牙車即曲牙,當是頰車也。

 

之釋義雲飢而面黃色,乃與經旨不相合。

 

今據本經所言,如雜病篇曰︰ 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

 

癲狂篇治狂者取頭兩 。

 

蓋皆言頭面之部位也。

 

此節言自腦出 下客主人,則此當在腦之下,鬢之前,客主人之上,其即鬢骨之上,兩太陽之間為 也。

 

音坎,又海敢切。)

 

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

 

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

 

故陰陽俱靜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

 

(此云陰陽上下者,統上文手太陰而言也。

 

蓋胃氣上注於肺,本出一原。

 

雖胃為陽明,脈上出於人迎,肺為太陰,脈下出於寸口,而其氣本相貫,故彼此之動,其應若一也。

 

然人迎屬腑為陽,陽病則陽脈宜大,而反小者為逆。

 

寸口屬臟為陰,陰病則陰脈宜小,而反大者為逆。

 

故四時氣篇曰︰氣口候陰,人迎侯陽也。

 

是以陰陽大小,脈各有體。

 

設陰陽不分,而或為俱靜,或為俱動,若引繩之勻者,則其陰陽之氣,非此則彼,必有偏傾而致病者矣。

 

人迎氣口陰陽詳義,見藏象類十一。)

 

黃帝曰︰足少陰何因而動?(腎經脈也。)

 

岐伯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 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跗上,入大趾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

 

(足少陰之脈動者,以衝脈與之並行也。

 

衝脈亦十二經之海,與少陰之絡同起於腎下,出於足陽明之氣沖,循陰股、 中、內踝等處以入足下;其別者,邪出屬跗上,注諸絡以溫足脛,此太 等脈所以常動不已也。

 

此節與逆順肥瘦篇大同,詳針刺類二十。)

 

黃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情,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營衛之行,陰陽有度,若邪氣居之,則其運行之道,宜相失也,又何能往還不絕?因問其故。)

 

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

 

四街者,氣之徑路也。

 

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

 

黃帝曰︰善。

 

此所謂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此之謂也。

 

(四末,四肢也。

 

十二經皆終始於四肢,故曰陰陽之會,而為氣之大絡也。

 

然大絡雖會於四肢,復有氣行之徑路,謂之四街,如前篇所謂氣街者是也。

 

凡邪之中人,多在大絡,故絡絕則徑通、及邪已行而四末解,彼絕此通,氣從而合,回還轉輸,何能相失?此所以如環無端,莫知其紀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0:37 , Processed in 0.1875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