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運氣易覽明 六氣標本論342】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2 20:15: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運氣易覽明 六氣標本論342

 

 

夫經之立法,意溢言表者多矣。

 

余嘗觀運氣微旨篇、六化圖序,及夫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云云之說,經旨既秘而未發,而擇者又謬言滋惑。

 

但其曰︰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

 

又有從本從標、從本從中之治,昭然三氣分疊,則微旨猶有可究者。

 

於是援引經旨,參以己見,附以標本同異從舍之治。

 

未敢自以為是也,然亦可為迷心傳注者之一悟也。

 

《素問‧六微旨篇》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

 

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

 

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

 

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金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

 

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

 

標本不同,氣應異象。

 

至真要大論篇曰︰六氣標本,所從不同,奈何?

 

岐伯曰︰氣有從本者,有從標從本者,有不從標本者也。

 

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

 

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

 

王注︰少陽之本火,太陰之本濕,本末同,故從本也。

 

少陰之本熱,其標陰;太陽之本寒,其標陽,本末異,故從標從本;陽明之中太陰,厥陰之中少陽,本末與中不同,故不從標本從乎中也。

 

滑注︰陽明本燥標陽中濕,厥陰本風標陰中火。

 

惟此二經本未與中不同,故治從本。

 

宦謂︰六氣者,行乎天地之間,而施德化政令者也。

 

(經曰︰東方生風,風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榮,其政舒啟,其令風之類是也。)

 

若夫平氣之歲,(如丁卯、戊午、甲辰、甲戌、己丑、己未、丙子之類,謂之平氣之歲是也。)

 

物生脈應,氣化各得其常。

 

若當歲氣有太過不及之差,則有勝負發淫乘之變。

 

人居氣交之中,感之而為病焉。

 

其治也,有從乎本、從標從本、從中之異。

 

其說雖見運氣諸篇,而實與經臟証治相為表裡者也。

 

考之經,以天之六化之氣寒暑燥濕風火為本,以三陰三陽之位為標。

 

所謂中見者,以陰陽表裡之相通者互相取之。

 

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其化氣,則尊之面南為本,而上居以應天;其本之下,以中見之氣面北,而中處以應人;其中見之下,以標下三陰三陽為標,居之於下以應地。

 

經於標之一氣未瑩,愚竊推之。

 

標之位,猶有地之六氣應之,如初風木,二君火,三相火,四濕土,五燥金,而終寒水。

 

地氣之下應者既異,則三陰三陽之加臨,亦從其化矣。

 

所謂標本不同,氣應異象者,此也。

 

又造化之理,陽主進,故以九為老;陰主退,故以六為老。

 

故凡本氣之所在,必審本位之陰陽而進退之,俱由風木而左旋,當其見下之一氣以為標之所治,則標本中見,三才之氣可列矣。

 

標本同者從本,有互相為標本者,則亦互相從,標本不同者從乎中焉。

 

如少陽之上,火氣為本,中見厥陰風木,以風為中氣。

 

而少陽為標,則以少陽左位陽明以為地氣風木之所始。

 

循次左行,至見下標位,當其三氣,相火應之。

 

此標本俱火,故從本之火也。

 

又如太陰之上,濕氣為本,中見陽明燥金,以燥為中氣。

 

而太陰為標,則以太陰右位少陰以為地氣風木之所始。

 

循次左行,至見下標位,其四氣,濕土應之。

 

此標本俱濕,故從本之濕也。

 

是少陽太陰標本俱同,故從化生於本者論也。

 

又如少陰之上,熱氣為本,中見太陽寒水,以寒為中氣,而少陰為標。

 

少陰宜右退而左數之,則終氣寒水當標之位,而標之少陰亦從寒化矣。

 

此本熱而標寒,故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

 

治者或從熱而從寒也。

 

又如太陽之上,寒氣為本,中見少陰熱氣,以熱為中氣,而太陽為標。

 

太陽宜左進而順數之,則二氣君火當標之位,而標之太陽亦從熱化矣。

 

此本寒而標熱,故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濕。

 

治者或從寒而從熱也。

 

是少陰太陽互為標本,故有標本之化者論也。

 

又如陽明之上,燥氣為本,中見太陰濕土。

 

以濕為中氣,而陽明為標。

 

從陽明左位太陽數起,循次左行,至見下標位,當其四氣,濕土應之,則標之陽明亦從濕化矣。

 

此本燥而標濕,為標本不同,故不從標本,從乎中之濕也。

 

又如厥陰之上,風氣為本,中見少陽火氣。

 

以火為中氣,而厥陰為標。

 

從厥陰右位太陽數起,循次左行,至見下標位,當其五氣,燥金應之,則標之厥陰亦從燥化矣。

 

此本風而標燥,亦為標本不同,故不從標本從乎中之火也。

 

是陽明厥陰標本不同,故以中氣為化者論也。

 

此皆有自然之法象存焉,而豈人意所可損益者哉﹗概而言之,太陰陽明從乎濕也,少陰太陽從熱而從寒也,厥陰少陽從乎火也。

 

今以太陰陽明從濕之治言之。

 

有手太陰肺臟受濕而為喘急,或聲音如從瓮中所出等証,治用葶藶、木通之類。

 

又有足太陰脾臟受濕而為痞滿等証,治用大消痞丸之類;或為四肢浮腫,肉按如泥等証,治用胃苓湯之類;或為肢體沉重嗜臥等証,治用蒼朮、羌活之類。

 

又有足陽明胃腑,因於飲水不散,而為胸腹脹滿,漱水不咽等証,治用五苓散加半夏之類,甚者用牽牛、甘遂之類。

 

又有陽明胃經受濕,而為面目浮腫等証,治用蒼朮、羌活之類。

 

又有手陽明濕勝而為濡瀉等証,治用五苓散之類。

 

此皆太陰陽明從濕之治也。

 

又以少陰太陽從熱從寒之治而言之,有手少陰心熱而為心神不足不安者,治用朱砂安神丸之屬;或為瘡瘍,或為目中發熱,熱見血脈者,治用黃連瀉心湯之屬;又有胃腑實熱乘心而為譫語者,治用大承氣湯之屬;又有傷寒下早,心臟結熱而為痞滿者,治用黃連、枳實之屬。

 

經曰中滿者,瀉之於內者,此也。

 

若心下痞硬者,大承氣湯主之。

 

又有少陰心火亢極而為惡寒戰栗者,此本熱而標似寒也,治用散火之劑。

 

又有少陰心臟虛寒而為惡寒者,治用人參、附子、赤石脂之屬。

 

王太仆益火之原,以消陰翳者,此也。

 

又有少陰腎熱而為遺精者,治用珍珠丸加椿根皮之屬,或為躁心者,治用知母之屬。

 

有傷寒熱傳少陰腎經,而為口燥舌乾等証,治用桂枝湯之屬。

 

又有少陰腎寒,而為身體骨節痛手足寒脈沉者,治用附子湯之屬。

 

經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者,此也。

 

又有手足太陽小腸膀胱腑寒,而為冷淋小便數起不通得寒戰而解者,治用生附湯之屬;或為小便清白,或為小便不禁,或為久下滯濁等証,治用薑、附之屬。

 

又有太陽膀胱經虛寒而脈浮自汗,微惡寒,小便數,煩心攣急等証,治用桂枝加附子湯之屬。

 

又有太陽小腸膀胱腑熱,而為溺秘等証,治用黃柏、知母之屬。

 

經曰︰小腸移熱於膀胱,膈腸不便者,此也。

 

或為熱淋赤濁溺血等証,治用黃柏、知母、梔子。

 

經曰︰胞移熱於膀胱為癃溺血者,此也。

 

又有太陽膀胱火邪,而為足膝紅腫者,治用當歸、生地黃、黃柏、龍膽草、防己、蒼朮、紅花之屬。

 

又有寒傷足太陽經,惡寒發熱,頭項強痛,傳入膀胱之腑而為小便赤澀者。

 

此本寒而標熱也,先用麻黃湯解之,後用五苓散利之。

 

經曰︰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者,此也。

 

又有足太陽經外邪鬱熱,入裡傳變,瀉利清穀,或為腹脹而惡寒發熱,頭疼身痛,表証猶在者,此本熱而標寒也。

 

先用薑附湯溫之,後用桂枝湯解之。

 

經曰︰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者,此也。

 

此皆少陰太陽從熱從寒之治者也。

 

又以厥陰少陽從火之治言之,有手厥陰經熱而為掌熱者,治用柴胡、黃芩、黃連、連翹之屬。

 

又有少陽三焦腑熱等証,治用三補丸之類。

 

又有足厥陰肝熱而為脅痛者,治用當歸龍薈丸之類;或為熱証左脅起者,治用抑青丸之類。

 

又有小兒肝受風熱而為驚搐者,治用鎮驚丸之類。

 

又有足少陰膽熱而為口苦者,治用柴胡、黃芩之類。

 

又曰肝熱者則口苦,膽熱而為貪睡者,治用生酸棗仁、苦茶之類。

 

又有手足少陽經鬱熱不散,而為耳聾胸脅痛等証,治用小柴胡湯之類;或為耳鳴,治用清氣化痰丸之類;或為瘰癧者,治用破結散之類;或為發斑者,治用連翹防風湯之類;或為寒熱瘧疾者,治用青皮湯之類;或為喉痺者,治用甘桔東加防風、荊芥、梔子、紫蘇、天花粉之類。

 

此皆厥陰少陽從火之治者也。

 

故《國小》云︰肝膽由來從火治,三焦心主都無異。

 

脾胃常從濕處求,肺與大腸同濕類。

 

心腎小腸與膀胱,寒熱隨宜毋執滯之類,即其義也。

 

少陽從本之圖 PS127a50.bmp (缺)

 

太陰從本之圖 PS127a51.bmp (缺)

 

若夫二子之注,隨文釋義而已。

 

如標位屬陽者,則曰標陽;屬陰者則曰標陰。

 

殊不知標有風火熱濕燥寒六氣之異,乃以陰陽二字統之可乎?抑考之經有云︰明之標本,萬舉萬全;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蓋標本之說,上窮天文,下察地理,中紀人事。

 

其為道也甚大,其為理也甚微,其取用也無窮,其推行也有準。

 

明乎此者,通天地人三才之道者流也。

 

少陰從本從標之圖 PS127a52.bmp (缺)

 

太陽從本從標之圖 PS127a53.bmp (缺)

 

陽明從中之圖 PS127a54.bmp (缺)

 

厥陰從中之圖 PS127a55.bmp (缺)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10 學習 +10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6 06:45 , Processed in 0.18750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