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3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六 脈色類 脈有陰陽真臟73】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12:2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六 脈色類 脈有陰陽真臟73

 

 

(素問陰陽別論)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

 

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四經應四時,肝木應春,心火應夏,肺金應秋,腎水應冬;不言脾者,脾主四經,而土王四季也。

 

十二從應十二月,手有三陰三陽,足有三陰三陽,以應十二月之氣,而在人則應十二經之脈也。

 

所謂從者,即手之三陰從臟走手等義。)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脈有陰陽,最當詳辨。

 

必知陽脈之體,而後能察陰脈;必知陰脈之體,而後能察陽脈。

 

陽中有陰,似陽非陽也;陰中有陽,似陰非陰也。

 

辨陰陽未必難,辨真假為難耳。

 

誤認者殺人反掌。)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陽者,如下文所謂胃脘之陽,即胃氣也。

 

五者,即五臟之脈,如肝弦、心鉤、脾 、肺毛、腎石也。

 

以一臟而兼五脈、則五臟互見,是為五五二十五脈也。

 

然五臟之脈,皆不可以無胃氣,故曰凡陽有五;而二十五脈亦皆不可無胃氣,故又曰五五二十五陽也。)

 

所謂陰者真臟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

 

(陰者,無陽之謂。

 

無陽者,即無陽明之胃氣,而本臟之陰脈獨見,如但弦但鉤之類,是為真臟,胃氣敗也,故必死。)

 

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胃屬陽明。

 

胃脘之陽,言胃中陽和之氣,即胃氣也,五臟賴之以為根本者也。

 

故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脈無胃氣亦死,即此之謂。

 

脘音管。)

 

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能別陽和之胃氣,則一有不和,便可知疾病之所。

 

能別純陰之真臟,則凡遇生克,便可知死生之期也。

 

按︰玉機真臟論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其義與此互有發明,所當並考,見藏象類二十四。

 

別音鱉。)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三陽在頭,指人迎也。

 

三陰在手,指氣口也。

 

太陰陽明論曰︰陽明者表也,為之行氣於三陽。

 

蓋三陽之氣,以陽明胃氣為本,而陽明動脈曰人迎,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故曰三陽在頭。

 

又曰︰足太陰者三陰也,為之行氣於三陰。

 

蓋三陰之氣,以太陰脾氣為本,然脾脈本非氣口,何雲在手?如五臟別論曰︰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而變見於氣口,氣口亦太陰也。

 

故曰三陰在手。

 

上文以真臟胃氣言陰陽,此節以人迎氣口言陰陽。

 

蓋彼言脈體,此言脈位,二者相依,所謂一也。

 

氣口義見藏象類十一。)

 

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此與前節稍同而復言之者,蓋前以真臟胃氣言,而此以陰陽表裡言,是正與玉機真藏論者同,二義相關,皆不可缺,觀者當會通其意可也。

 

忌時,言氣有衰王,病有時忌也。)

 

謹熟陰陽,無與眾謀。

 

(陰陽之理,不可不熟,故曰謹。

 

獨聞獨見,非眾所知,故無與謀。)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

 

(脈之陰陽,其概如此。

 

得陽者生,得陰者死,此其要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3:3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