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4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衛生寶鑒 卷十六 泄痢門 泄痢論59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2 15:2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衛生寶鑒 卷十六 泄痢門 泄痢論591

 

 

論曰。

 

臟腑泄痢。

 

其證多種。

 

大抵從風濕熱論之。

 

是知寒少熱多。

 

寒則不能久也。

 

故曰暴泄非陰。

 

久泄非陽。

 

論云。

 

春宜緩形。

 

形緩動則肝木乃榮。

 

反靜密則是行秋令。

 

金能制木。

 

風氣內藏。

 

夏至則火盛而金去。

 

獨火木旺而脾土損矣。

 

輕則飧泄。

 

身熱脈洪。

 

穀不能化。

 

重則下痢。

 

膿血稠黏。

 

裡急後重。

 

故曰諸泄稠黏。

 

皆屬於火。

 

經曰。

 

溲而便膿血。

 

知氣行而血止。

 

也宜大黃湯下之。

 

是為重劑。

 

黃芩芍藥湯。

 

是為輕劑。

 

是實則泄其子。

 

木能自虛而脾土實矣。

 

故經曰。

 

春傷於風。

 

夏為飧泄。

 

此逆四時之氣。

 

人所自為也。

 

有自太陰脾經受濕。

 

而為水泄虛滑。

 

身重微滿。

 

不知穀味。

 

假令春宜益黃散補之。

 

夏宜泄之。

 

法云。

 

宜補、宜泄、宜和、宜止。

 

和則芍藥湯。

 

止則訶子湯。

 

久則防變而為膿血。

 

是脾經傳受於腎。

 

謂之賊邪。

 

故難愈也。

 

若先利而後滑。

 

謂之微邪。

 

故易痊也。

 

此皆脾土受濕。

 

天之所為也。

 

雖聖智不能逃。

 

口食味。

 

鼻食氣。

 

從鼻而入。

 

留積於脾而為水泄也。

 

有厥陰經動。

 

下痢不止。

 

其脈沉而遲。

 

手足厥逆。

 

膿血稠黏。

 

此為難治。

 

宜麻黃湯、小續命湯汗之。

 

法云。

 

謂有表邪縮於內。

 

當散表邪而自愈。

 

有暴下無聲。

 

身冷自汗。

 

小便清利。

 

大便不禁。

 

氣難布息。

 

脈微。

 

嘔吐。

 

急以重藥溫之。

 

漿水散是也。

 

故法云。

 

後重者宜下。

 

腹痛者當和。

 

身重者除濕。

 

脈弦者去風。

 

膿血稠黏者。

 

以重藥竭之。

 

身冷自汗者。

 

以毒藥溫之。

 

風邪內縮者。

 

宜汗之則愈。

 

 溏為痢。

 

當溫之而已。

 

又云。

 

在外者發之。

 

在內者下之。

 

在上者涌之。

 

在下者竭之。

 

身表熱者內疏之。

 

小便澀者分利之。

 

又曰。

 

盛者和之。

 

去者送之。

 

過者止之。

 

兵法有云。

 

避其來銳。

 

擊其惰歸。

 

泄之謂也。

 

(上出活法機要)。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2:3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