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5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總病論 卷第二 心下痞証23】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15:40: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總病論 卷第二 心下痞証23

 

 

病發於陰而反下之,為痞。

 

(發熱惡寒,為發於陽,誤下則為結胸;無熱惡寒,為發於陰,誤下則為痞氣。)

 

傷寒下之後,若發熱汗出者,為欲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但滿而不痛,此為痞氣,宜 半夏瀉心湯 。

 

甘草 黃芩 乾薑 人參(各一兩半) 黃連(半兩) 大棗(六枚) 半夏(一兩一分)

 

咀,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一升半,溫溫飲一盞,日三夜二。

 

(設下後津液入裡,胃虛上逆,寒結在心下,故宜辛甘發散。半夏下氣,苦能去濕,兼通心氣;又甘草力大,故乾薑黃連不能相惡也。)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宜 大黃黃連瀉心湯 。

 

大黃(一兩) 黃連 黃芩(各半兩)

 

咀,以蝦眼沸湯一升漬之,須臾絞去滓,溫溫分四服,得利止後服。

 

(寒濕迫心氣不行,欲作熱也。)

 

心下痞悶,而複惡寒汗出者, 大黃黃連瀉心湯內加附子 主之。

 

附子(一枚,炮去皮尖,四破,以水三合,煎一合。去附子,以附子汁內湯中,和勻服之。)

 

與瀉心湯而痞不解,其人渴而口乾燥,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方在可水証中。)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宜 生薑瀉心湯 。

 

生薑(二兩) 人參 甘草 黃芩(各一兩半) 半夏(一兩一分) 大棗(六枚) 黃連 乾薑(各半兩)

 

咀,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作四服。

 

(胃中不和,為少陽木氣所製,故用二薑之辛味。)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

 

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瀉心湯 主之。

 

甘草(二兩) 黃芩 乾薑 人參(各半兩) 半夏(一兩一分) 大棗(六枚) 黃連(半兩)

 

咀,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作四服。

 

(胃虛故加甘味。)

 

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前加附子,是汗出多而惡寒,表將解而裡結未除故也;此証是發汗後無汗惡寒,故先須解表也。)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汗出,嘔吐下利,是胃中津液燥,裡有結實,非胃虛也,故以大柴胡湯下之。)

 

病患脅下素有痞,連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者,此為臟結,死。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3 08:14 , Processed in 0.1562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