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4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病條辨 下焦篇 熱邪深入,或在少陰08】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3 23:3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溫病條辨 下焦篇 熱邪深入,或在少陰08

 

 

熱邪深入,或在少陰,或在厥陰,均宜複脈。

 

此言複脈為熱邪劫陰之總司也。

 

蓋少陰藏精,厥陰必待少陰精足而後能生,二經均可主以複脈者,乙癸同源也。

 

加減複脈湯方 (甘潤存津法)炙甘草(六錢) 乾地黃(六錢)按地黃三種用法︰生地者,鮮地黃未曬乾者也,可入藥煮用,可取汁用,其性甘涼,上中焦用以退熱存津;乾地黃者,乃生地晒乾,已為丙火煉過,去其寒涼之性,本草稱其甘平;熟地製以酒與砂仁,九蒸九晒而成,是又以丙火、丁火合煉之也,故其性甘溫。

 

奈何今人悉以乾地黃為生地,北人並不知世有生地,僉謂乾地黃為生地,而曰寒涼,指鹿為馬,不可不辨。

 

生白芍(六錢) 麥冬(不去心,五錢) 阿膠(三錢) 麻仁(三錢,按柯韻伯謂︰舊傳麻仁者誤,當系棗仁。

 

彼從心悸動三字中看出傳寫之誤,不為無見,今治溫熱,有取於麻仁甘益氣,潤去燥,故仍從麻仁)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劇者加甘草至一兩,地黃、白芍八錢,麥冬七錢,日三夜一服。

 

救逆湯方 (鎮攝法)即於加減複脈湯內去麻仁,加生龍骨四錢,生牡蠣八錢,煎如複脈法。

 

脈虛大欲散者,加人參二錢。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3 12:37 , Processed in 0.0781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