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下 消渴論第二十三26】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6 05:18: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下 消渴論第二十三26

 

 

論曰: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

 

有上消中消腎消,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謂之膈消病也。

 

多飲水而少食。

 

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

 

治宜流濕潤燥,中消者胃也。

 

渴而飲食多,小便黃,經曰:熱能消穀,知熱在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飲食則愈,腎消者,病在下焦,初發為膏淋,下如膏油之狀,至病成而 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治法宜養血,以整肅分其清濁而自愈也。

 

法曰:燥上而渴,用辛甘 潤肺,故可用蜜煎生薑湯,大器頓之,時時呷之,法云,心肺之病,莫厭頻而少飲,內經云:補上治上宜以緩。

 

又曰:辛以潤之,開腠致津液通,則肺氣下流,故氣下火降而燥衰矣。

 

其渴乃止。

 

又經曰:二陽結為消,王注 曰:二陽結於胃及大腸,俱熱也。

 

腸胃藏熱,則善消水穀,可甘辛降火之劑,黃連末一斤,生地黃自然汁,白蓮 花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成膏子,劑黃連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溫水送下,日進十 服,渴病立止。

 

治上焦膈消,而不欲多食,小便清利,宜小柴胡湯,或加白虎湯,或錢氏方中地骨皮散,內加 芍藥 黃 石膏 黃芩 桔梗之類是也。

 

人參石膏湯

 

治膈消,上焦煩渴,不欲多食。

 

人參(半兩) 石膏(一兩二錢) 知母(七錢) 甘草(四錢)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至七錢,水煎食後溫服。

 

順氣散

 

治消中,熱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黃,微利之為效,不可多利,服此藥漸漸利之,不欲多食則愈。

 

濃朴(薑製一兩) 大黃(四兩) 枳實(二錢炒) 上,每服五錢,水煎食遠服。

 

茴香散

 

治腎消病下焦,初証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 苦楝(炒) 上細末,酒調二錢,食前服。

 

八味丸

 

治腎消大病加減法。

 

本方內倍加山藥,外桂附從四時加減,假令方內桂附一兩,春各用三錢,夏用一錢,秋用五錢,冬全用一兩。

 

珍珠粉丸

 

治白淫夢泄遺精,及滑出而不收。

 

黃柏一斤(於新瓦上燒令通赤為度) 真蛤粉(一斤)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法曰:盛陽乘陽,故精泄也。

 

黃柏降火,蛤粉咸 而補腎,陰也。

 

又治思想無窮,所願不得之証。

 

竹籠散治消渴。

 

五靈脂 黑豆(去皮臍)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冬瓜湯調下,無冬瓜,苗葉皆可,日二服,小渴二三服效,渴定不可服熱藥。

 

唯服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4 06:53 , Processed in 0.34375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