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證-痢疾-休息痢】
休息痢症狀:下痢時發時止,日久難愈,常因飲食不當、感受外邪或勞累而誘發。
發作時,大便次數增多,便中帶有赤白粘凍,腹痛,裡急後重,症狀一般不及初痢、暴痢程度重。
休止時,常有腹脹食少,倦怠怯冷,舌質淡苔膩,脈濡軟或虛數。
治法:溫中清腸,佐以調氣化滯。
方藥:連理湯。
本方以人參、白朮、乾薑、甘草溫中健脾;黃連清除腸中余邪;加木香、檳榔、枳實調氣行滯;加當歸和血。
發作期,偏濕熱者,加白頭翁、黃柏清濕熱;偏寒濕者,加蒼朮、草果溫中化濕。
休息痢多因寒熱錯雜,虛實互見,病情頑固者,也可用成藥烏梅丸治療。
若大便呈果醬色而量多者,用鴉膽子仁治療效果較好,成人每服15粒,每日3次,膠囊分裝或用龍眼肉包裹,飯後服用,連服7-10日,可單獨服用或配合上述方藥使用。
休息痢中,若脾胃陽氣不足,積滯未盡,遇寒即發,症見下痢白凍,倦怠少食,舌淡苔一白,脈沉者,治宜溫中導下,方用溫脾湯加減。
若久痢傷陰,或素體陰虛,陰液虧虛,余邪未淨,陰虛作痢,痢下赤白,或下鮮血粘稠,虛坐努責,量少難出,午後低熱,口乾心煩,舌紅絳或光紅,治宜養陰清腸,方用駐車丸加減。
臨床上,還可見噤口痢,即下痢而不能進食,或下痢嘔惡不能食者。
朱丹溪說:「噤口痢者,大虛大熱。」
基本病機是大實或大虛,致胃失和降,氣機升降失常。
屬於實證者,多由濕熱或疫毒,上犯於胃,胃失和降所致,症見下痢,胸悶,嘔惡不食,口氣穢臭,舌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洩熱和胃,苦辛通降,方用開噤散加減。
藥取黃連、石菖蒲、茯苓、冬瓜仁苦辛通降,洩熱化濕;陳皮、陳倉米、石蓮子、荷葉蒂健脾養胃。
全方合用,升清降濁,開噤進食。
屬於虛證者,以脾胃素虛,或久痢傷胃,胃虛氣弱,失於和降所致,病見下痢頻頻,嘔惡不食,或食人即吐,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弱無力,治宜健脾和胃。
方用六君子湯健脾和胃,再加石菖蒲、薑汁醒脾降逆。
若下痢無度,飲食不進,肢冷脈微,當急用獨參湯或參附湯以益氣固脫。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549&extra=page%3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