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 卷三 腎膀胱部第五25】
腎象木,與膀胱合為腑(膀胱為津液之腑)。
其經足少陰(足少陰腎脈也),與足太陽為表裡(足太陽膀胱脈也)。
其 脈沉(沉,腎脈之大形也),其相秋三月,(秋金王水相)。
其王冬三月,廢春三月,囚夏三月,其死季夏六月。
其王日壬 癸,王時人定、夜半;其困日丙丁,困時禺中、日中;其死日戊己,死時食時、日 。
其神志(腎之所藏者志也),其主 液,其養骨,其候耳,其聲呻,其色黑,其臭腐,其液唾,其味鹹,其宜酸,其惡甘。
腎俞在背第十四椎,募在京門; 膀胱俞在第十九椎,募在中極。
(橫骨上一寸,在臍下五寸前陷者中)上新撰。
腎者北方水,萬物之所藏(冬則北方用事,王在三時之後,腎在四臟之下,故王北方也,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百蟲伏蟄(冬伏蟄不食之蟲,言有百種也),陽氣下陷,陰氣上升。
陽氣中出,陰氣烈為霜,遂不上升,化為雪霜,猛獸伏蟄,蜾蟲匿藏(陽氣下陷者,謂降於土中 也。
其氣猶越而升出,陰氣在上寒盛,陽氣雖升出而不能自致,因而化作霜雪。
或謂陽氣中出,是十月則霜降。
猛獸伏 蟄者,蓋謂龍蛇冬時而潛處。
螺蟲,無毛甲者,得寒皆伏蟄,逐陽氣所在,如此避冰霜,自溫養也)。
其脈為沉。
沉為陰,在裡,不可發汗,發則蜾蟲出,見其霜雪(陽氣在下,故冬脈沉,溫養於臟腑,此為裡實而表虛,複從外發其汗,此為 逆治,非其法也。
猶百蟲伏蟄之時,而反出土見於冰霜,必死不疑。
逆治者死,此之謂也)。
陰氣在表,陽氣在臟,慎不 可下,下之者傷脾,脾土弱即水氣妄行(陽氣在下,溫養諸臟、故不可下也。
下之既損於陽氣,而脾胃複傷。
土以防水,而今反傷之。
故令水得盈溢而妄行也)。
下之者,如魚出水,蛾入湯(言治病逆,則殺人,如魚出水,蛾入湯火之中,立 死),重客在裡,慎不可熏,熏之逆客,其息則喘(重客者,猶陽氣也,重者,尊重之貌也。
陽位尊處於上,今一時在下,非其常所,故言客也。
熏謂燒針,及以湯火之輩熏發其汗,如此則客熱從外入,與陽氣相薄,是為逆也。
氣上熏胸中,故令喘息)。
無持客熱,令口爛瘡(無持者,無以湯火發熏其汗也。
熏之則火氣入裡為客熱,故令其口生瘡)。
陰脈且解,血散不通,正陽遂厥,陰不往從(血行脈中,氣行脈外,五十周而複會,如環之無端也。
血為陰,氣為陽,相須而行。
發其汗,使陰陽離別,脈為解散,血不得通。
厥者,逆也,謂陽氣逆而不複相朝使。
治病失所,故陰陽錯逆,可不慎也),客熱狂入,內為結胸(陰陽錯亂,外熱狂入,留結胸中也)。
脾氣遂弱,清溲痢通。
(脾主水穀,其氣微弱,水穀不化,下痢不息,清者,廁也,溲從水道出,而反清溲者,是謂下痢至廁也)上四時經。
黃帝問曰︰冬脈如營,何如而營?
岐伯對曰︰冬脈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故其氣來沉以摶,(甲乙作濡) 故曰營。
反此者病。
黃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 中。
黃帝曰︰冬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如何?
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解,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 飢,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黃赤。
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
冬以胃氣為本。
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
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真腎脈至,摶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色黃黑不澤,毛折,乃死。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
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
(凡人以水穀 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
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 石也)腎藏精,精舍志。
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傷志則善忘其前言,腰脊痛,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
冬 腎水王,其脈沉濡而滑,曰平脈。
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腎,土之克水,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一本云:日、月、 年數至一,忌戊己)。
反得弦細而長者,是肝之乘腎,子之扶母,為實邪,雖病自愈。
反得浮(《千金》作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腎,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
反得洪大而散者(《千金》作浮大而洪),是心之乘腎,火之陵水,為微邪,雖病即瘥。
腎脈沉細而緊,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病;四至,脫精;五至,死;六至,命盡。
足少陰脈也。
腎脈急甚,為骨痿、癲疾;微急,為奔豚、沉厥,足不收,不得前後。
緩甚,為折脊;微緩,為洞下,洞下者食不 化,入咽還出。
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臍下以至小腹腫,垂垂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為洞泄;微小,為消癉。
滑甚,為癃 ;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目無所見,視見黑花。
澀甚,為大癰;微澀,為不月水,沉痔。
足 少陰氣絕則骨枯。
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
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骨也,骨肉不相親則肉濡而卻,肉濡而卻 故齒長而垢,(《難經》垢字作枯)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
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上《素問》《針經》、張仲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