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2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貫珠集 太陽篇 太陽正治法第一 太陽病脈証三條02】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16:1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貫珠集 太陽篇 太陽正治法第一 太陽病脈証三條02

 

 

太陽病脈証三條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人身十二經絡,本相聯貫,而各有畔界。

 

是以邪氣之中,必各有所見之証與可據之脈。

 

仲景首定太陽脈証曰脈浮頭項強痛惡寒。

 

蓋太陽居三陽之表,而其脈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故其初病,無論中風傷寒,其脈証皆如是也。

 

後陽明篇云: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少陽篇云: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三陰篇云: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少陰之為病,脈微細。

 

但欲寐。

 

厥陰之為病,消渴。

 

氣上沖心。

 

心中疼熱。

 

飢而不欲食。

 

食即吐蛔。

 

暨本文共六條。

 

遞舉六經受病之脈証,故柯氏目為六經之綱領,而此則為太陽之綱領也。

 

然陽明條下無口乾惡熱之文。

 

少陽証中無往來寒熱之目。

 

少陰欲寐。

 

僅舉一端。

 

太陰厥陰。

 

多言臟病。

 

學人當參合他條。

 

毋徒執一可也。

 

太陽病,發熱,汗出。

 

惡風。

 

脈緩者,名為中風,此太陽中風之的脈的証也。

 

太陽篇中。

 

原有傷寒、中風、風溫、溫病、中濕、風濕、濕溫、痙等証。

 

仲景蓋以諸病皆有發熱,皆能傳變,與傷寒同,其實所受之邪則不同,故特列而辨之。

 

所以清傷寒之源也。

 

王叔和氏分出痙、濕、 三種,以為與傷寒相似,宜應別論,其中風、風溫等病。

 

仍匯太陽篇中。

 

要之中風、風溫、溫病。

 

雖並得稱傷寒,而其病發之狀,與治之之法。

 

實與傷寒不同。

 

叔和匯列於此者,又以正中風、風溫、溫病之始也。

 

然詳仲景篇中。

 

每多風寒互舉之處。

 

似有不容分別而出之者,豈非以風寒之氣恆相兼,與陰陽之致可互參耶。

 

余故以中風傷寒。

 

並列於此,而風溫、溫病則隸於類病法下。

 

遵先聖之旨也。

 

至於汗出脈緩之理。

 

成氏暨諸賢所謂風性解緩。

 

而衛不外固者韙矣。

 

茲不複贅。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

 

體痛。

 

嘔逆。

 

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此太陽傷寒之的脈的証也,與前中風條參之自別。

 

蓋風為陽邪,寒為陰邪,陽氣疾,陰氣徐,故中風身熱,而傷寒不即熱也。

 

風性解緩,寒性勁切,故中風汗出脈緩,而傷寒無汗脈緊也。

 

惡寒者,傷於寒則惡寒,猶傷於風則惡風,傷於食則惡食也。

 

體痛嘔逆者,寒傷於形則痛,胃氣得寒則逆也。

 

然竊嘗考諸條,中濕、風濕。

 

並兼體痛。

 

中風中,俱有惡寒,風邪上壅,多作乾嘔,濕家下早,亦成噦逆,故論太陽傷寒者,當以脈緊無汗,身不即熱為主。

 

猶中風以脈緩多汗身熱為主也,其惡寒、體痛、嘔逆,則以之合証焉可耳。

 

不言無汗者,以脈緊該之也,此二條乃太陽病之條目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3:20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