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貫珠集 太陽篇 太陽斡旋法第三 太陽傳本証治七條22】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16:3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貫珠集 太陽篇 太陽斡旋法第三 太陽傳本証治七條22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

 

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

 

令胃氣和則愈。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

 

傷寒之邪。

 

有離太陽之經而入陽明之腑者,有離太陽之標而入太陽之本者,發汗後,汗出胃乾。

 

煩躁飲水者,病去表而之裡,為陽明腑熱証也。

 

脈浮。

 

小便不利。

 

微熱消渴者,病去標而之本,為膀胱腑熱証也。

 

在陽明者,熱能消水,與水即所以和胃。

 

在膀胱者,水與熱結。

 

利水即所以去熱。

 

多服暖水汗出者,以其脈浮而身有微熱,故以此兼徹其表。

 

昔人謂五苓散為表裡兩解之劑,非以此耶。

 

五苓散方 方見權變法。

 

按古法從經腑言,則太陽為經,而膀胱為腑。

 

從標本言,則太陽為標。

 

膀胱為本。

 

病去太陽而之膀胱,所以謂之太陽傳本也。

 

然膀胱本病。

 

有水結、血結之不同。

 

水結宜五苓散導水泄熱,血結宜桃核承氣及抵當湯丸導血除熱。

 

具如下文。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太陽經病傳腑。

 

寒邪變熱之候,故與五苓散導水泄熱。

 

王宇泰云:太陽、經也。

 

膀胱、腑也。

 

膀胱者,溺之室也,故東垣以渴為膀胱經本病。

 

然則治渴者,當瀉膀胱之熱。

 

瀉膀胱之熱者,利小便而已矣。

 

然腑病又有渴與不渴之異。

 

由腑陽有盛與不足之故也。

 

渴者,熱盛思水。

 

水與熱得,故宜五苓散導水泄熱。

 

不渴者,熱雖入裡。

 

不與水結,則與茯苓甘草湯行陽化氣,此膀胱熱盛熱微之辨也。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二兩切) 甘草(一兩炙)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太陽病不解。

 

熱結膀胱,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

 

外解已。

 

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太陽之邪。

 

不從表出,而內傳於腑,與血相搏,名曰蓄血,其人當如狂。

 

所謂蓄血在下,其人如狂是也,其証當下血。

 

血下則熱隨血出而愈。

 

所謂血病見血自愈也。

 

如其不愈而少腹急結者,必以法攻而去之。

 

然其外証不解者,則尚未可攻。

 

攻之恐血去而邪複入裡也。

 

是必先解其外之邪,而後攻其裡之血。

 

所謂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也,以下三條。

 

並太陽傳本、熱邪入血、血蓄下焦之証,與太陽傳本、熱與水結、煩渴小便不利之証。

 

正相對照。

 

所謂熱邪傳本者,有水結、血結之不同也。

 

桃核承氣湯方

 

桃核(五十枚去皮尖) 桂枝(二兩去皮) 芒硝(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黃(四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納芒硝。

 

更上火。

 

微沸下火。

 

先食。

 

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愚按此即調胃承氣東加桃仁、桂枝,為破瘀逐血之劑。

 

緣此証熱與血結,故以大黃之苦寒。

 

蕩實除熱為君。

 

芒硝之咸寒。

 

入血 堅為臣。

 

桂枝之辛溫。

 

桃仁之辛潤。

 

擅逐血散邪之長為使。

 

甘草之甘。

 

緩諸藥之勢。

 

俾去邪而不傷正為佐也。

 

太陽病,六七日。

 

表証仍在。

 

脈微而沉。

 

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

 

少腹當硬滿。

 

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

 

瘀熱在裡故也。

 

抵當湯主之,此亦太陽熱結膀胱之証。

 

六七日。

 

表証仍在,而脈微沉者,病未離太陽之經,而已入太陽之腑也。

 

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熱不在上而在下也。

 

少腹硬滿。

 

小便自利者,不結於氣而結於血也。

 

下血則熱隨血去,故愈。

 

所以然者,太陽、經也。

 

膀胱、腑也。

 

太陽之邪。

 

隨經入裡,與血俱結於膀胱。

 

所謂經邪入腑,亦謂之傳本是也。

 

抵當湯中水蛭虻蟲食血去瘀之力。

 

倍於芒硝,而又無桂枝之甘辛。

 

甘草之甘緩。

 

視桃仁承氣湯為較峻矣。

 

蓋血自下者,其血易動,故宜緩劑,以去未盡之邪。

 

瘀熱在裡者,其血難動,故須峻藥以破固結之勢也。

 

抵當湯方

 

水蛭(三十個熬) 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 大黃(四兩酒浸) 桃仁(三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不下。

 

更服。

 

太陽病,身黃。

 

脈沉結。

 

少腹硬。

 

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証諦也。

 

抵當湯主之。

 

身黃。

 

脈沉結。

 

少腹硬。

 

水病、血病皆得有之。

 

但審其小便不利者,知水與熱蓄,為無血而有水。

 

五苓散証也。

 

若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乃熱與血結,為無水而有血。

 

抵當湯証也。

 

設更與行水,則非其治矣。

 

仲景以太陽熱入膀胱。

 

有水結、血結之分,故反複明辨如此。

 

傷寒有熱。

 

少腹滿。

 

應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有熱。

 

身有熱也。

 

身有熱而少腹滿,亦太陽熱邪傳本之証。

 

膀胱者,水溺所由出,其變為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乃血瘀而非水結。

 

如上條抵當湯下之之例也。

 

雲不可餘藥者,謂非抵當丸不能以治之耳。

 

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個) 虻蟲(二十個) 大黃(三兩)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

 

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

 

取七合。

 

服之。

 

時當下血。

 

若不下者,更服。

 

愚按此條証治,與前條大同,而變湯為丸。

 

未詳何謂?嘗考其製。

 

抵當丸中水蛭、虻蟲。

 

減湯方 三分之一,而所服之數。

 

又居湯方十分之六。

 

是緩急之分。

 

不特在湯丸之故矣,此其人必有不可不攻,而又有不可峻攻之勢。

 

如身不發黃,或脈不沉結之類。

 

仲景特未明言耳。

 

有志之士,當不徒求之語言文字中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1:39 , Processed in 0.1718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