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內經要旨 病能篇第三56】
腹中論篇 帝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
岐伯對曰︰名為鼓脹。
曰︰治之奈何?
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
曰︰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
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曰︰病名血枯。
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
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曰︰治之奈何?
曰︰以四烏 骨一 茹二物並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按烏 骨、 茹、鮑魚汁,皆攻積血,散惡血,雀卵治陰痿,起陰之藥,並非生血治血枯劑,學人詳之。
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否?曰︰病名伏梁。
曰︰何因而得之?
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曰︰何以然?
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上鬲,挾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
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
此伏梁,衝脈之為病。
以其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上行循腹,下行絡陰,上則迫近於胃脘,下則因薄於陰器。
若因薄於陰,則便下膿血;若迫近於胃,則病氣上出於鬲,復俠胃脘,內長其癰也。
所以然者,以本有大膿血在腸胃之外故也,久則難治。
居臍上為近心,故為逆;居臍下為遠心,故為從。
亟,數也。
奪,去也。
言其不可移動,但數數去之斯可矣。
曰︰人有身體髀股 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
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
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
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
此亦衝脈之病,所以髀股 皆腫,亦名伏梁。
其氣溢於大腹著肓之原,故環臍而痛。
不可動,謂不可用大毒之藥,擊動而峻下之,則為水而溺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