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病-月經過多】
[辨證論治] 以月經量多而週期、經期正常為辨證要點,結合經色和經質的變化以及全身的證候分辨虛實、寒熱。
治療要注意經時和平時的不同,平時治本是調經,經時固沖止血需標本同治。
氣虛型主要證候:行經量多,色淡紅,質清稀,神疲體倦,氣短懶言,小腹空墜,面色觥白,舌淡,苔薄,脈緩弱。
證候分析:氣虛則沖任不固,經血失於制約,故經行量多;氣虛火衰不能化血為赤,故經色淡紅,質清稀;氣虛中陽不振,故神疲體倦,氣短懶言;氣虛失於升提,故小腹空墜;氣虛陽氣不布,故面色光白。
舌淡,苔薄,脈緩弱,也為氣虛之象。
治療法則:補氣升提,固沖止血。
方藥舉例:安沖湯(《醫學衷中參西錄》)加升麻。
白朮、黃芪、生龍骨、生牡蠣、生地、白芍、海螵、蛸茜、草根、續斷 方中黃芪、白朮、升麻補氣升提,固沖攝血;生龍骨、生牡蠣、海螵蛸、續斷固沖收斂止血;生地、白芍涼血斂陰;茜草根止血而不留瘀。
全方共奏補氣升提,固沖止血之效。
若經行有瘀塊或伴有腹痛者,酌加澤蘭、三七、益母草;兼腰骶痠痛者,酌加鹿角霜、補骨脂、桑寄生;兼頭暈心悸者,生地易熟地,酌加制首烏、五味子。
血熱型主要證候。
經行量多,色鮮紅或深紅,質粘稠,口渴飲冷,心煩多夢,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證候分析:陽熱內盛,伏於沖任,經行之際,熱迫血行,故經行量多;血為熱灼,故經色紅而質稠;熱邪傷津,則口渴飲冷,尿黃便結;熱擾心神,故心煩多夢。
舌紅,苔黃,脈滑數,為血熱之征。
治療法則:清熱涼血,固沖止血。
方藥舉例:保陰煎(《景岳全書》)加炒地榆、槐花。
生地、熟地、黃芩、黃柏、白芍、山藥、續斷、甘草 方中黃芩、黃柏、生地清熱涼血;熟地、白芍養血斂陰;山藥、續斷補腎固沖;炒地榆、槐花涼血止血;甘草調和諸藥。
全方共奏清熱涼血,固沖止血之效。
若經血粘稠有腐臭味,或平時黃帶淋漓,下腹墜痛者,重用黃芩、黃柏,酌加馬齒莧、敗醬草、薏苡仁;熱甚傷津,口乾而渴者,酌加天花粉、玄參、麥冬以生津止渴。
血瘀型主要證候:經行量多,色紫黯,質稠有血塊,經行腹痛,或平時小腹脹痛,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有力。
證候分析:瘀血阻於沖任,新血難安,故經行量多;瘀血內結,故經色紫黯有塊;瘀阻胞脈,「不通則痛」,故經行腹痛,或平時小腹脹痛。
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有力,為血瘀之征。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固沖止血。
方藥舉例: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鑑》)加三七、茜草。
當歸、熟地、白芍、川芎、桃仁、紅花 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當歸、川芎活血養血調經;熟地、白芍補血養陰以安血室。
瘀去則沖任通暢,自能血循常道。
加三七、茜草以增強祛瘀止血之效。
若經行腹痛甚者,酌加延胡索、香附;血瘀挾熱,兼口渴心煩者,酌加黃芩、黃柏、炒地榆。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619&extra=page%3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