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吳佩衡醫案-小兒時疫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8 07:33: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吳佩衡醫案-小兒時疫痢

 

 

張小妹,女,一歲,於1961年8月19日園發熱一日,腹瀉十多次,糞便帶紅白黏液,經昆明市紅十字會醫院診斷為「菌痢」收住兒科病房治療。

 

據入院病歷所載,患兒發育較差,營養中等,未出牙,前囟未閉合,頸部淋巴可觸及。

 

咽喉、心、肺及腹部未見異常,體溫攝氏39℃(肛表)。

 

8月20日血象,紅細胞340萬/立方毫米,血色素66%,白細胞總數5300/立方毫米,中性68%,淋巴27%,單核3%。

 

8月22日大便培養報告檢出志賀氏痢 疾桿菌。

 

8月23日起用氯黴素治療。

 

8月24日加用多黏菌素,並內服清熱解毒止痢中藥。

 

但腹瀉不止,體溫仍在39.5℃左右(肛表)。

 

8月28日血象,紅細胞315萬/立方毫米,血色素60%,白細胞總數13,600/立方毫米,中性68%,淋巴30%,單核2%。

 

病孩住院十日,經用多種抗菌藥物及中藥治療,仍未見好轉,於8月29日邀余會診。

 

當日下午診視,見患兒臥床,正在輸液,面赤身熱,體溫40.5℃(肛表),衰弱無神,唇口乾燥,眼瞠凹陷。

 

但見其母頻頻喂飲,時聞啼聲,氣息低弱,不思乳食,自汗出,稍動則易驚怖。

 

詢及今日大便已瀉十餘次,每次便量不多,紅白黏液混雜,小便短少。

 

指紋色赤而浮,舌苔粉白。

 

此係內傷飲食,復感表邪,表證不解,邪氣又陷入陽明,遂成太陽陽明合病下痢之證。

 

如過早施用清熱止痢及苦寒瀉下之劑,易傷裏氣,若表邪深陷,則痢無止期。

 

此證已屬二陽合病,當以解表兼以升提陷入陽明經邪之法治之。

 

建議暫停前面所用中西藥物,擬桂葛湯一劑。

 

桂枝10克 葛根10克 杭芍6克 生薑2小片 小棗3枚 甘草3克當晚喂服二次,至夜有微汗出,身熱稍退,體溫39℃(肛表)。

 

次晨又煎服第三次,日內照方服完二劑。

 

每次喂藥後片刻,均有熱汗徐徐外出。

 

於30日晚體溫已降至37.8℃(肛表),大便終日未見瀉利。

 

9月1日複診。

 

體溫37.2℃(肛表),大便解二次,已為糞質,色黃而溏薄,未見膿血狀物。

 

據其母所訴,患兒熱 退之後已不再發驚,能安靜熟睡,稍進乳食。

 

此時雖然發熱已退,腹瀉已止,但見面色轉淡,嗜臥無神,指紋色淡僅隱隱可見,口唇回潤,乾渴之狀已不見,舌苔薄白轉潤。

 

此係病邪已退,中焦脾胃虛弱,須當調補中氣,健運脾胃以善其後,擬歸芍理中湯加味治之。

 

潞黨參10克 炮薑6克 肉桂5克 當歸6克 杭芍5克白朮6克 砂仁3克 公丁7粒 甘草3克上方連服三劑,9月4日診視,患兒於服藥後第二、三兩日,均未解大便,一切情況尚好,今日則大便二次,色黃微溏,體溫已平,精神轉佳,乳食如常。

 

9月1日和5日曾各取大便標本做病菌培養,均未檢出痢疾桿菌,遂調理數日,痊癒出院。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9:27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