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鑑 傷寒論註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143】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鬱。
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冷故也。
〔註〕:
傷寒大吐、大下之後,津液極虛。
其人面赤,表氣怫鬱,渴欲引飲,復與湯水,以助發其汗,因得噦。
所以然者,大吐下,已虛其中,又發其汗,陽從外亡,故曰胃中虛冷故也,宜以吳茱萸湯,溫中降逆可也。
〔按〕:
胃主納,下通地道。
若胃病失職,則不下輸大小腸,不納而反出也。
1.物出無聲,謂之吐。
2.聲物並出,謂之嘔。
3.聲出無物,謂之乾嘔;乾嘔者,即噦也;以其有噦噦之聲,故名曰噦也。
論中以嘔為輕,以噦為重。
蓋以胃中有物,物與氣並逆,所傷者輕。
胃中空虛,惟氣上逆,所傷者重故也。
噦,與三陰證同見者,為虛為寒。
與三陽證同見者,為實為熱。
虛寒者,四逆、理中、吳茱萸等湯。
實熱者,調胃、大小承氣等湯,擇而用之。
勿謂噦者胃敗不可下也。
論中云: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是也。
又世有謂噦為呃逆、吃逆、噫氣者,皆非也。
蓋 1.噦之聲氣,自胃出於口,而有噦噦之聲,壯而迫急也。
2.呃逆之聲,氣自臍下衝上,出口而作格兒之聲,散而不續也。
夫所謂呃逆者,即論中平脈篇所謂■■者,氣噎結有聲也。
觀呃逆之人,與冷水即時作格,噦則不然,自可知也。
3.吃逆、噫氣者,即今之所謂噯氣也,因飽食太急,比時作噯,而不食臭,故名曰吃逆也。
因過食、傷食,過時作噯有食臭氣,故名曰噫氣也。
噦、■、噯、噫俱有聲無物,雖均屬氣之上逆,然不無虛實、寒熱、輕重、新久之別也。
甚至以欬逆為呃逆者,殊不知欬逆即今之喘嗽也,茲乃與呃逆混而為一,皆不考之過,而得失利害係焉,不可以不辨,乾嘔即噦,欬逆即喘嗽,詳在金匱要略中。
〔集註〕:
程應旄曰:噦之一證,有虛有實,虛自胃冷得之,緣大吐、大下後,陰虛而陽無所附,因見面赤,以不能得汗,而外氣怫鬱也。
醫以面赤為熱氣怫鬱,復與水而發汗令大出,殊不知陽從外洩而胃虛,水從內摶而邪格,胃氣虛弱矣,安得不噦。
汪琥曰:傷寒既大吐、大下之後,已極虛矣,復極發其汗者何也?以其人外氣怫鬱,面上之氣,恰如外來之邪怫鬱於表也,此係陽明胃府虛極,浮熱之氣上升於面,醫人認以為邪熱胃燥過極,不得汗,復與之水以助其汗,因而得噦。
無字圖譜所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