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注意血管收縮 藥膳防血壓高】
更新日期:2010/10/27 00:2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天氣轉為濕冷,血壓偏高的民眾容易因血管收縮而更難控制。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黃建榮昨日指出,即使天氣轉涼,體質壯實、面紅耳赤,屬上亢型的民眾在藥膳中使用天麻、鉤藤等藥材,有助降壓,不見得通通需要傳統的溫補方。
北台灣低溫近來在18-20度左右,很多民眾想到溫補的方劑;
對此,中醫師黃建榮指出,天氣變涼,民眾大都先想到十全大補湯之類的藥方,但體質偏熱、壯實、排便硬、脈跳不弱、臉色紅潤,所謂「肝陽上亢」的民眾,倘若伴隨血壓偏高,反而需考慮使用天麻、鉤藤等藥材,不需溫補或熱補。
但具體用藥選擇仍需先諮詢醫師。
中醫師黃建榮表示,天麻常與魚類搭配料理,天麻魚頭湯就是著名的的藥膳,有些許降壓的效果。
改善血壓飆高、頭脹痛、面紅耳赤、煩躁易怒等症狀,中醫常使用天麻鉤藤飲或鉤藤飲來治療。
臨床上,天麻鉤藤飲對於伴隨頭暈、體質偏熱的頭痛患者效果較佳。
不僅對於頭痛,在治療臨床上腦血管疾病發作,卻頭脹痛、兼有煩躁易怒、舌色紅,舌苔黃時,中醫也常用天麻鉤藤飲為主方。
短暫腦缺血性發作或暴亢性的出血型中風患者若言語困難,又面紅目赤,心煩易怒,脈弦而有力,口苦咽乾,舌色紅,需要使用涼血中藥抑制這些症狀表現,天麻鉤藤飲中天麻、鉤藤、菊花、夏枯草、生石決明、黃芩、山梔子、地龍、川牛膝等分別扮演抑制出血,消炎與鎮靜的作用。
在濕冷夾雜的天候下,門診中上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
中醫師黃建榮指出,九味羌活湯、荊防敗毒散等同時去寒除濕的藥方使用率較高。
中醫師黃建榮表示,濕冷交雜時,單純薏仁、茯苓之類的利水藥材效果不明顯,對於有呼吸道症狀的民眾,需考慮兼有去風寒效果的方劑。
如果沒有發炎的症狀,氣溫降低時,醫師建議可在熱湯中酌加蔥、薑,蒜,當歸等,並建議適度使用暖暖包熱敷,不妨開除濕機,減少濕氣的影響。
黃建榮進一步指出,近來門診中增加最多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伴隨頸部僵硬及頭痛症狀的患者。
天氣漸漸轉涼,正是感冒、流感好發季節,抵抗力較差的老人更容易罹患。
流感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與一般感冒所產生的症狀雖有部分相同,但程度卻顯嚴重許多,流行性感冒除可能持續高燒3至4天外,同時還會出現頭痛、喉嚨痛、咳嗽、鼻塞、流鼻水、聲音沙啞等症狀,痊癒的時間因人而異,最長的可能需幾星期才會完全恢復。
流感的感染途徑是飛沫傳染,因此只要被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就有可能將病毒傳播出去,尤其在學校、辦公室、家庭等團體生活等場所,若有人感染就容易傳染出去,其中以抵抗力較差的幼童及老年人更容易被傳染。
重度呼吸道感染高危險群主要包含罹患糖尿病、心肺疾病、中風、肺結核、塵肺症等重大傷病的65歲以上老人,以及罹患糖尿病、中風而居住於安養等機構的受照顧者與工作人員。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27/128/2fpun.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