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2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中 熱論第十四1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6 05:1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中 熱論第十四17

 

 

論曰: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也。

 

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也。

 

有暴發而為熱者,乃久不宣通而致也。

 

有服溫藥過劑而為熱者,有惡寒戰栗而熱者,蓋諸熱之屬者,心火之象他。

 

王注曰:百端之起,皆自心生,是以上善若水,下愚若火,治法曰:少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則汗發之,發之不盡,則逆治之,製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

 

故曰苦者以治五臟,五臟屬陰而居於內,辛者以治六腑,六腑屬陽而在於外,故內者下之,外者發之,又宜養血益陰,其熱自愈,此所謂不治而治也。

 

故不治謂之常治,治之不治,謂之暴治。

 

經所謂諸寒而熱者取之陰,諸熱而寒者取之陽,此所謂求其屬也。

 

王注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用水之主。

 

以製陽光,此之謂也。

 

病有暴熱者,病在心肺,有積熱者,病在腎肝,暴熱者宜局方中雄黃解毒丸,積熱者局方中妙香丸,暴熱上喘者,病在心肺,謂之高喘,木香金鈴子散,上焦熱而煩者,牛黃散,臟腑秘者,大黃牽牛散,上焦熱無他証者,桔梗湯,有虛熱不能食而熱者,脾虛也。

 

宜以濃朴白朮陳皮之類治之,有實熱能食而熱者,胃實也。

 

宜以梔子黃芩湯,或三黃丸之類治之,鬱金柴胡之類亦是也。

 

有病久憔悴發熱盜汗,謂五臟齊損,此熱勞骨蒸病也。

 

瘦弱虛煩,腸下血,皆蒸勞也。

 

宜養血益陰,熱能自退,當歸生地黃或錢氏地黃丸是也。

 

木香金鈴子散

 

治暴熱,心肺上喘不已。

 

大黃(半兩) 金鈴子 木香(各三錢) 輕粉(少許) 朴硝(二錢) 上為細末,柳白皮湯調下三錢或四錢,食後服,以利為度,喘止即止。

 

牛黃散

 

治上焦熱而煩,不能睡臥。

 

梔子(半兩) 大黃(半兩) 鬱金(半兩) 甘草(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煎溫服食後,微利則已。

 

大黃牽牛散

 

治相火之氣,游走臟腑,大便秘結。

 

大黃(一兩) 牽牛(頭末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有厥冷,用酒調三錢,無厥冷而手足煩熱者,蜜湯調下食後,微利為度,此謂不時而熱者,濕熱也。

 

地黃丸

 

治久新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虛弱煩,腸下血,骨蒸痿弱無力,不能運動。

 

熟地黃(一兩)山茱萸(四錢) 乾山藥(四錢) 牡丹皮 白茯苓 澤瀉(各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如煩渴皮膚索澤,食後煎服防風飲子,空心服地黃丸。

 

防風當歸飲子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各一兩) 大黃 當歸 芍藥(各半兩) 滑石(三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痰實咳嗽,加半夏,如大便黃。

 

米穀完出,驚懼溺血淋閉咳血衄血,自汗頭痛積熱肺痿,後服大金花丸。

 

大金花丸

 

黃連 黃柏 黃芩 山梔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一百丸,溫水下,日二三服,或大便實,加大黃,自利不用大黃。

 

如中外有熱者,此藥 作散服名解毒湯,或腹滿嘔吐,欲作利者,每服半兩解毒湯中加半夏茯苓濃朴各三錢。

 

生薑三片,如白膿下痢後重者,加大黃三錢。

 

涼膈散

 

加減附於後 連翹 山梔子 大黃 薄荷葉 黃芩(各半兩) 甘草(一兩半) 朴硝(二錢半) 上件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入蜜一匙,微煎溫服,食後。

 

咽嗌不利,腫痛並涎嗽者,加桔梗一兩,荊芥穗半兩,咳而嘔者,加半夏二錢半,生薑一錢。

 

如鼻衄嘔血者,加當歸芍藥生地黃各半兩,一料內服,如淋閉者,加滑石四兩,茯苓一兩。

 

或閉而不通,臍下狀如複碗,痛悶不可忍者,乃腸胃乾涸,膻中氣不下故,經所謂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故膻中者,臣使之官名,三焦相火,下合右腎,為氣海也。

 

王注曰:膀胱位當孤府。

 

故謂都官,居下內空,故藏津液,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泄,氣海之氣不及,則隱不通,故不得便利也。

 

先用沉香木香各三錢,酒調下,或八正散,甚則宜上涌之,令氣通達,小便自通,經所謂病在下,上取之。

 

王注曰:熱攻於上,不利於下,氣盛於上,則溫辛散之,苦以利之可也。

 

當歸承氣湯

 

當歸 大黃(各一兩) 甘草(半兩) 芒硝(九錢) 上 如麻豆大,每服二兩,水一大碗,入生薑五片,棗十枚,同煎至半碗,去滓熱服,若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此陽有餘陰不足,大黃芒硝去胃中實熱,當歸補血益陰,甘草緩中,加生薑棗,胃屬土,此引至於胃中也。

 

經所謂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此之謂也。

 

以大利為度,微緩以瓜蒂散加防風藜蘆,吐其病自愈,後調洗心散涼膈散解毒湯等藥調治之。

 

牛黃膏

 

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

 

牛黃(二錢半) 朱砂 鬱金 牡丹皮(各三錢) 腦子 甘草(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

 

治暴熱者,局方中解毒雄黃丸 雄黃(碎飛) 鬱金(各一分) 巴豆(去皮出油十四個)。

 

治久熱者,局方中妙香丸,辰砂(飛研九兩) 牛黃 龍腦 膩粉(研) 麝香(研各三兩) 金箔(九十片研) 巴豆(三百一十粒去心腹炒研細) 治虛勞骨蒸,煩熱下血者,錢氏地黃丸。

 

治虛熱不能食者,脾虛也。

 

宜以濃朴白朮陳皮之類治之。

 

治實熱能食者,胃實也。

 

宜以梔子黃芩或三黃丸之類治之,鬱金柴胡亦可。

 

治表熱惡寒而渴,白虎湯也。

 

膚如火燎而熱,以手取之不甚熱,為肺熱也。

 

目白睛赤,煩燥或引飲,獨黃芩一味主之,水煎。

 

兩脅下肌熱,脈浮弦者,柴胡飲子主之。

 

兩脅肋熱,或一身盡熱者,或日晡肌熱者,皆為血熱也。

 

四順飲子主之。

 

夜發熱,主行陰,乃血熱也。

 

四順桃仁承氣選用,當視其腹痛血刺痛,與有表入裡,腹中轉失氣燥結之異。

 

晝則明了,夜則譫語,四順飲子証,與桃仁承氣相似,不可不辨也。

 

發熱雖無脅熱亦為柴胡証,晝則行陽二十 五度,氣也。

 

大抵柴胡,夜則行陰二十五度,血也。

 

大抵四順飲子。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02:48 , Processed in 0.18749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