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6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匱玉函經二注 痰飲咳嗽病脈証治第十二1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9 14:1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金匱玉函經二注 痰飲咳嗽病脈証治第十二14

 

 

(論一首脈証二十一條方十九首)

 

問曰:夫飲有四。

 

何謂也?師曰:有痰飲。

 

有懸飲。

 

有溢飲。

 

有支飲。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

 

師曰:其人素盛。

 

今瘦。

 

水走腸間。

 

瀝瀝有聲。

 

謂之痰飲。

 

飲後水流在脅下。

 

咳吐引痛。

 

謂之懸飲。

 

飲水流行。

 

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

 

身體疼重。

 

謂之溢飲。

 

咳逆倚息。

 

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

 

謂之支飲。

 

〔衍義〕水性走下,而高原之水。

 

流入於川。

 

川入於海。

 

塞其川,則洪水泛溢,而人之飲水亦若是。

 

內經曰:飲入於胃。

 

游溢精氣。

 

上輸於脾。

 

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

 

五經並行。

 

今所飲之水。

 

或因脾土壅塞而不行。

 

或因肺氣澀滯而不通。

 

以致流溢。

 

隨處停積。

 

水入腸間者,大腸屬金主氣。

 

小腸屬火。

 

水與火氣相搏。

 

氣火皆動,故水入不得流走腸間。

 

瀝瀝有聲,是名痰飲。

 

然腸胃與肌膚為合。

 

素受水穀之氣。

 

長養而肥盛。

 

今為水所病,故肌肉消瘦也。

 

水入脅下者,屬足少陽經。

 

少陽經脈從缺盆下胸中。

 

循脅裡。

 

過季脅之部分,其經多氣。

 

屬相火。

 

今為水所積,其氣不利。

 

從火上逆胸中。

 

遂為咳吐。

 

吊引脅下痛,是名懸飲。

 

水泛溢於表。

 

表陽也。

 

流入四肢者,四肢為諸陽之本。

 

十二經脈之所起。

 

水至其處。

 

若不勝其表之陽,則水散當為汗出。

 

今不汗,是陽不勝水。

 

反被阻礙經脈榮衛之行,故身體疼重,是名溢飲。

 

水流入腸間。

 

宗氣不利。

 

陽不得升。

 

陰不得降。

 

呼吸之息。

 

與水迎逆於其間。

 

遂作咳逆倚息。

 

短氣不得臥。

 

榮衛皆不利,故形如腫也,是名支飲。

 

水在心。

 

心下堅築。

 

短氣。

 

惡水不欲飲。

 

〔衍義〕心屬火。

 

火、陽也。

 

陽主動。

 

腎屬水。

 

水、陰也。

 

陰主靜。

 

靜則堅。

 

今水在心下。

 

水克火。

 

水守於外,故堅。

 

火內鬱不寧,故築築然動而短氣。

 

水既外停,故惡水不欲飲也。

 

水在肺。

 

吐涎沫。

 

欲飲水。

 

〔衍義〕仲景凡出病候。

 

隨其臟氣變動而言之。

 

不拘定於何邪也。

 

如吐涎沫。

 

屬肺臟。

 

在肺痿証中者,上焦有熱者,肺虛冷者,皆吐涎沫。

 

今水在肺亦然。

 

蓋肺主氣。

 

行榮衛。

 

布津液。

 

諸邪傷之。

 

皆足以閉塞氣道,故榮衛不行。

 

津液不布。

 

氣停液聚。

 

變成涎沫而吐出之。

 

若咳若渴者,亦肺候也。

 

皆無冷熱之分。

 

但邪與氣相擊則咳。

 

不擊則不咳。

 

津液充其玄府則不渴。

 

燥之則渴。

 

隨所變而出其病。

 

亦不止於是也,而在他証。

 

方後更立加減法。

 

便見仲景之意。

 

水在脾。

 

少氣身重。

 

〔衍義〕脾居中焦。

 

與胃為表裡。

 

受谷化精。

 

輸於五臟百骸。

 

脾實則中氣強盛。

 

體質強健。

 

今水在脾而脾病矣。

 

中虛則少氣。

 

肌肉不得所養。

 

唯受水氣。

 

水陰也,故身重。

 

水在肝。

 

脅下支滿。

 

嚏而痛。

 

〔衍義〕肝有兩葉。

 

布在脅下。

 

經脈亦循於是。

 

與少陽膽為表裡。

 

今水客於肝。

 

表裡 氣停,故支滿。

 

嚏者,氣噴出也。

 

少陽屬火。

 

火鬱則有時而發。

 

邪雖發動。

 

不得布散。

 

惟上沖於鼻額,故作嚏。

 

吊引脅下所結而痛。

 

原病式曰:嚏以鼻癢而作聲。

 

鼻為肺竅。

 

癢為火化。

 

火干陽明。

 

癢為嚏也。

 

水在腎。

 

心下悸。

 

〔衍義〕心屬火而宅神。

 

畏水者也。

 

今水在腎。

 

腎水愈盛。

 

上乘於心。

 

火氣內鬱。

 

神靈不安,故作悸動。

 

築築然懼也。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衍義〕心之俞出於背。

 

背、陽也。

 

心有留飲,則火氣不行。

 

惟是寒飲注其俞。

 

出於背。

 

寒冷如掌大。

 

論其俞之處。

 

明其背之非盡寒也。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

 

咳嗽則輒已。

 

(一作轉甚) 〔衍義〕脅下為厥陰之支絡。

 

循胸出脅下。

 

足厥陰脈布脅肋,而缺盆是三陽俱入。

 

然獨足少陽從缺盆過季脅。

 

飲留脅下。

 

阻礙厥陰少陽之經絡。

 

不得疏通。

 

肝苦急。

 

氣不通故痛。

 

少陽上引缺盆,故咳嗽則氣攻沖,其所結者通,而痛輒已。

 

(一作轉甚)如上條咳而痛同也。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

 

四肢歷節痛。

 

脈沉者,有留飲。

 

〔衍義〕胸中者,肺部也。

 

肺主氣以朝百脈。

 

治節出焉。

 

飲留胸中。

 

宗氣呼吸。

 

惟以布息,故短氣。

 

氣不布,則津液不化而膈燥,是以渴也。

 

足厥陰肝臟主筋。

 

束骨而利關節,其經脈上貫於膈,而膽之經亦下胸中貫膈。

 

夫飲者,即濕也,其濕喜流關節。

 

從經脈流而入之。

 

作四肢歷節痛。

 

留飲。

 

水類也。

 

所以脈亦沉也。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

 

發則寒熱。

 

背痛腰疼。

 

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劇,必伏飲。

 

〔衍義〕膈上表分也。

 

病痰滿喘咳。

 

乃在表之三陽。

 

皆鬱而不伸。

 

極則化火。

 

沖動膈上之痰吐發。

 

然膈間之伏飲,則留而不出。

 

因其不出,則三陽之氣雖動。

 

尚被伏飲所抑。

 

足太陽經屈而不伸。

 

乃作寒熱。

 

腰背疼痛,其經上至目內 ,故目泣自出。

 

足少陽經氣。

 

屬風火之化。

 

被抑不散。

 

並於陽明。

 

屬在肌肉之分,故振振身而劇也,是條首以痰言。

 

末以飲言。

 

二者有陰陽水火之分。

 

痰從火而上。

 

熬成而濁,故名曰痰。

 

飲由水濕留積不散而清,故名曰飲。

 

亦是五行水清火濁之義。

 

夫病患飲水多,必暴喘滿。

 

凡食少飲多。

 

水停心下。

 

甚者則悸。

 

微者短氣。

 

脈雙弦者寒也。

 

皆大下後裡虛。

 

脈偏弦者飲也。

 

〔衍義〕飲水多留於膈。

 

膈氣不行則喘滿。

 

食少胃氣虛。

 

復多飲。

 

胃土不能運水。

 

水停心下。

 

心火畏水。

 

甚則神不安。

 

為怔忡驚悸。

 

微者陽獨鬱,而為短氣。

 

夫脈弦者,為虛為水。

 

若兩寸皆弦,則是大下之後。

 

陽氣虛寒所致。

 

若偏見弦,則是積水之處也。

 

肺飲不弦。

 

但苦喘短氣。

 

〔衍義〕脈弦為水為飲。

 

今肺飲而曰不弦,何也?水積則弦。

 

未積則不弦。

 

非謂肺飲盡不弦也。

 

此言飲水未積。

 

猶得害其陽。

 

雖不為他病。

 

亦適成其苦喘短氣也。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

 

加短氣,其脈平也。

 

〔行義〕脈平當無病。

 

何以有病而反平也。

 

正與上條不弦意同。

 

明其雖有支飲,而飲尚不留伏。

 

不停積。

 

以其在上焦。

 

未及胸中。

 

不傷經脈,故脈平。

 

然終礙其陰陽升降,故喘不能臥短氣耳。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衍義〕痰飲由水停也。

 

得寒則聚。

 

得溫則行。

 

況水行從乎氣。

 

溫藥能發越陽氣。

 

開腠理。

 

通水道也。

 

心下有痰飲。

 

胸脅支滿。

 

目眩。

 

苓桂朮甘湯主之。

 

苓桂朮甘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小便則利。

 

〔衍義〕心胞絡循脅出胸下。

 

靈樞曰:胞絡是動,則胸脅支滿。

 

此痰飲積其處而為病也。

 

目者心之使。

 

心有痰水。

 

精不上注於目,故眩。

 

本草茯苓能治痰水。

 

伐腎邪。

 

痰、水類也。

 

治水必自小便出之。

 

然其水淡滲手太陰。

 

引入膀胱,故用為君。

 

桂枝乃手少陰經藥。

 

能調陽氣。

 

開經絡。

 

況痰水得溫則行。

 

用之為臣。

 

白朮除風眩燥痰水。

 

除脹滿。

 

以佐茯苓。

 

然中滿勿食甘。

 

用甘草何也?蓋桂枝之辛。

 

得甘則佐其發散。

 

和其熱而使不僭也。

 

復益土以製水。

 

甘草有茯苓,則不支滿而反滲泄。

 

本草曰:甘草能下氣。

 

除煩滿也。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

 

苓桂朮甘湯主之。

 

(方見上)腎氣丸亦主之。

 

(方見婦人雜病中) 〔衍義〕微飲而短氣。

 

由飲水停蓄。

 

致三焦之氣升降呼吸不前也。

 

二方各有所主。

 

苓桂朮甘湯主飲在陽。

 

呼氣之短。

 

腎氣丸主飲在陰。

 

吸氣之短。

 

蓋呼者出心肺。

 

吸者出腎肝。

 

茯苓入手太陰。

 

桂枝入手少陰。

 

皆輕清之劑。

 

治其陽也。

 

地黃入足 少陰。

 

山萸入足厥陰。

 

皆重濁之劑。

 

治其陰也。

 

一証二方。

 

豈無故哉。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

 

利反快。

 

雖利。

 

心下續堅滿。

 

此為留飲欲去故也。

 

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 芍藥(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

 

去滓。

 

以蜜半升和藥汁。

 

煎取八合。

 

頓服之。

 

〔衍義〕仲景嘗謂天樞開發。

 

胃和脈生。

 

今留飲之堵塞中焦。

 

以致天真不得流通。

 

胃氣不得轉輸。

 

脈隱伏而不顯。

 

留飲必自利。

 

自利而反快者,中焦所塞暫通也。

 

通而復積。

 

續堅滿,必更用藥盡逐之。

 

然欲直達其積飲。

 

莫若甘遂快利。

 

用之為君。

 

欲和脾胃。

 

除心下堅。

 

又必以半夏佐之。

 

然芍藥停濕。

 

何留飲用之乎。

 

甘草相反甘遂。

 

何一方兼用之。

 

蓋芍藥之酸。

 

以其留飲下行。

 

甘遂泄之。

 

本草謂其獨去水氣也。

 

甘草緩甘遂之性。

 

使不急速。

 

徘徊逐其所留。

 

入蜜亦此意也。

 

然心下者,脾胃部也。

 

脾胃屬土。

 

土由木鬱其中而成堅滿。

 

非甘草不能補土。

 

非芍藥不能伐木。

 

又可佐半夏和胃消堅也。

 

雷公炮炙法。

 

有甘草湯浸甘遂者矣。

 

脈浮而細滑。

 

傷飲。

 

〔衍義〕脈之大小。

 

皆從氣血虛實變見者也。

 

傷於飲,則氣虛而脈浮。

 

血虛而脈細。

 

陽火被鬱,則微熱而脈滑也。

 

脈弦數。

 

有寒飲。

 

冬夏難治。

 

〔衍義〕此言其脈邪之不相應也。

 

寒飲反見數脈。

 

數是內經有用熱遠熱。

 

有用寒 遠寒之戒。

 

在夏用熱藥治飲,則數脈愈增。

 

在冬用寒藥治熱,則寒飲愈盛。

 

皆伐天和。

 

所以在冬夏 難也。

 

在春秋。

 

或可適其寒溫而消息之。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

 

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

 

以水一升五合。

 

先煮肥大棗十枚。

 

取八合去滓。

 

內藥末。

 

強人服一 錢匕。

 

羸人服半錢。

 

平旦溫服之。

 

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

 

得快下後。

 

糜粥自養。

 

〔衍義〕脈沉病在裡也。

 

凡弦者為痛為飲為癖。

 

懸飲結積在內作痛,故脈見沉弦。

 

此條言病脈而不言藥。

 

後出一條。

 

言藥而不言病脈。

 

可知懸飲之痛。

 

不止上條。

 

傷寒中懸飲。

 

亦用是湯,則知十棗湯之治懸飲之証最多也,故將下條粘連上 條。

 

成注謂芫花之辛以散飲。

 

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

 

大棗之甘以益脾而勝水也。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

 

大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

 

先煮麻黃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取微似汗。

 

汗多者,溫粉粉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三兩) 芍藥(三兩) 乾薑(三兩)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兩炙) 細辛(三兩) 桂枝(去皮三兩) 半夏(半升湯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衍義〕傷寒論寒邪傷榮。

 

麻黃湯。

 

風邪傷衛。

 

桂枝湯。

 

風寒兩傷榮衛者,大青龍湯。

 

稍迫心肺証。

 

小青龍湯。

 

今溢飲亦是榮衛兩傷治之,何也?出方不出証。

 

又何也? 蓋溢飲之証。

 

已見首篇,故不重出。

 

水飲溢出於表。

 

榮衛盡為不利。

 

猶傷寒榮衛 兩傷,故必發汗以散水,而後榮衛行。

 

經脈行,則四肢之水亦消矣。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

 

心下痞堅。

 

面色黧黑,其脈沉緊。

 

得之數十日。

 

醫吐下之不愈。

 

木防己湯主之。

 

虛者即愈。

 

實者三日復發。

 

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

 

去石膏。

 

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 石膏(十二枚雞子大)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分溫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三兩) 桂枝(三兩) 人參(四兩) 芒硝(三合) 茯苓(四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去滓。

 

內芒硝。

 

再微煎。

 

分溫再服。

 

微利則愈。

 

〔衍義〕心肺在膈上。

 

肺主氣。

 

心主血。

 

今支飲在膈間。

 

氣血皆不通利。

 

氣為陽主動。

 

血為陰主靜。

 

氣不利,則與水同逆於肺而為喘滿。

 

血不利,則與水雜揉。

 

結於心下而為痞堅。

 

腎氣上應水飲。

 

腎氣之色黑。

 

血凝之色亦黑,故黧黑之色亦見於面也。

 

脈沉為水。

 

緊為寒。

 

非別有寒邪。

 

即水氣之寒也。

 

醫雖以吐下之法治。

 

然藥不切於病,故不愈。

 

用木防己者,味辛溫。

 

能散留飲結氣。

 

又主肺氣喘滿。

 

所以用為主治。

 

石膏味辛甘微寒。

 

主心下逆氣。

 

清肺定喘。

 

人參味甘溫。

 

治喘。

 

破堅積。

 

消痰飲。

 

補心肺氣不足。

 

皆為防己之佐。

 

桂枝味辛熱。

 

通血脈。

 

開結氣,且支飲得溫則行。

 

又宣導諸藥。

 

用之為使。

 

若邪之淺。

 

在氣分多而虛者,服之即愈。

 

若邪客之深。

 

在血分多而實者,則愈後必再發,故石膏是陽中之治氣者則去之。

 

加芒硝味鹹寒。

 

陰分藥也。

 

治痰實結。

 

賴之去堅消血癖。

 

茯苓伐腎邪。

 

治心下堅滿。

 

佐芒硝則行水之力益倍。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

 

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

 

分溫再服。

 

〔衍義〕明理論。

 

眩為眼黑。

 

冒為昏冒。

 

傷寒之冒眩。

 

以陽虛。

 

中風亦有眩冒。

 

乃風之旋動也。

 

原病式以昏冒。

 

由氣熱沖心也。

 

目暗黑。

 

亦火熱之氣鬱。

 

二論曰虛曰風曰火,各一其說。

 

三者相因。

 

未始相離。

 

風火不由陽虛,則不旋動。

 

陽虛不由風火,則不冒眩。

 

蓋傷寒者以寒覆其陽。

 

陽鬱化火。

 

火動風生故也。

 

〔衍義〕風火之動。

 

散亂其陽,則陽虛。

 

濕飲者,亦如傷寒之義。

 

雖然。

 

陽虛風火所致。

 

然必各治其所主。

 

寒者治寒。

 

濕者治濕。

 

察三者之輕重。

 

以藥佐之。

 

此乃支飲之在心者,阻其陽之升降。

 

鬱而不行。

 

上不充於頭目。

 

久則化火。

 

火動風生而作眩暈,故苦冒眩也。

 

利小便以泄去支飲。

 

和其中焦,則陽自升而風火自息矣。

 

澤瀉能開胃關。

 

去伏水。

 

泄支飲。

 

從小便出之。

 

佐以白朮和中益氣。

 

燥濕息風。

 

藥不在品味之多。

 

惟要中病耳。

 

支飲胸滿者,濃朴大黃湯主之。

 

濃朴大黃湯方 濃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

 

分溫再服。

 

〔衍義〕凡仲景方。

 

多一味。

 

減一藥。

 

與分兩之更重輕,則易其名。

 

異其治。

 

有如轉丸者,若此三味加芒硝,則謂之大承氣。

 

治內熱腹實滿之甚。

 

無芒硝,則謂之小承氣。

 

治內熱之微甚。

 

濃朴多,則謂之濃朴三物湯。

 

治熱痛而閉。

 

今三味以大黃多。

 

名濃朴大黃湯。

 

上三湯皆治實熱而用之。

 

此支飲胸滿。

 

何亦以是治之。

 

倘胸滿之外。

 

復有熱蓄之病。

 

變遷不一。

 

在上在下。

 

通宜利之耶。

 

胸滿者下之。

 

然此水飲也。

 

不有熱証。

 

況胸滿未為心下實堅,且胸中痞硬。

 

脈浮。

 

氣上沖咽喉者,則半表半裡和解之。

 

至有醫誤下。

 

為心下硬痛。

 

名結胸者,以大陷胸湯下之。

 

不甚痛。

 

猶不可下。

 

以小陷胸利之。

 

今支飲之胸滿。

 

遽用治中焦實熱之重劑乎,是必有說。

 

姑闕之。

 

支飲不得息。

 

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方見肺癰中) 〔衍義〕支飲留結。

 

氣塞胸中,故不得息。

 

葶藶能治結利飲。

 

大棗通肺氣補中。

 

此雖與肺癰異,而方相通者,蓋支飲之與氣。

 

未嘗相離。

 

支飲以津液所聚。

 

氣行則液行。

 

氣停則液聚而氣亦結。

 

氣陽也。

 

結亦化熱。

 

所以與肺癰熱結者同治。

 

嘔家本渴。

 

渴者為欲解。

 

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

 

小半夏湯主之。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

 

分溫再服。

 

〔衍義〕嘔家為有痰飲動中而欲出也。

 

飲去盡而欲解矣。

 

反不渴,是積飲所留。

 

由氣不暢。

 

結聚津液而成耳。

 

半夏之味辛,其性燥。

 

辛可散結。

 

燥可勝濕。

 

用生薑以製其悍。

 

孫真人云生薑嘔家之聖藥。

 

嘔為氣逆不散,故用生薑以散之。

 

腹滿。

 

口舌乾燥。

 

此腸間有水氣。

 

己椒藶黃丸主之。

 

己椒藶黃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藶(熬) 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大。

 

先食飲服一丸。

 

日三服。

 

稍增。

 

口中有津液。

 

渴者,加芒硝半兩。

 

〔衍義〕肺與大腸合為表裡。

 

肺本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今不輸膀胱。

 

僅從其合。

 

積於腸間。

 

水積則金氣不宣。

 

鬱成熱為腹滿。

 

津液遂不上行。

 

以成口燥舌乾。

 

用防己、椒目、葶藶。

 

皆能利水行積聚結氣,而葶藶尤能利小腸。

 

然腸胃受水穀之氣。

 

若邪實腹滿者,非輕劑所能治,必加芒硝以瀉之。

 

卒嘔吐。

 

心下痞。

 

膈間有水。

 

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茯苓(三兩一法四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

 

分溫再服。

 

〔衍義〕心下痞。

 

膈間有水。

 

眩悸者,陽氣必不宣散也。

 

經云以辛散之。

 

半夏、生薑皆味辛。

 

本草。

 

半夏可治膈上痰。

 

心下堅嘔逆者,眩亦上焦陽氣虛。

 

不能升發。

 

所以半夏、生薑並治之。

 

悸則心受水凌。

 

非半夏可獨治,必加茯苓去水。

 

下腎逆以安神。

 

神安則悸愈也。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

 

吐涎沫而癲眩。

 

此水也。

 

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三分去皮) 茯苓(五分) 白朮(三分) 桂(二分去皮) 上五味為末。

 

白飲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飲暖水。

 

汗出愈。

 

〔衍義〕人瘦有稟形。

 

有因病瘦者,金土水形之人肥。

 

火木形之人瘦。

 

今云瘦人者, 必非病瘦。

 

乃親形也。

 

朱丹溪云。

 

肥人多虛。

 

瘦人多熱。

 

蓋肥人由氣不充於形,故虛多。

 

瘦人由氣實,故熱多。

 

肥人不耐熱者,為熱復傷氣。

 

瘦人不耐寒者,為寒復傷形。

 

各損其不足故也。

 

巢氏病源。

 

為邪入於陰則癲。

 

瘦人火木之盛。

 

為水邪抑鬱在陰。

 

不得升發。

 

鼓於臍下作悸。

 

及至鬱發。

 

轉入於陽。

 

與正氣相擊。

 

在頭為眩。

 

在筋脈為癲。

 

為神昏。

 

腎液上逆。

 

為涎沫吐出,故用五苓治之。

 

茯苓味甘淡。

 

滲泄水飲內蓄,故為君。

 

豬苓味甘平。

 

用為臣。

 

白朮味甘溫。

 

脾惡濕。

 

水飲內蓄,則脾氣不治。

 

益脾勝濕,故為佐。

 

澤瀉味鹹寒為陰。

 

泄瀉導溺,必以鹹為助,故為使。

 

桂枝辛熱。

 

腎惡燥。

 

水蓄不利,則腎氣燥。

 

以辛潤之,故亦為使。

 

多飲暖水。

 

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氣。

 

外泄得汗而解也。

 

附方外台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

 

自吐出水後。

 

心胸間虛。

 

氣滿而不能食。

 

消痰氣。

 

令能食。

 

茯苓(三兩) 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薑(三兩)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

 

分溫三服。

 

如人行八九裡進之。

 

〔衍義〕此由上中二焦氣弱。

 

水飲入胃。

 

脾不能轉歸於肺。

 

肺不能通調水道。

 

以致 停積為痰為水。

 

吐之則下氣因而上逆。

 

積於心胸,是謂虛。

 

氣滿不能食。

 

先當補 益中氣。

 

以人參白朮下逆氣。

 

行停水。

 

以茯苓逐積消氣滿。

 

以枳實調諸氣。

 

開脾 胃,而宣揚推布。

 

發散凝滯。

 

賴陳皮、生薑為使也。

 

咳家,其脈弦。

 

為有水。

 

十棗湯主之。

 

(方見上) 〔衍義〕脈經以弦為水氣。

 

為厥逆。

 

為寒。

 

為飲。

 

風脈亦弦。

 

若咳者,如水氣。

 

如厥逆。

 

如寒。

 

如風。

 

皆能致咳。

 

欲於弦脈而分諸邪。

 

不亦難乎。

 

設或水邪之弦稍異。

 

果何象乎。

 

前條懸飲者沉弦。

 

別論支飲者急弦。

 

二者有沉急之不同。

 

而咳脈之弦。

 

豈一字可盡。

 

仲景嘗論水蓄之脈曰沉潛。

 

今謂為水,其弦將仿佛有沉潛之象乎。

 

將有沉急之象乎。

 

凡遇是証是脈,必察色聞聲。

 

問所苦。

 

灼然合脈之水象。

 

然後用是方下之。

 

獨據脈。

 

恐難憑也。

 

夫有支飲家。

 

咳煩。

 

胸中痛者,不卒死。

 

至一百日。

 

或一歲。

 

宜十棗湯(方見上) 〔衍義〕心肺在上。

 

主胸中。

 

陽也。

 

支飲乃水類屬陰。

 

今支飲上入於陽。

 

動肺則咳。

 

動心則煩。

 

搏擊膈氣則痛。

 

若陽虛不禁其陰之所逼者,則榮衛絕而神亡。

 

為之卒死矣。

 

不卒死猶延歲月,則其陽不甚虛。

 

乃水入於肺。

 

子乘於母所致也。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

 

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

 

治屬飲家。

 

〔衍義〕三脈固為支飲之咳。

 

然諸邪之病。

 

皆不越此。

 

內經曰:久病脈弱者生。

 

實大者死。

 

又脈大則病進。

 

蓋弱脈邪氣衰。

 

實大邪氣盛。

 

久病者正氣已虛。

 

邪氣亦衰。

 

雖重可治。

 

若邪盛加之脈數。

 

火復刑金。

 

豈不死乎,其脈虛苦冒者,蓋胸中乃發 越陽氣之地。

 

支飲停積。

 

阻其陽氣。

 

不得升於上。

 

又不得充於下與陰接。

 

惟從支 飲浮泛眩亂。

 

頭清道,故苦冒也。

 

治其飲,則陽氣行而可愈矣。

 

咳逆倚息不得臥。

 

小青龍湯主之。

 

(方見上) 青龍湯下已。

 

多唾口燥。

 

寸脈沉。

 

尺脈微。

 

手足厥逆。

 

氣從小腹上沖胸咽。

 

手足痺,其面翕熱如醉狀。

 

因復下流陰股。

 

小便難。

 

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

 

治其氣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

 

分溫三服。

 

沖氣即低,而反更咳。

 

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

 

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苓甘五味薑辛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細辛(三兩) 乾薑(三兩) 五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半升。

 

日三服。

 

咳滿即止,而更復渴。

 

沖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故也。

 

服之當遂渴,而渴反 止者,為支飲也。

 

支飲者,法當冒。

 

冒者必嘔。

 

嘔者復內半夏。

 

以去其水。

 

苓甘五味薑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二兩) 細辛(二兩) 乾薑(二兩) 五味(半升)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半升。

 

日三服。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証應內麻黃。

 

以其人遂痺故不內之。

 

若逆而內之者必厥。

 

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

 

麻黃發其陽故也。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半升。

 

日三服。

 

若面熱如醉。

 

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

 

加大黃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半升。

 

日三服。

 

〔衍義〕此首篇支飲之病也。

 

以飲水。

 

水性寒下。

 

應於腎。

 

腎氣上逆入肺。

 

肺為之不利。

 

肺主行榮衛。

 

肺不利則榮衛受病。

 

猶外感風寒。

 

心中有水証也,故亦用小青龍湯治。

 

服後未已。

 

為水停未散,故多唾。

 

津液未行,故口燥。

 

水在膈上,則陽氣衰。

 

寸口脈沉。

 

麻黃發陽,則陰血虛,故尺脈微。

 

尺脈微則腎氣不得固守於下。

 

沖任二脈相挾。

 

從小腹沖逆而起矣。

 

夫沖任二脈。

 

與腎之大絡。

 

同起腎下。

 

出胞中。

 

主血海。

 

沖脈上行者至胸。

 

下行者至足少陰。

 

入陰股。

 

下抵足 上,是動則厥逆。

 

任脈至咽喉。

 

上頤循面,故氣沖咽胸。

 

榮衛之行澀。

 

經絡時疏不通。

 

手足不仁而痺。

 

其面翕然如醉狀。

 

因復下流陰股。

 

小便難。

 

水在膈間。

 

因火沖逆。

 

陽氣不得輸上。

 

故時復冒也。

 

內經曰:諸逆沖上。

 

皆屬於火。

 

又曰:沖脈為病。

 

氣逆裡急,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

 

先治沖氣與腎燥。

 

桂味辛熱。

 

散水寒之逆。

 

開腠理。

 

致津液以潤之。

 

茯苓、甘草行津液。

 

滲蓄水。

 

利小便。

 

伐腎邪。

 

為臣。

 

甘草味甘溫。

 

補中土。

 

製腎氣之逆。

 

五味酸平以收肺氣。

 

內經曰: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服此湯。

 

沖氣即止。

 

因水在膈不散,故再變,而更咳胸滿。

 

即用前方去桂加乾薑、細辛。

 

散其未消之水寒。

 

通行津液。

 

服湯後咳滿即止。

 

三變而更復渴。

 

沖氣復發。

 

以細辛、乾薑乃熱藥。

 

服之當遂渴。

 

反不渴。

 

支飲之水。

 

蓄積胸中故也。

 

支飲在上。

 

阻遏陽氣。

 

不布於頭目。

 

故冒,且沖氣更逆,必從火炎而嘔也。

 

仍用前東加半夏。

 

去水止嘔。

 

服後水去嘔止。

 

四變水散行出表。

 

表氣不利,其人形腫,當用麻黃發汗散水。

 

以其人遂痺,且血虛。

 

麻黃發其陽。

 

逆而內之必厥,故不內。

 

但加杏仁。

 

杏仁微苦溫。

 

腎氣上逆者,得之則降下。

 

在表衛氣得之,則利於行,故腫可消也。

 

服後五變。

 

因胃有熱。

 

循脈上沖於面。

 

熱如醉。

 

加大黃以泄胃熱。

 

蓋支飲証,其變始終不離小青龍之加減。

 

足為萬世法也。

 

先渴後嘔。

 

為水停心下。

 

此屬飲家。

 

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方見上) 〔補注〕云渴未有不飲水者,渴飲水,則渴為水解,而水亦為渴消矣。

 

乃復作嘔者何哉為水不為渴消,而且不得下歸於胃。

 

下趨膀胱。

 

致停於心下也。

 

雖然。

 

就下性也。

 

水又何以停。

 

因上脘本有痰飲。

 

阻抑上升之津,故先為渴。

 

然後知先能為上阻者,亦即後能下阻者也。

 

心下去上未遠。

 

為清華之位。

 

豈得容水少刻。

 

勢必嘔出,故仍以小半夏茯苓湯主之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09:51 , Processed in 0.2812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