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0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總病論 卷第四 傷寒感異氣成溫病壞候並瘧証4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15:5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總病論 卷第四 傷寒感異氣成溫病壞候並瘧証44

 

 

病患素傷于風,因複傷于熱,風熱相搏,則發風溫。

 

四肢不收,頭痛身熱,常自汗出不解,治在少陰、厥陰。

 

(少陰火,厥陰木。)

 

不可發汗,汗出則譫語,內煩擾不得臥,善驚,目光無精。

 

治之複發其汗,如此者醫殺之耳。

 

風溫之為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嘿嘿但欲眠。

 

下之則小便難,發汗則譫語,加溫針則耳聾難言,但吐下之則遺尿,宜葳蕤湯。

 

(方在溫病噦方論中。)

 

因發汗後,身體不惡寒,而反惡熱,無下証者,名曰風溫, 知母石膏湯 。

 

知母(一兩) 石膏(一兩半) 葛根 葳蕤(各三分) 甘草 黃芩 升麻 人參 杏仁 羌活防風(各半兩) 咀,水三升,煎一升半,去滓,溫飲一盞,通口與之取汗。

 

病患素傷于寒,因複傷于寒,變成溫瘧,寒多熱少者,華佗赤散主之。

 

(在寒疫治法中。)

 

寒熱相半者, 丹砂丸 。

 

(兼治間日瘧子。)

 

丹砂 人參(各一錢) 附子(一個,半兩者)細末,蜜丸梧桐子大,煎竹葉湯,吞下二三十丸,發前三服。

 

中病則吐,或身習習麻木,未中病加至四十丸。

 

間日發前如法服,中病即止。

 

溫瘧內熱甚,昏昏嘿嘿者,麥奴丸主之。

 

(方在可汗門中。)

 

溫瘧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 白虎加桂枝湯 。

 

石膏(四兩) 知母(一兩半) 甘草(半兩) 粳米(一合半) 桂枝(三分) 咀,水三升半,煮米熟,去米下藥,取一升半,溫飲一盞。

 

溫瘧之為病,先熱後寒。

 

病患嘗傷于濕,因而中,濕熱相搏,則發濕溫。

 

病苦兩脛逆冷,腹滿,又胸頭目痛苦妄言,治在少陰,不可發汗。

 

汗出則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而色變,名曰重,如此者醫殺之耳。

 

治濕溫如前証者,白虎湯主之。

 

(方在傷寒厥陰門中。)

 

濕溫多汗,妄言煩渴, 石膏甘草散 。

 

石膏 甘草(等分)細末,漿水調下二錢匕,日三服。

 

龐曰︰愚醫昧于冷熱之脈,見足脛冷,多行四逆輩,如此醫殺者不可勝計。

 

濕溫脈小緊,有如傷寒脈,但証候有異,數進白虎,則脛自溫而瘥也。

 

病患素傷于熱,因複傷于熱,變為溫毒。

 

溫毒為病最重也。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小柴胡証罷,此為壞証,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寸口脈洪而大,數而滑,洪大榮氣長,數滑胃氣實,榮長即陽盛,怫郁不得出,胃實即牢難,大便苦乾燥,三焦閉塞,津液不通。

 

醫複發汗,令陽氣盛不周;複重下之,大便遂秘,小便不利。

 

榮衛相搏,五心煩熱,兩目如火,鼻乾面赤,舌燥齒黃而大渴,過經成壞病。

 

(巢氏亦載此一候,今列入証中,經手神效方附。)

 

治如前証。

 

三黃石膏湯石膏(一兩,研) 黃連 黃柏 黃芩(各半兩) 香豉(二合半) 梔子(五個) 麻黃(三分) 咀,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三服。

 

未中病,再一劑,其效如神。

 

《深師方》曰︰傷寒已八九日,三焦生熱,其脈滑數,昏憒,身熱沉重拘急,或時呻吟。

 

欲攻內則沉重拘急,由表未解,直用汗藥則毒因加劇。

 

古方無表裡兼療者,思以三黃湯解其內,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用三黃石膏湯。

 

論曰︰傷寒發汗,或下或誤,後三焦熱,脈候洪數,譫語不休,晝夜喘息,鼻中屢衄血,而疾勢不解,身目如發黃,狂躁欲走,宜三黃石膏湯。

 

以上四種溫病,王叔和所謂同病異名,同脈異經者也。

 

風溫與中風脈同,溫瘧與傷寒脈同,濕溫與中濕脈同,溫毒與熱病脈同,唯証候異而用藥有殊耳,誤作傷寒發汗者,十死無一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09:07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