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8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針灸直指 附錄48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2 21:2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針灸直指 附錄481

 

 

或悶︰《內經》治病,湯液醪醴為甚少,所載服餌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則明針法,無慮十八九。

 

厥後方藥之說肆行,而針灸之法僅而獲存者,何也?曰︰《內經》,上古書也。

 

上古之人,其知道乎,勞而不至倦,逸而不至流。

 

食不肥鮮,以戕其內;衣不蘊熱,以傷其外。

 

起居有常,寒暑知避,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病安從生?雖有賊風虛邪,莫能深入,不過湊於皮膚,經滯氣鬱而已。

 

以針行滯散則病隨已,何待於湯液醪醴耶?當今之世,道德以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縱欲以竭其精,多慮以散其真,不知持滿,不解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寒暑不避,故病多從內生,外邪亦易中也。

 

經曰︰針刺治其外,湯液治其內。

 

病既屬內,非藉湯液之蕩滌,其能濟乎?此和緩以後,方藥盛行,而針灸罕用者,實由世不古若,人非昔比,病有深淺,治有內外,非針灸宜於古而不宜於今,非湯液宜於令而不宜於古也。

 

經曰︰上古作湯液,為而弗服;中古之時,服之萬全;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針灸治其外。

 

雖形弊血盡而功不立,此之謂也。

 

或問︰經病絡病,治有異乎?經曰︰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肺。

 

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

 

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

 

如此,則治其經焉。

 

今邪客於皮毛,入舍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

 

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故曰繆刺。

 

或問︰病有在氣分者,在血分者,不知針家亦分氣與血否?曰︰氣分血分之病,針家亦所當知。

 

病在氣分,游行不定;病在血分,沉著不移。

 

以積塊言之,腹中或上或下,或有或無者,是氣分也;或在兩脅。

 

或在心下,或在臍上下左右,一定不移,以漸而長者,是血分也。

 

以病風言之,或左手移於右手,右足移於左足,移動不常者,氣分也;或常在左足,或偏在右手,著而不走者,血分也。

 

凡病莫不皆然。

 

須知在氣分者,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

 

在左取右,在右取左。

 

在血分者,隨其血之所在,應病取之。

 

苟或血病瀉氣,氣病瀉血,是謂誅伐無過,咎將誰歸? 或問︰賦言男子之氣,早在上而晚在下;女子之氣,早在下而晚上。

 

午前為早,午後為晚。

 

從腰以上為上,從腰以下為下。

 

男子早針,氣乃上行;晚針,氣乃下行。

 

女子早針,氣乃下行;晚針,氣乃上行。

 

其說亦有據乎?經曰︰榮氣行於肺中,周身五十度,無分晝夜,至平旦與衛氣會於手太陰。

 

衛氣行於脈外,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平旦與榮氣會於手太陰,是則衛氣之行,但分晝夜,未聞分上下也。

 

男女臟腑經絡、氣血往來,未嘗不同也。

 

今賦所言早晚,似涉無稽之說,安可以為涉哉﹗或問︰睛明、迎香、承泣、絲竹空皆禁灸,何也?曰︰四穴近目,目畏火,故禁灸也,以是推之,則知睛明可灸,王注誤也。

 

或問︰迎而奪之,隨而濟之,此固言補瀉也。

 

其義何如?曰︰迎者,逢其氣之方來,如寅時氣來注於肺,卯時氣來注於大腸。

 

此時肺、大腸氣方盛,而奪瀉之也。

 

隨者,氣之方去,如卯時氣去注大腸,辰時氣去注於胃。

 

肺與大腸,此時氣虛而補濟之也。

 

餘仿此。

 

或問︰ 穴針入幾分、留幾呼之說。

 

曰︰愚以為初不如是相拘。

 

蓋肌肉有淺深,病去有遲速。

 

若肌肉濃實處,則可深;淺薄處,則宜淺。

 

病去則速出針,病滯則久留針為可耳,故曰︰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也。

 

或問︰孫氏以灸為閉門趕賊,何如?曰︰夫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則火氣與邪氣去矣。

 

此《內經》火瀉法也,又胡為而閉其門乎?至於氣,針雖微,妄加無病,則氣之瀉若河決下流,不可以其微而忽之也。

 

孫氏之云,特歸重於火針耳。

 

要之言不能無弊,故曰立言難。

 

或問︰人神隨年歲巡歷於人身,尻神逐日坐臨於人。

 

若人死,此神與之俱死乎?抑出於人之身,飄流於天地間而失所依乎?抑別求人而附之乎?若別欲依人,則人人自有神矣。

 

無人可依,神亦離散矣。

 

既曰神,則靈變莫測者也,何必求人而附之乎?人之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胡不驅此神使身安而不為針灸所犯乎?曰人神,曰尻神,後世術家之言,《素》《難》未有也,何足信哉? 或問︰十二經絡、○穴、各有流注,衰旺之時,按時補瀉固是。

 

今病在各經絡者,或按時亦能去病,蓋病著於經,其經自有虛實,補虛瀉實,亦自中病也。

 

病有一針而愈,有數針始愈,蓋病有新故淺深。

 

新且淺,一針可愈;若深痼者,必屢針可去,如服藥然,有一二劑病愈,有服至四五十劑而愈者。

 

今用針一次而病不退,則不復針,如之何其取效也?或問︰針形至微,何以能瀉有餘,補不足?曰︰如氣球然。

 

方其未有氣也,則○塌不堪蹴踢,及從竅吹之,則氣滿起胖,此虛則補之之義也;去其竅之所塞,則氣從竅出,復 塌矣,此實則瀉之之義也。

 

或問︰《銅人》、《千金》等書空穴多,《十四經發揮》所載空穴少,如風市、督俞、金津、玉液等穴,彼有此無,不同何也?曰︰《十四經發揮》據《素問‧骨空篇》論及王注,若《銅人》、《千金》纂偏書,非黃岐正經也。

 

或問︰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何謂也?經曰︰虛者補其母,母能令子實也;實者瀉其子,子能令母虛也。

 

假令肝病,虛則補厥陰之合曲泉,實則瀉厥陰之滎行間。

 

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病,不中他邪,當自取其經,如井取心滿之類。

 

正經自病,所謂憂愁思慮則傷心,強力入水則傷腎是也。

 

不虛不實是諸臟不相乘,故云自取其經。

 

或問︰今醫用針,動輒以袖覆手,暗行指法,謂其法之神秘,弗輕示人,惟恐盜取其法者,不知果何法耶?曰︰《金針賦》十四法與夫青龍擺尾等法,可謂已盡之矣。

 

舍此而他求法之神秘,吾未之信也。

 

今若此者,不過過為詭妄,以欺人耳。

 

縱為至巧,殆必神亦不佑,針亦不靈也,奚足尚哉﹗或問︰有醫置針於穴,略不加意,或談笑,或飲酒,半晌之間,又將針捻幾捻,令呼幾呼,仍復登筵以飲,然後起針,果能愈病否乎?曰︰經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又云︰手動若務,針耀而勻,靜意視義,觀適之變。

 

又云︰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

 

又云︰如待所貴,不知日暮。

 

凡此數說,敬乎怠乎?又云︰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

 

謂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氣來實牢濡虛,以隨濟迎奪而為得失也。

 

又曰︰有見如人,有見如出。

 

蓋謂入者以左手按穴,待氣以至乃下針,候其氣盡乃出針也。

 

若此者,俗工之事也,不敬孰甚哉﹗或問︰用針渾是瀉而無補,古今用之,所以導氣,治之以有餘之病也,令人鮮用之。

 

或知其無補而不用,抑元氣稟賦之簿,而不用歟?或斫喪之多而用針無益歟?抑不善用而不用歟?經曰︰陽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針乃砭石所製,既無氣無味,破皮損肉,發竅於身,氣皆自竅出矣,何得為補?經曰︰氣血陰陽俱不足,勿取以針,和以甘藥是也。

 

又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皆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重竭其氣,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

 

若此語者,皆是有瀉而無補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10 學習 +10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 08:45 , Processed in 0.35937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