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病條辨 上焦篇 《金匱》謂太陽中,發熱惡寒23 】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3 22:3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溫病條辨 上焦篇 《金匱》謂太陽中,發熱惡寒23

 

 

《金匱》謂太陽中,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則淋甚,可與東垣清暑益氣湯。

 

張石頑注︰謂太陽中,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此因暑而傷風露之邪,手太陽標証也。

 

手太陽小腸屬火,上應心包,二經皆能製金爍肺,肺受火刑,所以發熱惡寒似足太陽証。

 

其脈或見弦細,或見芤遲,小便已,洒然毛聳,此熱傷肺胃之氣,陽明本証也(愚按︰小便已,洒然毛聳,似乎非陽明証,乃足太陽膀胱証也。

 

蓋膀胱主水,火邪太甚而製金,則寒水來為金母複仇也。

 

所謂五行之極,反兼勝已之化)。

 

發汗則惡寒甚者,氣虛重奪(當作傷)其津(當作陽)也。

 

溫針則發熱甚者,重傷經中之液,轉助時火。

 

肄虐於外也。

 

數下之則淋甚者,劫其在裡之陰,熱勢乘機內陷也。

 

此段經文,本無方治,東垣特立清暑益氣湯,足補仲景之未逮,愚按︰此言太過。

 

仲景當日,必有不可立方之故,或曾立方而後世脫簡,皆未可知,豈東垣能立而仲景反不能立乎?

但細按此証,恰可與清暑益氣湯,曰可者,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詞,尚望遇是証者,臨時斟酌盡善。

 

至沈目南《金匱要略注》,謂當用辛涼甘寒,實於此証不合。

 

蓋身重疼痛,証兼寒濕也。

 

即目南自注,謂發熱惡寒身重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內暑而兼陰濕之變也。

 

豈有陰濕而用甘寒柔以濟柔之理?

既曰陰濕,豈辛涼所能勝任﹗不待辯而自明。

 

清暑益氣湯方(辛甘化陽酸甘化陰複法)

 

黃(一錢)黃柏(一錢)麥冬(一錢)青皮(一錢)白朮(一錢五分)升麻(三分)當歸(七分)炙草(一錢)神曲(一錢)人參(一錢)澤瀉(一錢)五味子(八分)陳皮(一錢)蒼朮(一錢五分)葛根(三分)生薑(二片)大棗(二枚)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煎一杯,分溫三服。

 

虛者得宜,實者禁用;汗不出而但熱者禁用。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3 12: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