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3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烏梅丸活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23:4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烏梅丸活用


烏梅丸的組方中,有酸斂益陰的烏梅、苦酒,苦寒清熱的黃連、黃柏,辛熱通陽的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蜀椒,補益氣血的當歸、人參,全方具有酸斂、清熱、溫通、滋補等作用。

河南中醫學院王付教授認為,烏梅丸不僅是主治蛔厥證的重要基礎方,也是主治諸多雜病的常用方。


烏梅丸在臨床中常加減應用,若是辨治蛔厥證,通常可用烏梅丸原方原量,用湯劑時可酌情減少方藥物用量;若是上熱下寒夾虛證或辨治肝熱陽鬱證,必須重視因病變證機主次而酌情調整藥物用量,亦即確定藥物用量務必與主治病變證機和病證表現切切相應。

如熱重者可加大黃連、黃柏用量,亦可酌情減少辛熱藥用量;若寒重者可加大辛熱藥用量,或減少苦寒藥用量;若正氣虛弱甚者可加大人參、當歸用量;烏梅用量必須因病變證機輕重而增減,治病用方用藥貴在思路清晰,恰到好處,隨機應變。

  
治蛔厥證


蛔得酸則靜,故此方用烏梅、苦酒之酸以製蛔;蛔得苦則下,故用黃連、黃柏之苦以下蛔;蛔得辛則伏,故用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蜀椒之辛以伏蛔;蛔得甘則動,故用人參、當歸之甘以誘蛔。

在臨床中,運用烏梅丸主治蛔厥證而沒有用於治療慢性膽囊炎多,其實臨證只要慢性膽囊炎的表現符合蛔厥證者,以法用之則能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龐某,女,42歲。

有數年慢性膽囊炎病史,曾作膽囊結石手術,術後仍脘腹胸脅脹痛,時輕時重,中西藥治療可症狀改善不明顯。

刻診:胃痛腹脹,心下痞滿,氣逆胸脅,而爾胸脅脹痛,手足厥冷,不欲冷食,口乾不欲多飲,口苦,舌質暗淡,苔黃厚膩,脈沉弱。

辨為寒熱錯雜夾虛證,治當清上溫下,兼以補虛,給予烏梅丸變湯劑,烏梅15克,黃連12克,細辛3克,乾薑6克,當歸10克,黃柏12克,桂枝3克,紅參6克,附子3克,花椒3克,枳實10克,白芍12克,山楂24克,醋20毫升。

6劑,每日1劑,水煎服,分3服。

二診:胃脘痞滿減輕,手足轉溫,又以前方6劑。

三診:苔厚膩基本消退,口苦減輕,又以前方6劑。


四診:諸證均較前明顯好轉,又以前方6劑。

五診:諸證悉除,又將前方變湯劑為散劑,鞏固治療2個月。

隨訪1年,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該病例手足厥冷辨為寒證,口苦、苔黃厚膩辨為濕熱,因心下痞滿,胃痛腹脹辨為濁氣壅滯,又因脈沉弱辨為虛,以此辨為寒熱夾虛證。

方中烏梅收斂止瀉;黃連、黃柏,清熱燥濕;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花椒,溫陽散寒;人參,當歸,補益氣血;加枳實行氣導滯,白芍補血緩急止痛,山楂消食化瘀。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治久利證


烏梅丸“又主久利”,方中烏梅、苦酒收斂止瀉;黃連、黃柏清泄上熱;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蜀椒溫暖下寒;人參、當歸補益氣血。

上訴可知烏梅丸是主治上熱下寒夾虛證或寒熱錯雜夾虛證的重要治病方。

  
楊某,女,61歲。

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近2年,每天大便至少3次,時呈水樣,時呈膿樣,數經治療,腹瀉仍在,近半年來又增腹中腸鳴且響聲如雷。

刻診:腹瀉因食涼或受涼加重,手足厥冷,下肢輕微水腫,經常口腔潰瘍,瘡面灼熱疼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口渴飲水不多,舌質紅,苔薄黃,脈沉弱。

辨為上熱下寒夾虛證,治當清上溫下,兼以補虛,給予烏梅丸變湯劑,烏梅24克,黃連12克,細辛3克,乾薑6克,當歸12克,黃柏12克,桂枝3克,紅參10克,附子6克,花椒3克,訶子10克,醋20毫升。

6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分3服。

二診:腹瀉明顯改善,口腔潰瘍痊癒,又以前方6劑。

三診:唯獨腹中雷鳴仍在,加薑半夏12克,粳米20克,又以前方6劑。

四診:腹中腸鳴次數減少,又以前方6劑。

五診:諸證解除,欲鞏固治療,復以前方6劑。隨訪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腹瀉因食涼或受涼而加重辨為寒,口腔潰瘍灼熱疼痛辨為熱,因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辨為虛,以此辨為上熱下寒夾虛證。

方中以烏梅收斂止瀉;黃連、黃柏清泄上熱,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花椒,溫暖下寒,人參、當歸補益氣血,加訶子增強收斂固澀,因腹中腸鳴又加半夏燥濕降逆,粳米益氣,兼防辛散藥傷氣、苦寒藥傷胃。

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得預期治療效果。

  
治肝熱陽鬱證


根據“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

當屬肝熱陽鬱證。

此方中烏梅、苦酒酸甘化陰,滋補肝體,以治消渴;黃連、黃柏以苦寒清熱,以治心中疼熱;少用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蜀椒之辛,辛熱通達陽鬱,以治飢而不欲食;氣血不足,人參、當歸之甘能補肝體,以治病體夾虛。

本方中諸藥相互為用,清熱不遏陽,通陽不助熱。

肝體陰而用陽,陽主動,用滋陰藥雖能滋肝,但妨肝陽主動,所以滋肝必用通陽,以使陰得陽而化生。


引用:
http://www.cnkang.com/zyzy/zydq/zyzs/zycs/200908/128432.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05:52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