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吳佩衡醫案-傷寒病少陰陰盛格陽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8 07:3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吳佩衡醫案-傷寒病少陰陰盛格陽證

 

馬××之子,十三歲,住昆明市。

 

1945年11月22日,患 傷寒病已廿餘日,醫者診治未愈,寒邪引入陰分,格拒真陽浮越於外,致身熱夜重,體溫攝氏四十餘度,反不惡寒,兩顴發赤,唇焦而起血殼,頭昏不食,欲寐無沖,飲水不多,心煩胸悶,冒逆欲嘔,小便短赤,大便數日不通,白 遍體如麻,脈沉而緊,舌苔白膩。

 

此陽虛陰盛之象,法當挾陽溫化,破陰回陽主之。

 

附片26克 乾薑10克上肉桂3克(研束,泡水兌入) 茯苓10克蔥白4莖 23日復診。

 

服昨方後嘔吐涎水數碗,屬溫藥運行,病除之兆。

 

仍身熱頭昏無神,不渴飲,此傷寒寒極之證,陰寒內盛,陽不勝陰,決無熱證,治法不變,附片50克 乾薑13克上肉桂3克(研末,泡水兌入) 茯苓10克麥芽6克 蔥白4莖 24日三診。

 

舌苔白膩而潤,脈較和緩,昨夜曾大便一 次,色黑,初硬而後溏,此裏寒內重,陽氣尚虛,陽不潛藏,仍潮熱,晨輕夜重,頭昏欲寐無神,以大劑扶陽抑陰主之。

 

附片60克 乾薑13克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兌入) 茯苓10克 西砂仁3克 公丁1.3克 甘草3克 25日四診。

 

今晨診脈,一息五至,狀若平脈,舌苔白滑尚厚膩,體溫稍降至39.5℃,昨夜又解大便一次,心煩胸悶稍減,已得熟寐。

 

惟病久裏寒尚重,隔拒真陽,浮游於外而潮熱,顴赤,多虛汗,頭昏無神。

 

此乃中陽不運,陰寒阻遏,胸腹脹悶仍不能食,熱飲僅三、四日而已,勢必驅盡裏 寒邪陰,真陽始得返歸其舍,潮熱諸疰,焉有不退之理乎!附片100克乾薑16克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兌入) 茯神10克 甘草10克 26日五診。

 

服昨方二次,於夜晚服藥後,反見心中煩躁不安,此乃重劑溫藥,逐動陰寒,藥力與病邪相攻之象。

 

待至清晨,得天陽以助,遂見寧靜得寐。

 

刻診,體溫降至38.7℃,呼吸平和,脈搏一息五至,舌苔仍白膩而滑潤。

 

胃寒日久,仍不思飲食,痰多而夫黑血,屬寒痰瘀血化行潰退,非熱甚灼陰可比。

 

所喜者,兩顴赤色減退,白(疒咅)漸靨,體溫已有下降,為病退佳兆。

 

此病虛寒已極,決無熱象足徵,余乃抱定宗旨,仍以扶陽溫化輔正主之。

 

附片180克 乾薑16克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兌入) 甘草10克 30日六診。

 

昨前三日,病家曾請西醫診治,醫者以病情危重又無特效藥而告退,又復延余以求盡力挽救之。

 

刻診脈緩弱無力,舌苔白潤,小便已較清長,夜間仍有潮熱,病者虛弱已極。

 

此三陰虛寒之證,病情日久,陽神極虛,緩迨延誤,恐有虛脫亡陽之虞,仍以扶陽抑陰,強心輔正主之。

 

附片130克 乾薑16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5克 公丁3克 甘草10克 12月1日七診。

 

體溫已降至37℃,脈象緩弱,一息四至,面顴赤色全退,現出虛寒病容,晦暗無華,昨夜得汗,身熱退後,反畏寒,屬陰退陽回,陽氣雖已來復,尚虛弱而無力以衛外所致。

 

昨夜大便一次,色醬黑而溏,雖唇焦有黑血殼,然始終不見渴飲,此三陰寒極之證,陽神太虧,仍以扶陽扶正主之。

 

附片130克 乾薑20克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10克 茯神10克 苡仁20克 甘草10克 2日八診。

 

今晨診視,體溫37.2℃,脈象緩弱,一息四至,舌白潤,各節病情均見好轉,口淡無味,不思飲食。

 

此乃病久中宮太寒,脾胃陽虛,司運失權,俟邪陰逐盡,中陽來復,則浙可思食矣。

 

仍以扶陽扶正主之。

 

附片130克 乾薑25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10克 老扣仁3克 炙甘草10克 3 H九診,體溫攝氏37.8℃,脈和緩,唇上黑血殼已脫去,舌苔較退,唇舌均轉紅潤,不渴飲,胃氣漸復,刻有思飲之意,入夜微有咳聲。

 

乃裏寒尚未肅清,元陽仍虛,仍以扶陽輔正主之,稍佐治咳,切忌過早施用滋補之劑。

 

附片100克 乾薑25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5克 法夏10克 炙冬花5克 吳萸6克 炙甘草10克 4日十診。

 

體溫降至36.7℃,咳已止,陽神尚虛,照昨方再進一劑。

 

5日十一診。

 

脈緩弱,苔已退,唇舌紅潤,不渴飲,小便清長,晨間體溫36.5℃,惟睡眠少,胃口不開,頭上時有冷汗,陽神太虧,繼以扶陽健胃,養心安神主之。

 

附片160克 乾薑65克 西砂仁6克(搗)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兌入) 老扣仁3克(搗) 炙遠志6克 朱衣茯神10克 炒棗仁10克 琥珀3克(研末,兌服) 甘草6克 6日十二診。

 

脈象、體溫已正常,唇舌紅潤,昨日已進飲食,睡眠轉佳,陽神尚虛,仍以扶陽輔正主之。

 

附片130克 乾薑205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6克明黨參2 0克甘草6克 7日13診。

 

脈、舌,體溫均如常,二便通暢,飲食、精神轉佳,大病已退,漸加調補,可期痊癒。

 

遂擬扶陽建中調理善後,數劑而後恢復健康。

 

附片100克 乾薑16克 西砂仁6克(搗) 老扣仁3克(搗)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口耆20克 明黨參20克 炙甘草6克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9:4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